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曾宪梓:我的中国心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7 日 23 时 12 分 56 秒  
来源: 央视《面对面》   2007-7-6 18:15:00

 

 

曾宪梓

 

曾宪梓专访



 
王志专访曾宪梓

 

 

大紫荆勋章
  

    央视《面对面》7月6日播出“曾宪梓:我的中国心”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他因何能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首批大紫荆勋章获得者?
  共产党教出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作为香港唯一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为何能连任三届?
  曾宪梓:很多人有很多意见,我占着位置不退下来,赖死不走
  身家数十亿 他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
  曾宪梓:半碗饭,一点汤,两碟菜,一壶茶
  《面对面》王志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
  人物介绍:
  曾宪梓 73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委员
  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
  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
  [解说] 2007年4月21日,香港媒体披露,曾宪梓已于年初向中央口头请求,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一职。消息一出,迅速被内地诸多媒体转载。作为香港特区唯一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提前请辞,是否事出有因?离任后他的去向如何?一连串的疑问风声水起。
  王志:为什么前一段会提出来请辞呢?
  曾宪梓:请辞是这样,是用词不当。因为4月21号香港电台直播,清谈一个小时。在直播里面,主持人提出个问题,他说你是不是人大常委会的问题怎么样,因为去年10月份到现在,差不多新闻界经常一见到就问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不同的解读。比如说,我占着位置不退下来,赖死不走。香港新闻界很多人有很多意见,那么在他问到的时候,是直播嘛,我就说,到了明年换届的时候,我就不再参选人大常委会委员了。他说就说是不是请辞了,我当时也是说是啊。就这个,因为请辞两个字的误导,所以引起了香港很多媒体,很大版的对这件事情报道。当然不是请辞,而是换届的时候我就不再参加人大常委会委员了。
  [解说] 2007年5月,曾宪梓在家中组织了媒体聚会,对于请辞的说法所造成的误解,他也在聚会上特意做了澄清。
  (家中新闻发布会镜头)
  王志:你的真实意思呢?
  曾宪梓:我已经73岁了,并且是三届常委会委员了,然后加起来是14年了,那个是老常委会委员了。同时我感觉到应该是退位让贤的时候。
  王志:虽然说是三届了,但是第四届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是有规定吗?
  曾宪梓:很多是部长啊,省委的省委书记,省长,刚刚退下来的时候,他们经验丰富,身体又好。常委会委员们多数都是那些领导,但是他们到了70岁的时候,他们就要退了,基本上常委会委员里面,基本上一届,他们65岁就退下了,部长啊,书记啊。如果再做常委会委员,一届五年,就到70岁了,70岁就退下来了。我是因为香港的关系,就没有这个年龄的限制,其实我是超龄的了。
  [解说] 73岁的曾宪梓早在12年前便患上了严重的肾衰竭,请辞一事,让人们对他的身体状况有了不少的传闻。
  王志:身体到底怎么样?
  曾宪梓:现在就是两个肾,其他的没问题。
  王志:用什么方法在治疗呢?
  曾宪梓:我现在就是用透析,血透。每天做两个半小时。
  王志:那像这些工作啊,上北京开会,这些都能应付吗?
  曾宪梓:我为什么每天做透析两个半小时,就是为了参加,不影响开会。如果两天做一次透析,就要做五个小时,那五个小时我肯定下午就要请假。上午开会,下午请假,那就影响了工作,所以我改为两个半小时,一天做两个半小时,一个对身体好,另外呢就是可以尽量不请假,开会不请假。
  王志:但是你可以请假啊。
  曾宪梓:全国有150多个常委会委员,香港只有一个,而且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如果你在那个位子,又不开会,又请假。那就对不起党和国家、人民了。
  [解说] 1994年3月21日,曾宪梓首次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后,他又连续担任了第九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国内所有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里面,曾宪梓可以说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
  王志:你是香港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那可能香港人都很关心,你是不是14年以来,为香港传达了应该传达的声音,争取到应该争取的权益?
  曾宪梓:香港各界人士对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都有很多要求。那我们作为常委会委员,特别需要从各方面要拜访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能够把这些意见,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总之把一切意见都要通过我们直接向中央反映。那除了反映意见以外呢,还要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根据他们的意见,这个意见自己有个评价,再向常委会委员们开会的时候会介绍,会提出这些的见解,这里面有助于我们常委会,各个常委会委员对香港问题的了解,我们反应意见,熟悉意见,也是我们的主要职务。
