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汉能千亿扩张光伏太阳能 资金与渠道皆成疑
客家经济网   2013 年 5 月 18 日 21 时 20 分 29 秒  
来源: 时代周报   2011-5-12 11:28:00
    4月18日,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能”)邳州项目涉嫌暴力征地,让这家民营新能源巨头披着浓重的阴影,出现在公众面前。
  然而,不到一年,光伏太阳能投资项目遍地开花,总投资高达1311亿,公共语境里颇为低调的汉能,一直在膨胀式急速扩张着。
  扩张方式激进、原始积累神秘、无视风险豪赌新能源,此前在太阳能领域并未有太多积淀的汉能控股,是独辟蹊径全力一搏还是虚假声势、金蝉脱壳,引发诸多质疑。
  “汉能?目前它还不在我们公司考虑的竞争对手之列。”5月9日,国内一家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光伏行业知名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光伏行业公司太多,之前并未关注过汉能。
  汉能在光伏行业的低调,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被同行“忽视”的同时,投资过千亿、预计产能超过5兆瓦(目前世界出货量第一的无锡尚德产能仅1.8兆瓦)的汉能,依然搅动诸多地方政府的神经,不断实现膨胀式扩张。
  “明天上午,无论领导回不回复,我们都将给你一个回应。”5月9日,汉能品牌部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然而,截至发稿,关于千亿投资来源等问题,汉能集团方面仍未给出明确回复。汉能千亿投资光伏太阳能的宏伟规划,依然在延续。
  千亿光伏版图
  “人生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没有追求。”汉能操盘者—汉能董事会主席李河君,在一次演讲中引用尼采的这句名言。
  显然,过去的三年以及未来的N个三年,庞大且不断继续扩展的光伏版图,成为李河君以及旗下汉能,唯一的“追求”。
  4月18日,汉能邳州项目不惜涉嫌暴力征地赶进度的同一天,汉能跟河北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京签署合作协议,汉能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正式落户燕郊,初步预计该项目占地1000多亩、投资约100亿。
  这并不是汉能进入光伏行业以来,以新能源的旗号圈地、投资的起点,显然,这也不是其千亿光伏版图的最末端。
  去年1月,汉能宣布在广东河源投资210亿元建一个大型1兆瓦产能的生产基地,估计3年内建成,这标志着汉能正式进入了光伏产业。
  此后10个月内,汉能又相继在黑龙江双鸭山、四川双流、江苏武进及海南等四地签约或动工太阳能薄膜项目,投资额依次是210亿元、210亿元、120亿元、175亿元,产能皆为1兆瓦。以此统计,投资高达900亿、产能已经高达5兆瓦的汉能,并没有止步的意思。
  去年11月,汉能再次与山东德州政府合作,在德州禹城区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总投资高达220亿元,根据报道仅一期工程光伏发电产能就达到0.5兆瓦。另外,刚刚动工的邳州光伏太阳能项目,号称投资达到148亿元,预计总产能也达到1兆瓦。
  根据汉能官方网站以及各地媒体报道数据统计,去年至今,汉能在光伏太阳能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预计产能至少将在6.5兆瓦以上。
  “今年总共上到2兆瓦的产能,具体的进展我也不太清楚,这个公司对外也不是特别透明。”弘亚世代副总裁、光伏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文平说,汉能所有产能估计不可能在今年同时投产。
  刘文平介绍,即使2兆瓦的产能,汉能的产能依然可以达到目前世界光伏市场的10%。细化到汉能诸多基地单一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上,汉能的产能更是堪称“过量供应”。
  “2010年尽管光伏市场反弹,但估计薄膜的出货量不会超过3兆瓦,明年至2013年,薄膜电池的出货量估计同比增长20%左右,届时不超过5兆瓦。”之前,光伏行业基金研究员分析称。
  显然,三年内,一旦汉能目前的基地完全投产,其年产能高达7兆瓦左右,极有可能超过届时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需求量。
  窥探汉能
  激进上马项目、产能远超全球需求量,耗资初步预计已经超过1400亿元,汉能宏伟投资计划,几乎可以与不断海外并购、投资的国企能源三巨头相比拟。
  然而,翻开汉能的履历表,这仅仅是一家投资水电起家的民企。根据汉能官方资料,汉能(原“华睿集团”)成立于1994年,集团以水电等传统清洁能源为基础,目前汉能已建、在建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约6000MW。
