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 餐饮业成功案例 >> 吉野家:扩张的秘诀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客家菜基本理论 | 深圳市著名客家菜馆 | 深圳市特色客家菜馆 | 广州市著名客家菜馆 | 广州市特色客家菜馆 | 客家地区著名客家菜馆 | 客家地区特色客家菜馆 | 客家小吃店 | 客家菜谱 | 客家菜研究与交流 客家菜发展战略 | 客家菜馆市场营销 | 客家菜厨师 | 客家菜综述 | 客家小吃 | 客家土特产 | 其它菜系发展研究 | 餐饮业成功案例 | 餐饮业失败案例 | 餐饮业综述
吉野家:扩张的秘诀
客家经济网   2013 年 3 月 20 日 17 时 55 分 20 秒  
来源: 千里马校园网   2013-2-1 11:17:00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他说,“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沐浴祖国大陆,也召唤着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到祖国、到内地创业。他们埋头苦干,奋力开拓,与国人一起开启了祖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也是1992年,洪明基刚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香港洪氏集团看准了祖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契机,决定深耕大陆,开拓市场。于是,刚刚学成回来的洪明基开始了他的归国创业之路。同年,国内第一家吉野家招牌在北京挂起,正式宣告中国快餐市场有了亚洲东方米饭文化的身影。到如今,吉野家在北京已有100多家分店,而吉野家的脚步也从北京迈出,到达了天津、廊坊、石家庄、沈阳、大连、内蒙古等地,在全国数量近200家。在今年,吉野家更是获得2010年“我最喜爱的快餐品牌”称号。再加上公司经营的DQ等其它连锁品牌,目前,合兴餐饮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店铺数已有360多家。
  谈到这些,合兴食品集团总裁、北京吉野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基谦虚地说,“成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北京,我们眼前的洪明基,身着笔挺黑色西装,戴一副无框眼镜,举手投足之间透着睿智和自信。
  一次家庭谈话
  说起老板洪明基,北京吉野家人力资源部经理庞武峰给我们讲了一件事:“第一次见洪总,谈话结束后,洪总送我到电梯口,亲自给我按了电梯。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老板为员工按电梯的。”就是这个小细节,让庞武峰对这个老板竖起了大拇指。
  事实上,刚来中国大陆时,洪明基根本不懂这些。作为香港洪氏集团的继承人,可以说,洪明基从小就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刚到大陆时,较差的住宿条件让他立刻傻了眼。“本来应该住在宿舍里,但冬天供暖不好,我一看不行,坚决不住,一个人就住到了星级酒店去。”但后来,他发现与员工之间总是难以沟通,存在距离。于是,他又搬回宿舍,与员工同吃同住,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员工打成一片。也正因为这样,洪明基赢得了公司员工的支持与信任。不过,这件事也让洪明基找到了在大陆做生意的一点小窍门:“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亲和、沟通,能与员工打成一片的老板,往往更得人心,员工更愿意为你卖力干活。”
  那么,洪明基为何会选择来大陆创业呢?他说,这都要多谢他的爷爷、父亲和叔叔。
  洪明基出生在香港,13岁时赴美求学。大学毕业后,他本打算进入美国投资银行工作,但一次家庭谈话使他改变了决定。
  一天,洪明基的叔叔将他叫到了书房,本以为做错事要挨批,没想到书房中的爷爷、父亲以及叔叔却与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他们分析了大陆市场发展的潜力,尤其是洪氏之前从未涉足的快餐业,建议洪明基毕业后到北京创业。回忆当年,洪明基感慨地说:“真的要感谢我的父亲、叔叔,如果不是他们的独到眼光,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那次的家庭谈话使美国的华尔街少了一位银行家,但却使中国多了一位出色的企业家。
  “我觉得好吃,你觉得呢?”
  为何会经营快餐业呢?洪明基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爱吃。不管是出去旅游,还是在外留学,他都喜欢到处找好吃的,对他来说,品尝美食可谓人生一大乐趣。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快餐业刚刚起步,但却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洪明基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消费力提升,快餐业必定会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于是,经营快餐业便成为他创业的首选。但什么样的快餐合乎中国人的口味呢?洪明基想到了在美国经常光顾的吉野家。据洪明基回忆,当初在美国求学时,由于经常吃墨西哥食品,所以非常怀念美味的亚洲美食,后来偶然到附近的一家吉野家餐厅就餐,就被吉野家美味健康的食品所吸引,后来,“几乎每周都要去好几次。”就这样,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快餐品牌不仅满足了他的胃,也俘获了他的心。他也向父亲和叔叔提到了吉野家,后来在洪氏家族的努力下,把吉野家品牌引入到了中国国内。
  “当时对经营快餐业毫无经验,就想怎么能够少交学费呢?中国人爱吃米饭,那全世界最有名的就是吉野家的牛肉饭了。经营这些知名的品牌更容易找到快餐业的方法和奥妙。”
  聊起吉野家,洪明基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我们甚至也成了他的调查对象:“我觉得好吃,现在每周还要吃好几次呢。你觉得呢,味道怎么样?”“有人说吃牛肉饭总是肉吃完了,但饭还剩不少。”我们也就不客气地“抱怨”了起来。洪明基听得很仔细,“回去一定再做做市场调查,改进。”他说。据他介绍,吉野家的饭和肉都是经过市场调查后,严格地按比例进行分配的,“等你吃完最后一口肉,饭也就吃完了。”
  事实上,洪明基总结自己创业成功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市场调查。在创业初期,吉野家甚至还曾出现了亏损。后来他找出了症结所在:“开店过于随意和草率,没有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从此之后,他便开始注重市场调查,从选址到目标客户群的需求,都要求用数据来说话。
  在洪明基看来,北京市场虽然庞大,但也非常复杂,消费者需求更加复杂多样。这些年来,洪明基一直在摸索着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力求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就餐环境,更加多元化的就餐选择。
  从未想过放弃
  1992年,内地第一家吉野家在王府井开业了,生意还算红火。但之后开的几家店却不尽如人意,这与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去吃洋快餐只是为了感受外国文化,快餐还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面对当时的情况,洪明基有两条路可以走:关门大吉回去继续当大少爷或者咬牙熬过耐心等待机会。但洪明基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从小父亲便告诉他:“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要负责任。”
  不打算撤退,那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但洪明基却不紧不慢地将这些店“养”了起来。
  如何“养”法?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洪明基阐述了他的“养”店理论:餐饮连锁店也是要“养”的,在店铺生意不好时,所采取的办法并不是简单的“关门”换地方,而是把它们“养”起来。“养”起来的目的,是让那个地段的客户人群从看到这个品牌到熟悉这个品牌,直到尝试这个品牌。而在初期,吉野家有20%的店是“养”起来的,养的时间少则1年多达2年。
  如今,他养的这些店终于修成了正果。在京城,吉野家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当年很多与他们共同争夺快餐连锁市场的品牌,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吉野家却在京城开到了100多家。
  “在中国,要做大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做强。”18年深耕中国市场,洪明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做吉野家,他只给了75分,他认为,吉野家有更多发展和做强的空间。除了吉野家之外,洪明基的合兴食品集团旗下还有DQ冰激凌、Pipalli铁板屋等多个品牌,除了国外著名品牌之外,也有其自主品牌。“20年前,完全不懂怎么做零售,于是便与国外著名品牌合作,学习他们的零售经验。现在,对国内市场已有了相对了解,便可以大刀阔斧开发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的研发,更要建立在市场调查、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
  洪明基说:“要建立一个民族的、多品牌的、国内领先的快餐连锁企业集团。”这是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