  王志:怎么评价你14年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工作?
  曾宪梓:我只是尽了我个人最大的努力。
  [解说] 对于所有的香港人而言,97年的回归,或多或少地,都在他们生命中烙下了印记。而曾宪梓对于那段特殊的日子,又有着怎样的记忆?
  ……隔断……
  [解说] 作为香港工商界的代表人物,曾宪梓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回归准备事项。他做过国务院的港事顾问,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特区筹委会委员。1997年7月2日,香港回归的第二天,特区政府举办了隆重的大紫荆勋章授勋仪式,首批有12位香港知名人士获此殊荣,曾宪梓位列其中。
  王志:曾先生是香港第一批大紫荆勋章的获得者,很多人对你在回归的仪式上,振臂高呼祖国万岁,印象深刻?
  曾宪梓:香港回归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被英国统治了150年的香港,现在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但是回归前的几天,香港来的很多记者,世界各地的记者,六七千人的记者,他们来看什么呢,他们问的就是说,回归的时候,他们想来看出乱子的。你们看吧,香港是会顺利回归的,那么香港1997年零时交接的时候,我心情非常激动,我那时候顾不了一切,我就振臂高呼,祖国万岁。接下来的很多记者采访我,我就告诉他,你们看吧,为什么香港可以顺利平稳的,和平的交接呢,因为现在中国富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富强了,所以香港才能够回到我们祖国怀抱。
  王志:那么在公众场所这些言论和表现,是事先有计划呢?还是即兴的多?
  曾宪梓:没有,我的立场是这样,我的脑海中只有党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在任何场合里面,有什么事情,突然发生的事情,我会做出突然的反击。我也不怕讲错话,因为我有个理念,就是对党,对国家不利的话我不会讲,对党对国家不利的事我不会做。所以我在行动里面,我自己很了解我自己,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解说] 这是曾宪梓平生学会的第一首歌。97之前,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唱起这支旋律。香港知名企业家霍英东曾经说过,他赏识曾宪梓的原因有三:敢做,敢讲,有脑。
  王志: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时的情形是港英还在统治香港,而且在香港的商界,也不排除有人在观望,你没有压力吗?
  曾宪梓:我认为只要能把自己的利益,把自己很多东西看得很淡化,就是我敢于站出来,我就不会怕受他们的打击。
  [解说]曾宪梓见证了香港回归,也见证了回归十年来的香港建设进程。由于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曾宪梓这些年来不断往返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对于香港回归十年来的变化,他有着深切的感触。
  王志:那香港回归十年,经济上你怎么评价?
  曾宪梓:中央CEPA的支持,还有自由行。在香港当时经济相对衰退的情况之下,作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还有旅游中心,在旅游事业上,自由行这里促进了香港旅游事业的发展,包括相关的行业,酒店啊,交通啊,餐饮啊,零售这些事业的大发展,就促进了整个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因为香港旅游业的起动,加上中国政府对CEPA的支持,香港在过去三年来到现在,是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的大发展。这里面看到了香港“一国两制”活力,可以讲是非常好的。在世界评级的时候,香港也是保持最好的经济实力,经济活力的影响。世界对整个香港的评价是挺好的,香港的十年,可以来讲是非常成功的十年 
  王志:但是香港十年以来,并不平坦。
  曾宪梓:虽然回归当初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禽流感,财政赤字,负值产,还有失业的人,接着又是非典,面对一系列的冲击,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在这里面可以讲是,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困难,想出了很多办法,克服了种种困难,使一些损失减到最少。从这里面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虽然面对严峻的挑战跟困难,但是特区政府有能力把它顺利的克服了这种困难,也显示了特区政府的一种活力,“一国两制”的活力。
  王志:今天香港的形势非常好,它与“一国两制”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曾宪梓:香港能够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基本上离不开祖国的发展。我们背靠祖国大地13亿人口,而且是经济不断地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中国过去有0%-50%,商品主要经过香港,出口、转口到世界各地。由于这一点,大量的产品到这里,才有这里的航运中心。也就由于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地跟中国的贸易,中国的贸易进出口的商品,要通过香港,有50%多通过香港进出口,所以得借这个贸易中心,因为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建立,那么它的金融政策啊,健全的法制啊,低税制,吸引世界各地的金融资金都会跑到香港来,这样才建立了金融中心。从去年到现在来看,我们中国内地的大企业来到香港上市,整个香港的股市都非常蓬勃发展,聚资也是非常庞大的,这里面也看到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中国政府大企业来香港上市的支持之下,还会得到稳定的大发展。
