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与客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瑞士模式 北欧模式 | 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 国外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
客家经济网   2015 年 4 月 26 日 14 时 12 分 45 秒  
来源: 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曹相东   2015-3-17 20:11:09

    随着东北振兴战略决策出台和逐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转型,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重点,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验。本文结合东北的实际情况,对东北地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问题做出基本研究,进而从四个方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问题予以解决。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担任着较重的全国工业品支援、增加就业、财政上缴等任务,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往经济发展的许多前提条件逐渐消失,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制约着东北地区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业严重滞后,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形成了“东北现象”,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力下降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工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亏损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亏损逐年增多,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差距逐年扩大。东北老工业基地GDP由改革开放初期占全国的14.3%下降到2004年的9.3%,2009年又下降到8.5%。虽然2012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总量已达到5.62万亿元,比2002年1.22万亿元翻了两番还多,但工业发展还存在创新和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
    2.优势产业风光不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
  (1)资源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大量开采和粗放使用,东北的煤炭、黑色金属、石油、木材等原材料和资源储存量日益减少,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工业陷入困境。
  (2)产业竞争力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竞争力呈下降趋势,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外,其余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下,市场日益萎缩。
    3.一批国有企业倒闭,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国有企业机制转换滞后,产业结构老化,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下岗人员显著增加。与此相伴随的是东北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下降,城镇化进程放慢,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4.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1)产业调整缓慢,新型产业比重过低,经过20多年的改造调整,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仍未有较大的改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比重较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调整带动作用。
  (2)从产品结构看,产品以复杂产品制造与初级加工并重,最终产品少、中间产品多为主要特点。
  (3)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比重过高,分布战线过长,布局不合理。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差。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状况来看,多年来,老工业基地只产出,而没有投入,改造、转型具有紧迫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中建立起来的,机器设备老化,产出投入比较低,这些设备急需更新。其中有许多矿业型或者原材料型的工业基地,例如大庆、抚顺等,多数企业的运行都是以煤炭、石油等资源为支撑的,现在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这也迫切要求它们进行转型。
  (一)均衡发展战略的要求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刚过去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仍然强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原材料,为青岛、上海等地区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如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了,而包括辽宁等地区在内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却衰退了。要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必须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问题,来促进其经济发展,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众多方面的需求。
  (二)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强调要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不是一两个城市或者一两个地区的发展所能带动的,而是经济整体实力的加强。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远不如许多发达城市,所以要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就要改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落后状态,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东北地区只有通过经济转型,培育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扶持弱小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和优化,才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解决的需要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积累,并且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东北地区结构性、体制性问题长期存在,并逐步积累,日益突出。只有实施经济转型,提升产业、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兴产业,才能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经济实现更新更高层的增长。
  (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
    经济发展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包括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环境污染严重、市场体制单一、文化程度较低、社会问题突出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要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必须从经济转型方面着手,逐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有利条件
    1.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有很多重工业企业,如机车、机床制造等,相应的又有很多技术型人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为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条件。经济、产业、科技全球化也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2.东北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和调整结构,许多矿业型城市已经解体,它们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这些企业可以向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并起到引领作用。
    3.工业区是由企业集聚而成,所占面积较小,多个企业相对集中,具有良好的互补优势。大多数企业建在大江、大河、大海沿岸,拥有便利的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条件,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4.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提供了机遇。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1.东北地区资源大城市较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体,产业所有制形式单一。综合服务功能缺损,从而使传统产业的退出受到阻碍。另外资源性产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强的特点,企业退出需要承担巨大的沉没成本。而且技改资金投入不足,融资困难,产融组合受阻。
    2.东北地区劳动力由于长期受“高就业、低工资、低效率”就业制度的影响,企业职工不愿意接受再就业学习培训,对新知识的接收缓慢,影响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国企比重过高,缺乏创新和活力。
    3.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许多企业转产、兼并或破产,下岗职工增加,企业负担能力过重,竞争能力不强。失业保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完善的失业保险体系,不能做好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无法缓解失业压力,无法实现劳动力调整和经济转型。
    4.目前东北地区人口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科技人才的引进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运转,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结构较为单一。加上城市发展缓慢,不具备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优势,大量人口外迁,而外地人才又因为环境、发展潜力的原因不愿意迁入。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对策
    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是必要条件,是必要途径。对于落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传统产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必须实行经济的转型,才能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兼顾等原则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着手促进经济的整体转型,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铁路、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物流、资金流等服务业建设,全面增强老工业基地的整体功能。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努力扩大就业。另外,政府应出台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信贷,从而刺激居民消费。
  (二)大力发展教育,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提高矿业城市科技含量。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做大做强企业的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发达企业的研发设计机构和知名品牌。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集聚企业的创新因素,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用多种手段鼓励在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利用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千方百计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高端人才。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接替产业
    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达到低消耗、高效率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目的。把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业、兼并重组等作为调整的主要方向。经济结构应加快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加快向低能耗、高效益的服务业转变。加强农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机械化、高效化,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推行差异化产品发展战略,研发和生产有差别的特色产品,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装备工业基地加大开发新型农业装备、环保装备和高新技术装备。石化工业基地发展塑料加工、化纤加工和生物化工等行业。能源工业基地加大电网建设,发展特色食品、医疗设备等行业。充分挖掘工业增长潜力,发挥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引进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用市场经济方法,拓宽融资渠道。用引导国外资本和国内法人资本、设立专项基金等方法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扩大开放,加大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改善地方政策法规,营造吸引国内外人才和资金的良好环境,争取外界帮助和支持。另外要全方位提高外贸竞争力,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增加海外投资,带动地质勘探设备、资源开发设备和技术劳务的出口。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由此带动区域内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
    结语
    经济转型是东北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只有成功的实现经济转型,才可以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快速与世界接轨,摆脱老工业基地的落后局面,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身优势,加之实行自主创新战略,东北地区一定能成功的完成经济转型,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展望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定能重振雄威,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维.东北振兴 走过十年[J] .东北之窗 2013,7(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J]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4(1)

    [3]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3(1)

    [4]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