  然而,“低调”汉能,很难找到创业十年间的发展资料,功成名就后的李河君,在多次谈及创业史时,也更多以激情、理想一笔带过,表示自己是靠“借老师的5万元资金”起家的。据语焉不详的公开报道,1996年时汉能收拢资金,集中精力发展水电业务,然而,汉能前期投资项目依然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汉能创立的阶段正是国内小水电开发热潮兴起的时期,由于政府政策不全面、不规范,利润堪称奇高。“当时的利润有多高?举个例子,年初投进去一万块,年末最多可能拿到十几万。”见证了中国小水电建设全过程的浙江丽水投资人范晓明说。
  “小水电投资,当时造就了一批民间富豪,但是因为国企垄断、并网手续繁琐、投资巨大,绝大多数人只是作为阶段性投资,见好就收了。”范晓明说,汉能显然属于极少数,一直坚持做水电行业,并且找到过硬门路的。
  2002年,名不见经传的汉能以及掌控者李河君,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这一年,汉能前身华睿集团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云南省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意向书》,对金沙江中游六个梯级电站开展前期工作,六个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约1400万千瓦,总投资约750亿元。
  与此同时,热心慈善的李河君,开始进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华红丝带基金会等一系列慈善机构中担任职务,商界声名鹊起。
  2003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批准10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汉能投资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建设,这是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最大的单个项目授信额度。随后,2005年12月1日,汉能与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云南省投资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开发金沙江中游水电站。其中金安桥水电站为汉能独立控股。
  “虽然有水电、风电的一些其他项目,对于汉能最重要的还是金沙江水电项目,其自主的资金来源,主要应该是金安桥水电站。”长期关注能源投资的一名资深分析师表示。
  根据资料,金安桥水电站装机240万千瓦,安装4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110.43亿千瓦时。以发改委规划的2015年平均电价0.7元/度计算,满工作量的金安桥水电站,一年发电量产值可达77.3亿元。
  然而,由于环保等问题,金安桥水电站发电,经过8年的申请,于去年7月份才获得发改委批准,目前项目发电量仍不得而知。在去年,汉能千亿投资光伏基地大部分合约签订之时,金安桥水电站作为其主要水电项目,仍未开始运作、创造产值。
  豪赌危局
  “汉能,没有不可能”操盘者李河君曾多次强调,这是汉能公司的“司言”。
  借贷高达100亿、投资140多亿的金安桥水电项目,刚刚获得国家发改委发电批准的汉能,立即将集团主要项目调整为光伏太阳能发电,而且在水电营收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投资1400多亿,汉能确实又一次承担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相比技术成熟、投资预期明确的水电投资,光伏行业的技术尚未完全定型、产业前景也难以预测的情况下,机械工程专业出身的李河君操控汉能,全力发展光伏太阳能,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倾其所有的赌博。
  根据汉能资料,汉能投资光伏太阳能基地,所有的都是用来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然而薄膜电池,并非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主流。
  “汉能是在玻璃上直接去沉积一层硅的薄膜,然后利用这个硅的薄膜去做成这个发电的光电转换的材料。”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文平说,这跟目前主流太阳能电池技术有着本质区别。
  据刘文平介绍,现在主流技术是晶体硅,全球90%以上的都是做晶体硅,把硅提炼成高纯的镀金硅,再做成晶体,然后再切成片做成硅片,然后再在上面做电池。
