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职业经理人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保健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美容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花卉园艺业 | 旅游酒店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及用品业 | 汽车销售与维修业 | 机械制造业 | 金属制品及机械加工业 | 电气及自控设备制造业 | 电子信息业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灯饰照明业 | 物资回收业 | 日用品业 | 工艺礼品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文化用品业 | 体育用品业 | 采矿及冶炼行业 | 纺织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建筑与装饰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批发零售业 | 运输物流业 | 律师业 | 会计师业 | 文化产业 | 生活服务业 | 教育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烟草产业 | 多种行业
陈钢:创造奇迹的改革家
客家经济网   2015 年 12 月 9 日 10 时 19 分 19 秒  
来源: 梅州日报   2015-12-5 8:58:00

    “陈钢感慨道,直至退休后担任辽宁省梅州市客属联谊会会长、兴宁同乡会会长后,与家乡的领导才有了联系与交流,“那时思乡之情便越来越浓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他了解到家乡村中一条早几年建成的2000米长村道,难以筹集20多万元铺设水泥村道时,便与其弟陈康商量,主动共同...  

   

    陈钢,兴宁的一个农家子弟,在新中国的培养下成长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力挽狂澜,让一个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的国企扭亏,总体经济规模翻一番;虽然因工作忙长时间没有回家乡,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故土,他退休后担任辽宁省梅州市客属联谊会会长、兴宁同乡会会长,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陈昌仁

  人物简介

  陈钢,原名陈渊明,1945年出生于兴宁。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历任东北制药总厂工人、车间主任、总调度长、副厂长、厂长,1992年调任辽宁省沈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1997年临危受命,回到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的“东药”主持工作,担任辽宁省东北制药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东北制药总厂厂长。面对严峻的考验,他采取“直线原则”力挽狂澜,引进“三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改革,于第二年实现扭亏,再创“东药”辉煌。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突出贡献企业家(全国108名)等省级以上的100多项荣誉。退休后担任辽宁省梅州市客属联谊会会长、兴宁同乡会会长。

  “直线原则”挽救企业

  陈钢,1945年出生于兴宁石马镇刁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历任东北制药总厂工人、车间主任、总调度长、副厂长、厂长,1992年调任辽宁省沈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1997年已50多岁的他临危受命,回到“东药”主持工作。

  虽然陈钢早有思想准备,然而,当他重新跨进“东药”厂门时,才发现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的企业:工资发不出,采暖费无着落,6个车间生产的6种药品的生产成本,竟高于市场的药品销售价!陈钢面临着严峻考验。

  陈钢出身贫苦家庭,从小非常勤奋好学,在远离家30多里的龙田中学读书时,每个星期都步行回家带米带菜。这时,他忽然想起代数老师教过的知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也是一个学习与工作的原则,老师还开玩笑说,连狗都会朝既定的目标跑直线,何况人呢?这句话给陈钢很大启示,心里不禁豁然开朗:“对!能否采取‘直线原则’?让企业一切工作直奔市场这个目标,怎样能搞好便怎样搞。”他即把那6个车间全部停产,占“东药”30%的4200多名职工全部放假,集中有限资金生产优势品种。消息一传开,职工们十分惊奇,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寄予陈钢的美好愿望,怎么一下子化成“想陈钢、盼陈钢,陈钢回来就下岗”了呢?

  “不走这一步我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掌声,但这救不了‘东药’!”陈钢花近半年时间给企业上万名职工每人写了一封信,信中与职工们算细账讲明“两害相权取其轻”,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的道理。并告诉大家与其一起困死,不如暂时作出一些牺牲,力争突围。同时对下岗的干部职工制订出生活保障措施。就这样,一周内便冒着极大的风险,平静地完成了这艰巨任务。

  后来,随着“东药”形势好转,这批下岗职工有3000多名经过培训后竞争上岗。这时职工们纷纷夸赞陈钢信得过、有魄力!

  改革带出过硬团队

  “东药”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首批试点55个企业集团和国务院重点联系的512户企业之一。它的核心企业东北制药总厂,又是全国最大化工有机合成制药基地之一。“东药”有一条于1995年投资五六亿元建成投产、占了“半壁江山”的万吨维生素C生产线,技术设备国际领先,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连续两年亏损了1.3亿元!这是为什么?

  陈钢在调至开发区工作4年中,天天和“三资”企业打交道,他把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反复作了比较,发现“东药”企业计划经济痕迹浓重。经过充分酝酿,他决定把人家的好机制引用过来,一步到位地在VC车间实行模拟“三资”企业管理模式,对1326名干部、工人进行竞聘,择优录取了795人上岗。结果还是这些人、这些设备,在大幅度减员情况下,改制当月产量便增加了20%,成本减少了8%,到1999年,VC生产利润高达1亿多元!

  此外,在抓营销管理中,他们吸纳了4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充实到营销队伍。在抓民主管理中,积极发动职工找问题,收到300多封职工建议信,果断地把400多辆公车,砍至170辆,3年中直接节省公车开支5000万元……

  近日陈钢在与笔者的电话交谈中,依然情绪饱满,笑声朗朗,说话柔中带刚,充分展示出当年他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魅力!也正是他这种人格魅力,带出了一个团结、敬业、奋发向上的团队,创造了“东药”的奇迹,也造就了他的人生辉煌——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突出贡献企业家(全国108名)等省级以上的100多项荣誉。

  浓浓故乡情怀

  陈钢从读高中起便离开家乡,父母去世较早,弟妹均在改革开放初洗脚上田举家进城,加上繁忙沉重的工作压力,他与家乡少有联系,“那时我不是不想家乡,而是条件不允许啊!”陈钢感慨道,直至退休后担任辽宁省梅州市客属联谊会会长、兴宁同乡会会长后,与家乡的领导才有了联系与交流,“那时思乡之情便越来越浓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他了解到家乡村中一条早几年建成的2000米长村道,难以筹集20多万元铺设水泥村道时,便与其弟陈康商量,主动共同承担了全部工程费用,完成了村中第一条硬底化村道工程。

  2007年,当他了解到家乡正为兴建陈氏宗祠筹款时,他同样慷慨解囊。此后,还为村中捐款奖励中、高考成绩优秀学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2011年,是他离家半个多世纪后的一次罕有回乡。回乡后他穿着简朴、为人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他工作几十年,并没学会喝酒,他喜爱找长辈、同窗好友聊家常、忆乡愁,充满着对故土的眷恋。一次笔者笑他,你当初不把原名“渊明”改了,今天就该成了“归咏田园”的陶渊明了……

  前些天,我打电话告诉陈钢,我们李坑片已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他当即表示假如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乐意帮忙。他还提议,我们可开通微信多联系,谈谈家乡的变化和情况。可惜,我却是个电脑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