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曾宪梓与他的“金利来”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5 日 16 时 19 分 46 秒  
来源: 慧聪网   2005-11-1 10:56:00
    从踏上香港的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无论将来环境如何恶劣,都必须正直做人,勤俭创业”的训条。在这之后长达三十余年的生涯中,他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成功地缔造了一个不同凡响的“金利来”王国。
    曾宪梓,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四岁丧父,兄弟俩由母亲带养,生活一直很艰苦。全国解放后,曾宪梓依靠国家的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他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经香港到泰国同家人团聚,1968年全家移居香港。 
  初到香港时,他两手空空。为了生活,他甚至为人照看过孩子。后来,曾宪梓发现,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名牌领带开始进攻香港市场,且大有泛滥之势。而拥有几百家服装厂的香港,却没有一家比较正规的、设备像样一点儿的领带工厂,更谈不上什么名牌产品。于是,胆识过人的他决定要开港产名牌领带的先河。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6000港元,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办起了领带生产厂,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曾宪梓从百货公司挑选了一些当时最流行、最高档的名牌领带,再把它们拆得七零八落,认真分析每一种领带的用料、图案、颜色、商标以及裁剪、缝合的方式。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摸索出了其中的奥秘。 
  苦战了几十个昼夜,曾宪梓把自己制作的领带同洋领带混在一起,叫母亲、妻子和孩子们看,问他们哪些是自己做的。家人仔细辨认半天,竟说都是从大百货公司买回来的。曾宪梓又拿着这些领带跑去找瑞兴百货公司的何经理,何经理仔仔细细比较后,也是分辨不出来。 
  此时的曾宪梓,兴奋的心情不亚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当即建议何经理订购他的领带。何经理问:“多少钱一打?”曾宪梓开价:“60港元。”何经理一惊,港产领带最贵的才卖42港元,哪有这么高价钱的?最后两人商定,先把领带交给何经理代销,卖出去以后再结账。 
  何经理很守信用,不到一个礼拜,便给曾宪梓打来电话:“老曾,赶快再送四打来,上次拿来的卖完了,你快来收钱吧。” 
   由于花色、款式对头,“金利来”的名字又好听,很快便在香港小有名气了。1970年,曾宪梓正式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龙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领带生产厂。 
  1974年,香港经济大萧条,各种商品纷纷降价,而曾宪梓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改进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适当提高价格,结果生意出人意料的好。在“快设计、快制作、快上市”的口号下,“金利来”每月上市的新款式不下200种,令那些洋品牌望尘莫及。 
  “金利来”——这个由中国人创造的品牌,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曾宪梓深知广告的作用,为把“金利来”打造成一个名牌,他在广告上做了很大的投入。一次,中国乒乓球队到香港表演,曾宪梓当机立断,与电视台签订了特约播映合同。虽然那时的特约费只有三万元,但他一下拿不出这么多,只得分期付款。随后,他又接连特约播映尼克松访华、香港小姐选美等节目,一次又一次地刮起了“金利来旋风”。 
  1983年,为进入内地市场,曾宪梓开始在内地的媒体上大张旗鼓地作广告。除此之外,他还赞助多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一场接一场的“金利来杯”足球比赛,成功地将中国六支劲旅集中到自己的家乡——素有“中国足球之乡”美誉的广东梅县打比赛。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牵动了千千万万个球迷的心,而足球场上引人注目的“金利来”广告,也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万人的视线。 
  在发展巩固香港市场的同时,曾宪梓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拓展海外市场。他亲自到新加坡考察,创办分公司,寻找合作伙伴。获得成功后又迅速把市场扩展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台湾。迄今为止,金利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客户数目已超过上千个。 
  曾宪梓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其产品大多交给国外制造加工。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都有专门生产“金利来”的厂家。曾宪梓说:“哪里的产品做得漂亮,做得好,我们就交给哪里生产。” 
  后来,曾宪梓的产品从单一的领带逐渐扩展到男士的其它用品,原来的广告词“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也悄然地改变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金利来”设在德国的采购基地,不但负责采购欧洲各地的优质材料,而且负责搜集欧洲最新的服饰资讯。再后来,“金利来”又积极推出皮具、皮鞋及腕表等新的产品系列,似乎是要把男士们从头到脚都用“金利来”武装起来。 
  世上没有笔直的江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曾宪梓陷入了“如何将企业引向未来”的思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的“金利来”每年进出几个亿,却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曾宪梓清醒地看到,管理手段的落后,反映了管理思想的差距。他认为,“金利来”要想获取新的发展空间,必须挑战自己,挑战家族公司的体制,挑战陈旧的传统和观念;必须实施革命性的大扬大弃,解决组织创新、体制变革等一系列问题。 
  2000年,曾宪梓开始进行“第二次革命”。他对组织构架、营运机制、设计生产、营销政策、财务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到一年时间,“金利来”就以一个更加新颖、时尚的品牌形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金利来”这场革命可以说是壮士断臂:砍掉50多个经销商,全新打造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重新组织贴近市场的生产供应链,建立起管理信息化系统。一系列重要举措,扎扎实实,成效显著。 
  “金利来”在内地建起了生产基地,以便更迅速地适应内地销售的需求。如今,“金利来”的产品包括男士服装服饰、内衣、皮鞋、皮具等四大类,消费群定位于年轻、进取、崇尚个性的白领阶层,深受追求时尚和品位男士的青睐。 
  2003年11月1日,曾宪梓在香港各界欢迎杨利伟一行访港宴会上宣布:捐资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航天科技发展基金”,以支持国家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 
  早在1992年,为支持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宪梓就曾捐资1亿港元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为了支持故乡建设,他在梅县与一家企业合资创办了“银利来有限公司”,并把自己从这个企业得到的利润全部奉献给了梅县的教育和公益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十几年中的捐款达到了200多项,总额高达6亿多元。 
  根据曾宪梓对社会的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亲手授予他金光闪闪的大紫荆勋章。紫金山天文台还将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