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一餐不超10元的曾宪梓 6.7亿捐祖国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23 日 22 时 0 分 16 秒  
来源: 《华人世界》杂志   2006-7-17

     “我若把产业只留给我的后代,只富了我一家,我要用我的产业来培养祖国的后一代,将来就能使整个国家富裕起来。”这句饱含对祖国无限深情的言语,出自一位香港老板之口,他就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宪梓。 
    离开祖国时就发誓要回报祖国 
    曾宪梓从小就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祖籍广东梅县,幼年丧父,与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客家母亲相依为命,靠新中国的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1963年,他在泰国定居。1968年,移居香港。后来与夫人黄丽群女士靠一把剪刀艰苦创业,创立了后来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品牌,享有 领带大王”之美誉。 
    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曾宪梓常说:“我是祖国培养成才的,我所做的一切及终生的愿望就是报效祖国。” 
    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在一次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说:“那次离开时,我踏进港英的那个桥头的时候,我心里很难过。曾宪梓啊,你就这样离开了祖国吗?那时我回头望着海关楼上的那面五星红旗就暗地里发誓:这次出去以后,一定要创造财富,将来有机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报祖国。” 
    浓浓报效家乡情 
    曾宪梓离开家乡之后,他以忠厚的为人之道,加上聪慧的头脑,几经辗转,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终于创立了“金利来”这一品牌。当他在香港站稳脚跟,开始不用为一日三餐而四处奔波时,他首先想到该是为祖国、为家乡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曾宪梓一开始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辆汽车。这份情意虽然经过了一番曲折的过程,但家乡人还是接受了他的捐赠。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那时,曾宪梓的事业也很需要资金的支持,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千辛万苦赚来的钱捐献出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1977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从那时候起,曾宪梓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年要按实际能力为家乡解决各种难题。开始每年50万以上,以后每年逐年递增,从100万、300万、1000万……他决心这样一路捐赠下去。 
    从那次回乡探亲之后,曾宪梓就与夫人黄丽群商量,议定下一步的捐赠计划。并接连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写信,表达他们渴望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心情。 
    1986年3月4日,曾宪梓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为他的故乡剪出了一片绚丽的彩虹——在故乡梅县合资兴办的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了。 
    对于曾宪梓的爱国义举,家乡人民称誉他“爱国如家、爱乡如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曾经挥毫写下了“梅州曾宪,誉满桑梓”的条幅,表彰曾宪梓的无私、无悔的奉献精神。 
    尽心竭力办教育 
    曾宪梓深知教育事业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多年来在为家乡的发展宏图出谋划策的同时,更为全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 
    1992年12月20日,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基金会”将用每年得到的利息或经营的利润,奖励内地的优秀教师,其中主要侧重于师范院校的教师。在基金会章程的前两条中就明确写明了设立基金会的目的和他的一片苦心: 
    一、教育为立国之本,曾宪梓先生为振兴中华,资助教育事业,培育英才,决定捐赠港币1亿元,与教育部合作,成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 
    二、培养优秀人才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重要内容。鉴此,本基金会从2000年开始,设立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在内地若干所重点大学就读的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大学本科生,旨在支持他们在学期间勤奋学习。 
    自2000年起,基金会将奖励对象转向内地大学的优秀大学生,并为此设立了专项奖金,旨在支持和帮助在校生中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目前,这个计划已在35所大学内实施,连续3年捐资1890万元,共奖励了优秀大学生5250人次。 
    随着内地大学内以曾宪梓命名的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受益于曾先生基金会的人数的不断扩大,曾宪梓热爱教育,支持教育的伟大抱负和理想正逐渐成为现实,同时也在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醉心痴迷于体育事业 
    曾宪梓多次发出“富国一定要强民”的呼吁,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崇拜球王李惠堂的他非常热爱足球运动。上世纪70年代末期, 曾宪梓怀抱着一颗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热心常常丢下繁忙的生意不做,也不顾当头烈日的暴晒整天地坐在国家队训练场,边看训练、边为国家队捡球。即使球队到国外比赛,曾宪梓与黄丽群也不顾一切地追随而去,掏钱为队员们送上高档营养滋补品。到了比赛的时候, 曾宪梓往球场边上一坐,与中国足球队的队员们一起欢呼、一起叹息,常常被人们称呼为“替补队员”、“超级球迷”。 
    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曾宪梓甚至构想办足球队或者足球学校,试图探索一条腾飞中国足球事业的路子。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只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满腔热情。 
    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荣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曾宪梓说:“中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感到骄做和自豪。为此,我要奖励这些运动健儿们,并祝他们再攀高峰。” 
    巨资推动航天发展 
    在举国欢庆“神五”、“神六”飞天的盛况中,有曾宪梓忙碌的身影,也凝聚了他关切的目光。
    在2003年香港各界欢迎“神五”英雄杨利伟一行访港宴会上,曾宪梓宣布捐资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航天科技发展基金”,以奖励对祖国航天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航天员,支持国家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并当场把第一笔500万港元的支票交给杨利伟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其中100万港元奖励首飞航天员杨利伟,400万港元奖励参与神舟五号研制和发射的全体科研人员。 
    曾宪梓在宣布这一消息时说:“我虽然并不富有,但总想以各种方式回报祖国对自己的培养。今天设立的航天科技基金,是为了表达我和我全家对航天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国家走向强盛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信心。”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以后,2006年3月2日,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获特别贡献奖,胡世祥等22名工程科研和管理人员、杨利伟等12名航天员获突出贡献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高度评价曾宪梓说,在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之后,曾先生捐资成立“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这对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中国航天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爱国之举值得赞赏。 
    亿万富翁的身家,6.7亿元的无偿捐赠。曾宪梓如此大手笔的背后,是俭朴的生活方式。他曾经公布自己的饮食,一餐的费用不超过10元钱。 
    在谈到这种个人和祖国关系的时候,曾宪梓深情地说道:“我有我的理想。我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我不知道,随时可以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只要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就必须坚持我的原则,要报效祖国。祖国在我心中很重,不论谁损害我们国家,我都不会允许的,我必须据理力争,为建设富强的国家做出贡献。”

    (文/卢大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