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改革开放30年 东鹏的快速成长历程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5 月 13 日 19 时 43 分 59 秒  
来源: 佛山陶瓷网   2008-12-26

    12月22日,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新明刚刚从北京捧回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百人榜”的“创新人物”大奖。从1978年考上大学到今天成为中国建陶行业惟一标志性品牌企业的掌舵人,何新明这位仅一米六个头的普通客家人,屡屡以异于别人的“创新”之举刷新佛山建陶企业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新高度。  

    建陶品牌满天飞,缘何东鹏脱颖而出?东鹏的快速成长得益于30年的改革开放,但在这么多年的挑战和考验中,东鹏对“创新”两字不离不弃,当同行都做低端产品、低价做出口赚快钱时,何新明始终不为所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走最艰难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据悉,今年在金融海啸袭 击之下,国内建陶出口大幅下滑,不少陶企纷纷裁员、停窑甚至停产,但东鹏却逆势增长,没有停产,也没有解雇一个员工,业绩保持增长15%以上,出口增长超过60%。  

    创业——受命于危难之际   

    30年前,梅州兴宁农村的一个名叫何新明的年轻人凭自己的努力,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入了广东轻工学校陶瓷机械班,从此与陶瓷结下不解情缘。 
    30年来,他不仅见证了佛山陶瓷产业的起步、发展和腾飞,更缔造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建陶行业标志性品牌——东鹏陶瓷。  

    创建东鹏之前,何新明在一家叫东平的陶瓷厂干了10多年。1981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石湾东平陶瓷厂。“怎么也没想到厂房还是一个草棚,当时作为厂里第一个大学生,来了后有点失落,但回头想一想,怎么也比在农村干农活强!”凭着这个信念,何新明加入了当时还用木板压机、手工捶、太阳晒等非常落后的佛山陶瓷行业。  

    敢闯敢试的佛山人在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佛山陶瓷产业掀起了第一股工业化浪潮。东平陶瓷厂于1986年引进两台进口压机,开始了规模化的建筑陶瓷生产,何新明从基层技术员升为车间主任,一直升为厂长。

 
    然而,没多久佛山陶瓷就遭遇了改革开放来的第一次经济通缩。1988年东平陶瓷厂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张,一口气兴办了华鹏、金龙、东乐、东海等多家陶瓷厂,之后还成立了东平陶瓷集团。但好景不长,工厂还没建好,就碰上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扩张立刻遭遇了资金断链,引进的设备无法到位,人才、管理都跟不上,企业一下子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此次银根收缩持续了近5年。“最困难时,厂里开不了锅。”1994年,经营难以为继,东平陶瓷集团分家,何新明留在了东平厂当厂长。几家企业独立后积极性和效率大为提高,加上国内市场复苏,发展开始有了点起色。然而,1994年一场百年一遇的洪水给了刚刚分家独立发展的东平陶瓷厂毁灭性的打击。这场洪水使位于石湾海口的东平陶瓷厂全部被淹,厂里关键的窑炉设备全部被毁坏,生产无法恢复,剩下的人只能退守到隔壁的一个小车间。  

    何新明当时眼看着陶瓷厂关门,员工被遣散。这个经历,为今后东鹏初期以并购进行低成本扩张奠定了基础。“这场洪水让我明白了商场的残酷,做任何事,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正是这场大水,让他在创业过程中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 


    受金融海啸冲击,相当部分佛山陶瓷企业纷纷裁员或停产,但东鹏凭自主创新保持不停产、不裁员,业绩仍然逆势增长。  

    何新明反思后总结,东平陶瓷厂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头脑发热不切实际地扩张,且在这一过程中,只注重规模堆头的盲目扩张,不注重产品开发、人才储备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其结果必然是失败。  

    1996年,在政府的安排下,何新明接管石湾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属企业——华泰陶瓷有限公司,这家和东平陶瓷厂一起后来改名为东鹏的企业,当时由于管理不善,负债1.5亿元,处于停产。领导怕何新明看了之后打退堂鼓,要求接手之前不能去厂里看。何新明二话没说,无任何条件就将这个“烂摊子”接了下来。“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要一个创业的平台,要好好把握。”  

    立牌——没有差异化就没有出路 


    接管华泰之后,麻烦事也接踵而至。债主们天天上门追讨债务,何新明只好躲到车间里办公。如何解决厂里的出路?何新明对华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发现厂里的关键设备是进口的,但以前却用进口设备生产耐磨砖等“大路货”,资源浪费。为此,他决定对华泰施行大手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原来定位做低档产品的策略调整为做中高档产品。  

