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专访“欧派”董事长姚良松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1 月 20 日 22 时 41 分 39 秒  
来源: 世界客商大会网   2009-10-14 22:41:00
  

 
    记者(以下简称“记”):姚董,1986年您大学毕业后先是从事教师职业,之后下海经商,从教师到商人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客家人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您当时是怎么转变思想的呢?
    姚良松(以下简称“姚”):我是从平远考进北京航空大学,毕业后分在江西景德镇内一个直升飞机制造厂里的技工学校当老师。崇文重教是传统,但客家人还有另外一个传统就是“长子半个父”。我是长子,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亲是农民,在农村里没什么钱,因此作为长子,大学毕业后我自然要承担起负担弟弟妹妹的学费的责任。但我当时教书的工资才六十多块钱,伙食费大概要三十多块钱,还有其他生活费用加在一起根本就没有钱寄回家里。
    “崇文重教”是客家文化传统,“长子半个父”也是客家传统,所以我当时很矛盾。但是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挣点钱给弟弟妹妹,能够替父亲分担责任,因此思想转变过来后我毅然决定下海经商。回过头去看,我觉得自己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在经商过程中实现的人生价值,教书就不一定能够实现了。
    记:早年的创业经历,一定让您吃了不少苦头,最困难的时候是怎样的,您从磨难中学到了什么,这其中有什么肺腑之言可告诫今天在创业的年轻人?
    姚:总体来讲,早期的一种不幸的灾难是一种财富。我有过很落魄的时候,惨到洗脸的毛巾都用到不能再用结果就直接用手捧着洗的地步。一个大学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内心是很艰难的,我的父母也不理解,但是我最终还是走过来了。我觉得不幸也好、灾难也罢,它就像是一道门槛,迈过去走得好是一种财富,相反,迈不过来就会是一种灾难。我个人和我的企业能够发展的那么稳健,就是迈过早期艰苦经历收获的一种财富。
    我知道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来之不易,所以一直是非常地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客家人有平和的精神,宁静以致远嘛。我个人比较稳,我的企业也发展的比较稳健。归结成功之处,客家人优良传统、成长环境、个人条件都是其中的因素。客家人是非常勤劳的,对我来说,以前是勤劳工作,现在是勤劳用脑。
    记:1981年,您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您学的是航空航天等方面的东西,怎么会和橱柜结缘呢? 
    姚:这话说起来非常漫长。我辞去教书职业下海经商,最初开了一个饭店,可是经营失败了。后来我就到处去打工,90年才回到广东,还推销过医疗器械。94年开始,我自己办厂,就这么一个偶然的机遇进入到橱柜这个行业。
    记:不少媒体评价“欧派”时都说你们是用“造飞机的精神来造橱柜”。您是怎么看的?
    姚:我想这是媒体的一个说法吧。可能是因为我们“欧派”有几十位航空体系的工程师,所以他们就这样说。造飞机的精神非常重要,我们家居集团需要这种精神,但同时我们企业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
    记:您是国内知名客商,是中国橱柜行业大王,您对“客商”一词是怎样理解的?
    姚:客商是从内地中原地区迁过来的,当时摆在眼前一个最大问题是闽南地区几个大平原都先被人占领了,而且当地平原的人怕我们客家人阻扰他们发展,总是赶客家人出去,所以客家人只能够沿山开垦谋取生路,建围龙屋来居住。客家人的特点是比较稳,就像我们小时候大人经常教导说不要惹是生非。潮汕地区靠海,潮汕商人越海经商具有一种冒险精神。而客家人不同,他们做生意有点像金字塔模式,很多砖块堆在底下把根据牢固稳住,即使受到什么冲击也不会那么轻易崩塌。客商身上具有客家人勤劳刻苦、勇敢拼搏的精神,但归根结底是一个“稳”字,稳中求进,才能发展。
    记:客商跟晋商、徽商一样也属于儒商的范畴,您怎么看待“儒”与“商”之间的协调与冲突?
    姚:每个地方的商人都有“儒”的和“不儒”的。所谓的“儒”就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比较善于思考的。以前的商人就比较“不儒”,他们认为做生意不需要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家也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才能在信息化社会谋得更好的发展。以前的商人可能“不儒”也能够发展壮大,但是我觉得现今社会“不儒”是很难走下去的,如果“不儒”而“商”的话可能会发展的很局限。
    记者:您对客商文化有什么看法?
    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他文化的基因,文化的传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是你如何运用地出神入化,把它发挥到最好。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精华之处,我们客家文化也有其精华之处。“万事和为兴”,我觉得“和”也是“稳”的一种体现,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稳重,稳重就是“和”,如果不“和”又怎么能“稳”呢?
    记:您对家乡举办此次客商大会有什么期待? 
    姚:作为在客家长大、从客家走出去的商人,我们肯定要回来参与的。我觉得这样的一次盛会,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对加强全球客商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情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梅州举办这次盛会各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我刚回来就发现他们的服务做得很好。
    本网记者 谢文娟 肖芳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