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站之三:人才战略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1 月 15 日 20 时 7 分 24 秒  
来源: 南方日报   2009-9-18 14:30:00
    梅州历来是广东教育重地,人才辈出。但输出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留在了珠三角地区,造成本地发展人才严重缺乏。宝丽华成功解决了人才瓶颈。不管是资本运作的高级人才,还是基础管理的中级人才,都有很好的配置安排。目前,宝丽华麾下共有员工3000多人,中高级以上管理人员400多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90多人,持技术工种证件上岗人数达1578人,占集团总人数的75%,这些人才来自全国各地。同时,宝丽华还坚持在梅州走自主定向培养人才之路,形成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格局。
    【现象】 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
    宝丽华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种,外部引进型与自主培养型。
    十三年前,宝丽华董事局主席叶华能与宁远喜一番交谈之后,便将宁远喜招至麾下。十三年过去了,从宝丽华广告部经理到宝新能源董事长,叶华能招揽的这匹“千里马”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效益,旗下“绅浪”、“雁南飞”两大著名品牌地位的确立,与宁远喜的成功策划、推广息息相关。也正是宁远喜这一高素质职业经理人的介入,使宝丽华旗下核心公司宝新能源在2003年成功将核心产业转向新能源电力,推动宝丽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宝丽华已经形成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中,宁远喜只是其中一个最为成功的典型。早在梅县荷树园电厂未动工时,公司就在全国范围内发现、挖掘专业人才。现任梅县荷树园电厂厂长的杨靖超,就是那时发现的人才。“是宝丽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吸引了我,激起了我来到山区梅州奋斗的强烈愿望。”杨靖超表示,杨靖超来到梅县荷树园电厂后,宝丽华围绕其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电厂管理团队。在这支团队努力下,梅县荷树园电厂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2年时间,创造了一个业内奇迹。
    2003年,梅县荷树园电厂开工建设之前,为解决中级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宝丽华开始自主培养人才。那年,宝丽华从梅州本地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家庭困难等问题难以完成学业的考生中选拔了250个子弟兵。经过严格的筛选,这批学生被送到广东省电力学校开设的专业班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专业培训,然后到国内循环流化床电厂实习。2004年下半年,当梅县荷树园电厂一期工程进行设备安装的时候,这批学生进入现场,边实践边学习。2005年5月和9月,梅县荷树园电厂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分别投产,这批学生也基本熟悉和了解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程特点,成为一线生产的骨干。现在,当年的200多名学生都工作在梅县荷树园电厂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其中几个人还当上了各个部门的值长,升到了管理层的位置。
    【解读】 企业是员工的幸福大家庭
    在近期的采访过程中,笔者接触到很多宝丽华的员工,最直观的感觉是在他们身上的那股浓郁的归属感。尤其在梅县荷树园电厂那250个子弟兵的心目中,企业不单纯是一个工作单位,更像是一个家。 
    “你进来公司时光着身子就行了。”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是一种承诺。它真实地道出了宝丽华为了保障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员工提供了全方位服务的状况。在梅县荷树园电厂员工生活区,图书室、KTV房、理发室、洗衣房,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一应俱全,员工如同居住在度假村。在这里,员工吃住全部免费,甚至不用自己洗衣服,不用自己整理宿舍内务,享受的是星级酒店的待遇。让干事的人干好最有价值的事,别让他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无谓的琐事中——这种对员工细致入微的关爱,体现了宝丽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浓郁文化氛围,使宝丽华就像一个大家庭,三千多员工在这里享受着家的温馨,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呵护。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无忧无虑的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干,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地工作。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显现出企业的文化精神;强
   【启示】 绿色崛起人才是关键 
    梅州长期以来处于“区位劣、经济差、人才缺”的发展劣势,尤其是人才成为影响绿色崛起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宝丽华现象给了梅州一个坚定的信心:山区一样可以留住人才。目前本地人才大量向珠三角流失的情况同样可以解决。 
    对于梅州而言,吸引并留住人才,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幸福指数与创业的空间。一如宝丽华的人才战略,对外部引进的人才,需要靠幸福指数,为高尖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梅州通过近几年的平安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和谐社会氛围,并得到“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十大城市”的殊荣。除此而外,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通过对本地原有人力资源的职业技术培训,提升本地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整个城市产业的升级改造。目前,梅州正着力打造3所万人职校,5所5000人职校,一个广东职业教育城正展现雏形。
    【点睛】  刘日知:引进人才推动梅州大发展 
    刘日知,中共梅州市委书记。
    1995年,宝丽华开始投资建设雁南飞。当时,宝丽华在这片荒山上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在那里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支持鼓励宝丽华,今天宝丽华终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汪洋书记的充分肯定。这也坚定了梅州走绿色崛起道路的信心,对梅州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宝丽华成功经验表明,只要方向正确、长期坚持,最终就能走出一条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度结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宝丽华的成功对在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当中探索出来的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成功范例。本届市委、市政府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坚持“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的绿色崛起发展思路。把整个环境的大概念,通过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宜居建设,打造“生态名城、文化名城、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让老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并通过吸引各种发展要素,特别是人才,最终把梅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变成各种发展的要素,推动梅州在青山绿水中跨越发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