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与客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瑞士模式 北欧模式 | 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 国外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珠海正风华 曾定位摇摆
客家经济网   2016 年 12 月 20 日 21 时 7 分 42 秒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亮   2016-12-9 11:22:35

 

 

    2014年,香洲区拱北街道片区。历经城市定位的摇摆不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珠海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珠海趋势
    “30年河东,30年河西,未来要看西岸,看珠海”……在对中国上百个城市进行战略策划多年后,中国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上一个时代,珠海淹没在“深圳奇迹”的光环下,沦为了“路人甲”。1980年同时起跑,如今珠海的人口不及深圳五分之一,G D P约为深圳的十分之一多。
    历经城市定位的摇摆不定,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珠海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在G D P增速上,珠海去年赶超深圳。下一个时代,处于爆发前夜的珠海是否做好准备,从深圳手中接过改革试验田先锋的接力棒,成为中国未来30年的弄潮儿呢?珠海会是下一个深圳吗?
    传奇
    站在时代潮头
    创造多个第一
    1978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大江南北,1980年成立的珠海经济特区肩负起了为改革开放探路的重任。
    最先感受到市场经济活力的是珠海湾仔的几个渔民。他们洗脚上岸,于1982年成立了华声磁带厂,初期只有6名工人。没有厂房,大队租借了约20平方米的民房做加工厂;没有设备,就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承接一些录音带的加工。
    1983年起,华声磁带厂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办了磁带复制厂,建了小型录音棚,形成“编录产销一条龙”序列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50万- 180万盒音乐磁带。这里后来成为将齐秦、甄妮、苏芮、王杰、谭咏麟等明星歌曲引入内地的窗口。
    鼎盛时期,磁带厂门口每天停满了全国各地牌照的汽车,经销商们提着大捆现钞等候产品从流水线上下来。珠海有老人回忆:“当时来珠海的人,走之前都会带两盒华声出品的磁带回去,俨然把它们当成珠海的‘土特产’了。”
    这一时期,珠海创举不断,是全国各地争先效仿的改革先锋:引进了国内第一家补偿贸易企业———香洲毛纺厂;成立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石景山旅游中心,后者也是全国首家推行劳动合同制的企业。
    1980年,石景山旅游中心通过公开招考录用职工时,因首次对身高等提出了要求,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被质疑“资本主义企业家在搞选美,违反了阶级路线,并强调招工必须论阶级出身,录用上山下乡三年以上政治条件过硬的人员。”
    珠海顶住了压力。后来媒体报道,“这家合资酒店第一次让中国的老百姓感受到‘服务’”。
    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踏上珠海,留下了“珠海经济特区好!”,成为对珠海勇于探索的最大褒奖。
    失落
    深圳奇迹掩盖了珠海的光芒
    然而,让珠海人没有想到的是,东岸的深圳通过引进很长一段时间珠海瞧不上的“三来一补”企业,将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夺过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先锋的旗帜。
    在专家看来,两座城市改革开放先天条件、资源禀赋和选择路径有很大不同,最终也决定了珠海、深圳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1980年特区成立时,东岸的深圳,特区范围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面积327.5平方公里,囊括了市政府及市属机关。
    反观西岸的珠海经济特区,面积仅6.81平方公里,在珠海全市1711.24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中微不足道,还被划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东、中部不相连接。地形狭窄,有的是沙滩、淤泥滩、低洼地,开发难度大,资源整合难度大。“只有一盏交通灯、一条路、一个警察”是早年珠海特区的真实写照。
    由于长期徘徊在特区之外,珠海西部地区(金湾、斗门、高栏港)的人进出珠海还要过关检查,由此造成的隔离感、疏远以及资源的分散,使得珠海无法像深圳那样,集中全市之力办特区。
    1979年,特区成立前,珠海G D P2.6亿,比深圳高出30%,尚有一定优势,但三年后,深圳便拉开了与珠海的距离。
    梁广大总结了三个原因,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珠海特区太小了,“当时特区内还有一个叫特区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基本上和市政府一样,干部还享有特区补贴。但当时珠海90%的干部都不在特区,展开不了手脚,时间长了大家就有意见。”
    《珠海经济特区好》一书披露:因为机构、体制不顺,闹出了许多不该有的笑话和矛盾。市委、市政府和特区管委会成了两个不协调的机构,常闹得不可开交,每年分配税收财政也是争得面红耳赤。
    另一方面,背靠香港的深圳,光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就能“吃饱”,而毗邻珠海的澳门是迷你都市,以服务业为主,对珠海的辐射、产业拉动能力与当时已与韩国、新加坡并列,成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日关系研究室主任埃兹拉·沃格尔曾撰文对比珠海、深圳。他认为,珠海的海港像澳门一样是浅水港,连接珠海与广州的公路始建于1987年,那时,深圳至广州的公路已经建成。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铁路始终起最重要作用,珠海却不通铁路,珠海特区占地少,因此不具备人力物力建设大学、研究中心,或像深圳一样的财政和信息服务,“最重要的,它靠近的是澳门不是香港。深圳和香港之间的人才和信息自由流动给了深圳无可比拟的优势。”
    珠海与深圳几乎同时提出发展港口,但同样一个集装箱,从珠海运到香港需要3000多元,而从深圳到香港只要300多元。尽管珠海推出了更有竞争力的土地政策,投资商和企业却都跑到了深圳。
    同是小渔村起步,深圳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与广州、上海、北京为伴,跻身一线城市,2016年GDP有望超过香港。珠海相形见拙。
    迷茫
    定位多变珠海曾走不少弯路
    建设特区,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创举,独自摸索的珠海在城市定位上几度摇摆,这一定程度上是对前一阶段发展道路的反思、修正,但客观上也使得珠海走了不少弯路。质疑珠海错失机遇的声音在学界并不陌生。
    与深圳在特区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坚持将外向型经济作为城市定位不同,珠海1980年最初定位为“建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成为吸引港澳客人的旅游区,新型边防城市”。
    4年后,珠海意识到工业制造的重要性,转而提出打造“海滨工业商贸城市,以工业为主,兼营农渔牧业、旅游业、商业、综合发展”的方针,并制定了“外引内联与自办相结合,以外引为主”的工业发展思路。
    上世纪90年代初,当珠三角其他城市通过引进传统制造业陆续实现经济起飞之际,珠海重新定位为“花园式海滨工业商贸城市或高科技城市”,试图引进高价值、低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完成跨越发展。
    有学者指出,由于没有匹配的大学、人才、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支撑,其结果是高科技企业没能形成规模,又错过了“三来一补”加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
    这一时期,珠海不仅与深圳的差距越拉越大,还被东莞、佛山、中山等后起之秀赶超。
    其后,珠海又先后经历了“三基地一中心”、“工业西进、城市西拓”、“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等定位调整。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重心的多次变更,使得珠海一度被边缘化,在广东GDP排名中滑落至中流。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求解
    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重心的多次变更,使得珠海一度被边缘化 ,在 广 东G D P排名中滑落至中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珠海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处于爆发前夜的珠海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