  王志:正因为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跟内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有人担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制还能否在今后的岁月里一如既往?
  曾宪梓:一定能够,这是国策,这是中国政府的国策,而且向世界人民宣布了,中国政府是信守诺言的,不会改变。董建华先生曾经讲过,就是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这句话是很有重量的,可以讲用这几句话呢,就表现了香港跟国内的关系。
  王志:政治上您怎么评价呢?
  曾宪梓:政治上,可以讲整体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祖国,参与爱国行列。我们祖国经济的大发展,可以讲是现在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高,可以讲是高新科技全面大发展的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已经取得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那么快的速度,而且发展得非常成功。经济大发展的整个年代已经到了,加上我们跟中国内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密切有利于香港稳定的发展。
  导视二
  四岁丧父,家贫如洗 他怎样创造商业奇迹
  曾宪梓:我十几岁还没有用过钱。
  身家数十亿 他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
  曾宪梓:半碗饭,一点汤,两碟菜,一壶茶
  捐款数亿,他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宜? 
  爸爸立下来的基金会,你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解说] 曾宪梓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父亲早年南下泰国打工,不幸客死异乡,那年,曾宪梓四岁。从此曾家母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由于贫困,曾宪梓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建国初期,一位土改队员住进了曾宪梓家里。
  曾宪梓:那个土改同志跟我住在一块,那个土改同志看到我喜欢读书,好苗子,贫雇农的儿子,他就把我送到学校,送到学校是叶剑英元帅创办的东山中学,是名校。那个时候学校给我被帐,给我吃给我住,一切免费,学杂费免费,还给我三块钱助学金。我十几岁还没有用过钱,没有见过钱的山区农民的孩子。那个三块钱对我的心灵的震撼是多大啊,三块钱啊,老师每年的工资才是十几块钱,我可以拿到三块钱助学金,在当时来说就感觉到,所以在这里边没有党和国家对我的栽培,我绝对没有今天。
  [解说] 就是那三块钱的助学金,帮助曾宪梓完成了中学学业,接着他又考取了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两年后,他的命运出现了另一个转折。1963年5月,曾宪梓离别母亲妻子和两个儿子,途经香港,奔赴泰国。
  王志:为什么1963年曾先生要离开呢?
  曾宪梓:因为我父亲在泰国,遗产的问题,我的父亲的遗产交给了我的叔父。那个时候就是我哥哥跟我叔父在泰国,斗得很厉害,所以我哥哥要我去,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把遗产搞清楚。
  曾宪梓:我去了以后,我经过一个礼拜的调查,认定那两间店是我父亲的,但是我一想,这两间店也不值多少钱,我叔父现在在泰国很有名望,很大的资本家,他生意做得非常大,做得好。我就认为这是我叔父的本事,不是因为我父亲的遗产给了他,他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就全部放弃了我父亲的遗产。我叔父怎么说呢。
  王志:怎么说?
  曾宪梓:他拍着我的背,他从开始很紧张,面对我,准备跟我一场斗争,但是我简单的几句话之后,他就拍着我的肩膀——共产党教出来的孩子就不一样。
  王志:但是后来你并没有回到内地。而是在香港?
  曾宪梓:出来以后,我们一家人都出来了,去泰国以后呢到那里生活,因为不会讲泰国话,一个人,妈妈、老婆三个孩子,怎么生活啊。所以我就从泰国回到香港,而且出来了以后,一家人都出来了,回去也很困难。
  曾宪梓:当时就没有考虑回去,就自己回到香港来创业。一个四平方米的房间里面做领带,用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我也非常穷困,没有钱,如果自己去做工,找不到饭吃。我只能做个小买卖,小生意。做领带是本钱小,工艺低,你可以找到饭吃的行当,所以我就进了领带这个行业。
  [解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金利来”这个领带品牌,要比曾宪梓更加有名。自上世纪60年代靠6000元港币起家,曾宪梓把一个自产自销的领带作坊,发展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
  曾宪梓:那个时候创业非常刻苦,领带行业,既然进了这个行业,大家都瞧不起这个行业,但是我认为,进了这个行业他必有成功的可能。我就在这方面不断刻苦钻研,把它做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因为我要创业成功,有经济基础,所以我不敢去参与各种活动,不赌博、不喝酒,不抽烟,不到夜总会,就是天天刻苦去创造财富。
  1971年,刚刚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乒乓球队访问香港进行表演赛,曾宪梓花3万港元购买了电视台对这次赛事的赞助权,“金利来”一举成名。上世纪80年代,曾宪梓开始将商业眼光投向祖国内地, 