    中高档品牌怎么做?第一个难题就是新品牌起什么名字。何新明和很多创业者一样,也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当时,在佛山陶瓷行业,只要“会飞”的品牌都做得特别好,比如鹰、蝶、海鸥,但有没有什么比鹰更厉害?一个偶然的机会,何新明看庄子逍遥游,了解到鹏这种神鸟,非常仰慕“鹏”这种“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精神,于是取“东平”之“东”,“大鹏”之“鹏”,正式取名“东鹏”。  

    何新明说,自东鹏诞生之日起,“我就下定决定要将其定位为高端品牌,力争成为中国建陶行业内最好的品牌。但企业做品牌,并不是说你定位高端就是高端,有些定位高端的品牌一碰到困难就不自觉地降低定位,然而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做低端品牌,那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1996年8月,东鹏品牌正式推出,当时何新明在业内首家邀请台湾知名品牌形象策划公司,为东鹏陶瓷导入ci战略,制订品牌目标,成为陶瓷行业文化建设的先行者之一。但何新明意识到,东鹏起个好名字,有好的定位,关键是要有好的产品质量。1997年,刚刚起步的东鹏就将500多万元投在了科研开发上。1998年,“建陶万千 东鹏领先”这句早期的宣传语,道出东鹏品牌打造上的“野心”。  

    在困境中让东鹏开始名扬大江南北的,却是一款叫“金花米黄”的产品。当时,何新明和厂里的几位技术人员去佛山宾馆吃饭,发现宾馆装修用的一种进口石材亮丽美观,富丽堂皇。一打听,这种石材名叫“金花米黄”,只在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才铺贴,且价格不菲。何新明当时就问在场的技术人员,“我们的瓷砖可不可以仿造这种石材?”此语一出,即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结果一大群人就围在宾馆电梯前,蹲在地上一看就是两个小时。随后历经半年的不断努力,东鹏终于成功研发了“金花米黄”抛光砖。

 
    “金花米黄”上市后,掀起了陶瓷墙地砖“全国一片黄”的消费潮流,并引领抛光砖消费潮流数年之久,不但创造了建陶业界创新和产销奇迹,更开启了东鹏“创新”立牌的大幕。实际上,当时由于市场形势良好,低档产品销售很火爆,但何新明的危机意识告诉他,中低档产品现在很好卖,并不等于将来也好卖。市场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低档产品做的人多,市场自然也就容易饱和。重复别人的做法,肯定没有出路,既然有好的设备,就一定要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东西,做差异化产品,走差异化道路。  

    扩张——从低成本并购到品牌  

 
    2008年的金融海啸冲击中,当佛山不少以低价、走量的陶企在海外市场遭遇“滑铁卢”之时,东鹏却以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拓展在全球市场上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1~11月出口不降反逆势增长60%。  

    何新明透露,东鹏一直坚持以自主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2007年以来不但在国内开设、复制了370多家以“新东方主义”为风格的陶瓷体验馆,而且先后在欧洲、港澳、韩国等地开设了品牌专卖店,实现在全球的品牌扩张。 
    东鹏从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企业的低成本扩张之路。1996年东鹏成立之后,由于起点低、底子薄、资金实力弱,何新明选择了“滚雪球”的低成本扩张方式,从1997年开始,连续六七年,东鹏每年都会兼并一个厂。  

    “滚雪球”的方法很多人都能想到,但大多数人却缺乏操纵这个“雪球”的控制能力。吸取了东平陶瓷集团扩张经验教训的何新明,在这一次的“滚雪球”扩张中,采用了租借继而并购的方式,成功避免了自有资金建厂扩张的弊端,实现了东鹏的快速成长。  

    而事实上,这是一个辛苦而又痛苦的过程。但因资金有限,何新明只好每年不辞劳苦地去并购,全力以赴地将东鹏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嫁接到被兼并的工厂,并一一取得了成功。  

    2004年起,东鹏不断在国内进行战略扩张,至今已在山东、清远、江西、湖南等地进行了全国的战略基地布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基地布局,不但有效地解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而且利用生产基地靠近原材料、市场等优势,占据未来新一轮发展的竞争优势。何新明强调,东鹏未来的发展蓝图是“百年企业,百亿品牌”,下一步创业的重点是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和流程再造,通过国内生产基地的完善和利用资本市场,为东鹏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