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佳都国际总裁刘伟:卖东西卖出的IT大佬
客家经济网   2013 年 2 月 17 日 12 时 52 分 58 秒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孙燕飚   2005-4-15
     “有时我也觉得辛苦,但也是一种乐趣,乐趣是工作的动力。我的野心并不大,我曾说过,45岁就退休。如果退休,就好好休息。如果还想再做,我还会全心投入。”刘伟感慨道。 
  刘伟与新加坡大众电子董事长林建的首次见面,是在199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 
  从下午4点到深夜2点,供应链整合的概念将两人紧紧吸引在了一起。三个月后,和大众电子的合资框架随即敲定。 
  “OEM制造商和IT分销商是IT供应链上两个备受欺负的角色,品牌厂商习惯于将失误转嫁给制造商和分销商,OEM厂商和分销商又都想争取自己的权益,但靠单个的力量都无法对品牌厂商形成制衡。” 
  在这位佳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佳都国际”)董事长兼总裁的眼中,二者的整合至少会给双方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二是资金方面的相互支持。 
  “双方都觉得眼前一亮。”刘伟表示,“这让佳都国际实现了另一次的跨越,一个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与国际资本重组,成功在海外上市,并挤进‘世界500强’。” 
IT分销之路
  刘伟是幸运的。在他15年的IT创业生涯中,虽有惊险,却并无大落。 
  1987年,中山大学应用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设计院,工作不忙,待遇很高。偶然一天,刘伟不经意看了办公室一位老工程师一眼,心里一阵吃紧:我老了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辞职了。 
  刘伟先后在南方四通、北京希望电脑度过5年时光。1995年,他在香港收购了一家公司,正式创办了佳都国际。3年之后,佳都国际被《PCWEEK》评为中国四大计算机信息产品分销企业之一。 
  那年的佳都国际年营业额只有三四亿元人民币。当时33岁的刘伟立刻有了一种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是来自英迈。1998年,全球第一大电子分销商英迈通过购并新加坡电子资源公司,直接控制了电子资源中国子公司怡海电子,随后在中国成立了英迈(中国)公司。 
  “如果依靠原始资本的积累滚动发展,佳都国际必然会落伍。即便佳都国际总在大步飞奔,也可能赶不上人家的一小步。”刘伟如坐针毡,他想到了国际资本运作。 
  然而,实际的谈判却十分艰难。通过微软牵线,与4家公司走马灯似的简单对话之后,刘伟发现,对方根本没把佳都国际放在眼里。 
  “人家一个企业销售规模都在150亿美元甚至200亿美元以上,而当时的佳都只有三四亿元人民币。”但是,听到对方口中的“收购”,刘伟感觉十分刺耳。在一次即将成功的谈判上,签字时刻,刘伟退场了。 
  与大众电子合作的过程同样艰难。大众电子出现金,佳都出渠道,现金的价值容易估量,渠道的价值却很难估计。大众电子当然要砍价,刘伟也当然不肯让步。从1998年中到1999年上半年,大约六七个月,双方你来我往,反复了好几次,也曾一度中止了谈判。 
  提起当年的谈判拉锯过程,刘伟还是觉得自己比较幸运。 
  “佳都很早就请安达信给我们做财务顾问,后来用的是美国PMG。此外,佳都国际是中国第一个采用内部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比联想都早。在各地的分公司组建之前,内部的信息系统就事先安装完毕,分公司的业务都在系统上操作。这些都增加了当时的大众电子的信心。” 
  1999年11月,刘伟终于和林建在合同上签了字。2000年4月,佳都国际与大众合资的佳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杰科技”)在广州成立。 
  整合很快有了效果,强大的资金支持给佳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0年财年,佳杰科技完成了26.6亿元的营收(1999年佳都的营收为14.5亿元)。 
  “1997年,我曾给佳都国际定了中期发展战略:即到2000年,实现年营业额28亿港元,2003年实现年营业额100亿港元。”或许刘伟的自信就是那一天开始的。 
滚雪球的气力
  2000年12月底,全球第一大电子OEM制造商旭电(SOLECTRON)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大众电子,佳杰科技的合资方从此由大众电子变成了旭电。虽然借此靠上了世界第一大OEM制造商,刘伟却觉得没有了安全感。 
  刘伟跟旭电旗下的ECSHoldingsLtd(ECS)经过3个月的谈判,终于达成收购协议。2001年7月30日,佳杰科技和ECS合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ECS。股市一开盘,ECS的股价就上涨了30%。 
  上市给佳杰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稳定。从2002年始,佳杰科技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及赢利能力连续三年稳居中国IT分销领域前二名。 
  但是,刘伟在去年经营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的时候,却显得非常冷静。 
  “大部分IT分销商是高速成长,后来膨胀了,管理和控制能力达不到要求,结果倒闭。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个放大器。” 
  虽然佳杰科技在发展,但IT分销业也在不断变化。利润越来越薄,渠道越来越扁平。随着对手神州数码去年12月“IT服务•随需而动”的战略转型。 
  “之前,佳杰科技内部结构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块,我们今年把营运体系、物流平台、信用体系加以整合,整合内部的资源对提高效率和利率会很有效。” 
  “一个公司提高利润的压力远远大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压力,所以2005年是佳杰科技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公司铸造核心竞争力的变革之年。”刘伟形容这场变革为公司发展的“奥运工程”。 
  2004年9月,淡马锡控股旗下——新加坡最大的科技上市企业新加坡科技加盟成为佳杰科技战略股东;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发展银行、唯高等机构成为佳杰科技的投资伙伴。 
创业快感
  佳杰科技的中高层员工谈起公司总裁刘伟时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刘伟的字典里第一个词就是“利润”。 
  一位经常陪同刘伟出席公共场合的员工跟记者讲起一件趣事:去年初,刘伟出席一个在花园酒店举行的“民营企业家高峰论坛”,司机问他,是否把车停在酒店的停车场等他,没想到刘伟的回答却是,“为什么要停在酒店,这里多贵。到外面兜几圈,完事了我就打电话,让你回来接我。” 
  15年,刘伟成功了,然而最让他得意的是:当年和他一起创业的7个同仁,还有6个一直留在公司,一起“共享了丰盛”。 
  “佳杰的发展模式跟很多民营企业是不同的,差距很大,很多民营企业发展到最后就成为家族式企业。可能在中国现今的模式中,这是最有效的模式,管理风险是最低的。我个人认为,家族企业不容易吸引人才,因为优秀的人才觉得做来做去,还不是你老婆和儿子说了算。” 
  “佳杰的发展方向不是一个家族企业,很公众化,从股权结构到管理团队,到公司的经营方式,当初的创业伙伴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才能。如果佳杰科技离开我也能很好发展,那是最好的。可能并不是佳杰的人才是最好,也不能说佳杰文化是行业最好,但佳杰的优势在于大家能共同认同。只要达起共识,就更容易形成合力。”刘伟举起他的工作牌,上面印着“我们的共同价值观”。 
  不过,刘伟有时也感觉有点累。 
  “有时我也觉得辛苦,但也是一种乐趣,乐趣是工作的动力。我的野心并不大,我曾说过,45岁就退休。如果退休,就好好休息。如果还想再做,我还会全心投入。”刘伟也感慨。 
  面对最关键的2005年,刘伟更忙了,或许心不再累。 
  “最近太忙了,都没有什么时间锻炼身体。”记得前两年,刘伟身边的同事还告诉记者,刘伟喜欢在早上游泳来锻炼身体。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