  王志:大家都觉得曾先生有远见。
  曾宪梓:因为我也很有幸参加了讨论中国改革大事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定下了我们中国要转变为搞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改革开放。所以,我那个时候,就认定了,我们国家肯定大发展,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自己在国内进行了很多商业的部署,带头回到梅州,建立工厂。
  王志:金利来的业务呢?现在是在香港和内地分配是什么?
  曾宪梓:金利来的最大市场就在国内,另外就是东南亚,我们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我们总部在新加坡,我们面对世界各国的总部就在这里,在香港。国内的总部在广州,生产基地在梅州。
  王志:客观地说祖国对你有恩,但是很客观地说,香港给了你一个新的起点,也让你开始创造大量的财富。
  曾宪梓:因为我刚才所讲的,如果土改同志不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可能一生就在农村当农民,而且我现在回去,我同时代的人,都在家里面当农民。那因为我有了知识,今天我有吃有住有穿有享受啊。所以这里面我就必须要回报我的祖国。 
  王志:在你看来这种感情是一种压力还是一种动力?
  曾宪梓:是一种动力,我不怕压力,我从小被人欺负,挨骂,挨打。但是这个是压力,但是我我不会吃亏,我会奋斗,你瞧不起我,我做给你看。所以我从小被人欺负,我个人认为是个好事,虽然是种压力。但是呢,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把它变成动力,人生中有很大的一种毅力,来面对现实的困难。一年要拿出一定的数量来支持,这不是个压力,这是我愿意的,我应该做的。
  [解说] 这是位于香港九龙塘半山上的曾宪梓家。拥有亿万家产,旅居香港多年,曾宪梓仍保留着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平时,他喜欢亲自下厨,做几个梅州客家菜。
  王志:有外界报导说曾先生每一顿饭,在家里面就是十个港币,外人很难相信?
  曾宪梓:我是十块钱就够了,半碗饭,一点汤,两碟菜,一壶茶就够我的营养了。我经常讲,一个吃的太多,对身体不好,第二能够节省下来呢,积累多一点,就能够多帮助一些穷苦孩子。 
  王志:你有乐趣吗? 
  曾宪梓:这是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我什么嗜好都没有,连打麻将的嗜好都没有,唱歌跳舞不会。我现在寻找快乐,寻找什么快乐,你有什么地方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我有能力的我一定会要那里,去帮助他们。
  [解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算起,曾宪梓为祖国的捐款,至今累计已超过6.7亿元人民币。捐助的项目包括800多所学校,农村的老人院,幼儿园,路桥,医院和航天事业等等。
  王志:但是你的捐赠是数以亿计,自己的消费能多少呢,这个反差很大。
  曾宪梓:一个人的观念问题,我认为这样就够我的生活了,不能把钱都花到不该花的地方,捐赠是帮助了人,这点上不一样的。
  王志:那你创造财富为了什么呢,自己一点享受都不要?
  曾宪梓:现在也是为了自己家人,也为了国家,也为了社会。因为什么呢,就是刚才我讲的,所以我创造财富呢,一个是为了解决家人的生活,另外一个就是当我经济比较有剩余的时候就把它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报效祖国,一个就是继续发展企业事业。
  王志:在很多人理想的状态是既为自己,有能力以后也为别人。
  曾宪梓:所以有些人说,你把钱更多投放在企业方面,那你不是能赚更多的钱吗,那以后更多的钱的时候,再来报效祖国。我说我不是这样想的,道理是这样,但是我认为,我现在有吃有住,有享受,还有剩余的时候,我就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了。所以我的生意做得不大,我做到这个样子,已经就可以了
  为了让捐赠事业良性发展,曾宪梓还专门设立了三项基金。
  曾宪梓:现在我有三个基金,一个是教育基金,1992年成立的,奖励了七年,7000多名优秀老师,全国优秀师范老师,奖励了五千多万,另外呢2000年把那个教育基金,一个亿的教育基金,就改为资助35所大学,每所大学50名贫困的大学生,供他们伙食费、读书,一年1750名贫困大学生,做了7年了,有一万多人次了,他们得到经费学习,那是我也很高兴的。另外一个基金是航天基金,也是一个亿的航天基金,奖了两次了,一个神五,一个是神六,这两次总共奖励了1028万,神七的时候将会超过1500万,奖励神七的航天员跟有功之臣。另外一个基金,就是慈善基金。
  王志:您这么做您的太太,您的子女理解吗?支持吗?
  曾宪梓:这是家人最支持的。不但我自己做,而且她自己也做,我太太建了很多的学校,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我太太她一年有很多钱收入,她自然用不完,她自己做,她不但不反对我,她还自己做。我儿子他也自己做
  [解说]这是今年5月20日,在香港宝莲寺举行浴佛节典礼和佛诞法会。这项佛教界的盛会,还长期致力于捐建内地贫困山区希望工程学校。会上,曾宪梓和夫人又捐出了50万港币。
  王志:捐赠的标准是什么呢?
  曾宪梓:我以前曾经讲过,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国家的回报就不会停止的。那现在我得改口了,很多人问你为什么改口呢。我说我金利来不会破产的,因为我实力相当强,我不借款,而且我是现金交易的,所以金利来不负债,还有很多生意,就是金利来生意做少了,或者没得做了,我们产业手里的资金还可以足够,我们私人来讲,几代人用不完。曾宪梓会死的,我死了以后,资产肯定在我们总资产的10%以上,就是用来做慈善事业。现在我第三个儿子就接管了金利来集团的业务,我也带他去见领导,我告诉他,爸爸立下来的基金会,你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解说] 曾宪梓有三个儿子,长子曾智谋,主要负责金利来集团电脑部及 