  “跟晶体硅相比,(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要低,因为它只有很薄的一层膜,这点是它的最大缺点。”刘文平表示,薄膜电池的缺点导致其转换成电力的成本相对而言会更高一些。
  在发电量等同的情况下,薄膜电池需要占用更大的面积,要用更多的支架去安装,换而言之,薄膜电池在土地和设备上,需要投入更多。
  同时,目前薄膜电池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晶体硅电池的价格,如何降低成本、获得预期利润,成为汉能光伏太阳能项目的命门。
  一个事实,2007年,国内光伏行业老大、国际知名企业无锡尚德,曾在浦江高科技园投资了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但在2008年多个公开场合,其总裁施正荣都表示看淡薄膜太阳能前景,到2010年8月,尚德又关停了晶硅薄膜生产。
  无锡尚德以4亿元净亏损的代价,依然关停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显示出对其前景的绝望。
  与此同时,汉能投资总产能约7兆瓦的薄膜电池,远超目前全球薄膜电池需求量,尤其在国内仍是硅镍电池为主流、光伏电池需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豪赌光伏太阳能的汉能,其产品销售渠道仍存在诸多疑问。
 汉能的底牌
  巨额投资危局之下,汉能却对薄膜电池前景颇为看好。据《经济导报》报道,以总投资220亿元的汉能山东禹城项目为例,该项目一期投资7.2亿元,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实现利润7.9亿元,平均投资利润率5.81%,毛利率更是高达40%。
  然而,40%的预期毛利率,远高于目前国内已经在美股上市的11家光伏企业中任何一家2010年的毛利率。根据无锡尚德2010年财报,目前国内光伏行业老大,专做光伏电池和光电转换组件的无锡尚德毛利率仅为17.4%,而作为全产业链的代表英利新能源去年的毛利率也仅为23.2%。
  预期投资规模巨大但仅仅生产薄膜电池这一单一产品的汉能,如何获得预期中高达40%毛利率依然是谜。“发电是吸收太阳光的,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土地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转换效率低的话,比别人需要更大面积的土地,比如说汉能可能就需要比别的生产传统的晶体硅的公司多一倍的土地面积,这个土地成本就上来了,这就要求本身发电成本要低一点。”刘文平分析称。
  半路出家、技术设备没有明显优势的汉能,降低成本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压低土地成本。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经公布的7个光伏太阳能项目基地,均建设在国内尤其是跟周边相比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样的地区,地方政府领导发展经济、追求政绩的愿望更为强烈,加上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支持,汉能显然更容易拿到低价的土地。”一名光伏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
  以江苏武进项目为例,汉能为一期200兆瓦的项目拿下了350亩土地。按照当地每亩近19万元的公开报价算,总共投入也就66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公司若产1兆瓦电池,土地支出约3.3亿元,占项目120亿总投资额的比重很低。
  同时,汉能号称千亿的投资,也有明显的虚张声势之嫌。“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支持,应该是其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刘文平说。
  以山东禹城和江苏邳州项目为例,山东禹城项目一期工程投资号称7.2亿元,其中,仅德州农行贷款就达到了5.73亿元,同样,邳州项目中,有邳州官员表示,汉能曾提出地方政府要拿出16亿贷款支持其项目,款项将在一期项目投产后偿还。显然,号称投资千亿的汉能集团,各地光伏项目,主要都是一期项目投入,其所有基地一期投入估计在100亿元以内,而这部分启动资金也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支持和当地银行贷款。
  “如果项目成功,汉能完全可以按照其金沙江水电开发项目的规划,吸纳国字头能源企业在内的诸多合作者,逐步还清贷款,实现净资产增值;即使项目不成,绝大多数是靠贷款启动的项目,对于汉能自身资金链考验不大,且工期都相对漫长,汉能尚可拖延以待时变。”北京一家投行人士分析,汉能千亿投资背后,似乎是一个稳赚不赔、随时可以金蝉脱壳的完美计划。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