物业管理工作,次子曾智雄主要负责集团的业务发展。而排行第三的曾智明则最受曾宪梓的器重,2006年他正式成为集团行政总裁。富豪门第的财产归属向来受人关注,那么,曾宪梓家财数十亿港币,在他身后又将如何分配?
  王志: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您立了一个遗嘱?
  曾宪梓:对。
  王志:如果说过世,哪个子女,要打官司来争遗产,谁也拿不到一分钱。为什么要立这样的遗嘱?
  曾宪梓:因为在香港,由于上一辈去世以后,兄弟姐妹,在整个财产方面,打官司,互相争财产,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所以我遗嘱就是想告诉他们有这个部分,一个你们的,我照顾到孙,儿子孙子一代,有规定,他们按照我的遗产平均分配,但是如果我的后代,为了财产问题,提出法律诉讼的话,打官司的话,那个人不能得到我任何一分钱,这就避免了我死了以后,他们后代在财产问题长的争议。
  王志:您有三个儿子,但是您现在把金利来交给了最小的儿子,其他儿子没有意见吗?
  曾宪梓:那是管理,他是负责管理经营,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他经营我们一个新的公司,我们的一切财产交给新的公司,新的公司的管理者是我第三个儿子,他就是管理我的资产,经营我的金利来集团。那将来他们的利益,就在其中,我可以告诉大家,我金利来的 

股票,是不可以分的,但是股息可以按照比例来分给他们。
  王志:卸任人大常委委员以后,您对自己的生活有安排吗?
  曾宪梓:除了政坛以外,还有很多社团,香港的社会活动,香港的社团里面,我很多是名誉会长啊,几十个社团的名誉会长,我在这里面会更加关注,来团结更广泛的人士,继续维护一国两制,继续支持国家的各项事业,积极工作。
  王志:那对香港未来有什么样的祝愿吗?
  曾宪梓:香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中国一定好,香港一定好。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