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与客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瑞士模式 北欧模式 | 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 国外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珠海之惑:20年6次定位调整,3次大争论贯穿始终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20 日 18 时 49 分 11 秒  
来源: 南方都市报网络版   2008-9-17 12:58:00
    珠海市委书记邓维龙:珠海遍地是金,但只是金沙,还不是黄金。制约珠海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是交通问题,在未来5-10年间,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去努力,我们不光在经济总量上能够再造一个深圳,而且会走出更好的发展模式。有特区这块招牌,对我们当政者就有压力。
    没有哪个城市能像珠海那样,同时是一座最美的城市、也是最富争议性的城市。有人说,珠海本可以成为全中国最令人向往的美丽海滨城市,如果她坚守“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则的话。1993年新华社首次评选全国十大新闻人物,第一名是邓小平,第二名就是前任珠海主政官梁广大。然而正是在这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珠海人被自豪感和挫折感来回拉锯式地折磨着——
  六次定位
  1980年珠海特区建立之初,珠海给自己的城市定位为:建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成为吸引港澳客人的旅游区,新型边防城市。1984年1月,珠海调整了这一定位,提出打造“海滨工业商贸城市,以工业为主、兼营农牧渔业、旅游业、商业、综合发展”的新定位,但工业发展受到交通不便的制约,并没有像深圳那样吸引到大量的香港迁移北上的制造业。
  1988年,珠海再次将城市定位修正为:“花园式海滨工业商贸城市或高科技城市”。一个“或”字道出了珠海的犹豫不决。
  1992年的首次“科技重奖”之后,珠海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作为重点,严格限制兴办低附加值、高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94年全市工业企业2842家,比1993年减少了206家。
  1998年到2002年,珠海实施功能区战略、园区战略,似是“调转船头”大搞工业。1998年底,珠海城市定位继续调整:大办“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构筑“实业旺市、科教兴市、环境强市”三大发展平台。
  2000年,省委省政府在珠海召开现场办公会,确立了珠海“三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定位:“把珠海建设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南方都市报》当时对此评论说:由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给一个城市定位这个情况是不多见的。
  2003年珠海市新的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上报时,省里将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后在国务院的批复中,珠海被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在一系列的调整中,珠海东西二元化的城市格局已经成型,工业的重心在西边,行政及文化中心在东边。
  西区战略的命运工程
  1988年底,珠海市委决定开发西区。全区海陆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47.6平方公里,约占珠海全市陆地面积的三成。
  当时开发珠海西区,有其战略意图:一是拓展珠海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通过在珠海西区建设港口、机场,重塑珠海形象;三是以港口带全局,改变珠海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整个90年代上半叶,珠海在西区不断投入重大筹码,梁广大时期所谓珠海的几大“命运工程”,几乎都在西区展开:其一:珠海机场。迄今为止没有人对其总投资额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地方政府提供的数字是近40亿元,在最初兴建时说是19亿元,中山大学的一位学者则断言在60亿-80亿元之间。1998年,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仅达其设计能力的7%左右。而原本的国际机场定位,由于迄今为止国际客货运均未能在中央拿到经营资格而不了了之。
  其二,广珠高速公路。珠海机场一直很难顺利赢得相邻的中山、江门等地的客源,其中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广珠高速公路迟迟未能建成。作为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线从广州经番禺、中山至珠海,西线经顺德、中山至珠海。
  其三,珠海港。在珠海原来的“一港带全局”的西区开发战略中,位于高栏岛的珠海港承担了龙头的角色。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命运工程如今一个个建成之后,西区仍然面临着空有骨架而无法填充血肉的窘境。即便广珠铁路、广珠高速公路均建成通车,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源及货源,珠海机场和珠海港又如何发挥作用?
  在此期间,广州机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已完成了对区域市场的竞争布局与市场分割,珠三角路网系统的完备和未来轻轨体系的建成,将使得珠三角西岸的客源和货源尽皆流向两大机场和香港、深圳、广州三大集装箱港。珠再抢回中山、江门等地的货源、客源,难度已大为增加。
  1996年梁广大去职后,接任者黄龙云对西区战略有一个修正,珠海高新区形成了“四园一海岸”的发展格局,发展重心向唐家一带偏移。
  2003年以来,珠海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结构调整发生大变化,重工业首次超过轻工业,西部地区成为工业发展龙头。
  珠海整合西岸?
  有人说,珠海本可以成为全中国最令人向往的美丽海滨城市,如果她坚守“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则的话——都是珠三角西岸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害了她。
  珠海迄今为止的经济总量在西岸四个地级市中差不多是最小的,小马拉大车拉不动不说,别人也不会服从其领袖角色。2007年,珠海市的GDP为886.8亿元,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8亿元,而同期深圳市分别为6765.4亿元、1.5万亿元、658亿元,东莞为3151亿元、6650亿元、186亿元,南海为1231亿元、2855亿元、63亿元,顺德为1279.3亿元、3244.2亿元、68.4亿元。其中南海、顺德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不排除是撤市设区导致的结果。
  1999年的时候,珠海又有两件新闻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一件是珠海不再定位于大城市,那时刚完成的《珠海市城市整体规划1999-2020专题报告》宣布,珠海将定位一个具有高质量建筑环境的中等城市,另一件事是珠海不再坚持建设珠海大学。
  有人说珠海又回到了珠海,是一种战略的全面收缩——珠海更现实的目标是想办法怎样尽快提升自己的经济增长,提高市民的收入。
  某种意义上说,珠三角两岸过去10年演变的最有意思的结果,是西岸沦为东岸的附属经济体——如果广州不算在西岸范畴之内的话。
  西岸是否必须有一个区域的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是否必然是珠海?有人建议,广东省将珠海、中山两市合并,打造西岸的经济中心和龙头。这个话题在珠西地区是一个争吵多年、永远激烈的话题。佛山整合的经验教训,对珠西地区有足够的借鉴价值。
  ■新闻纵横
  3轮争论与20年选择题
  在珠海,关于是工业还是非工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争论,至少充斥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间至少有三轮大的讨论。
  第一轮自是前文提到的在80年代中期,珠海即面临旅游业和工业何者为第一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在90年中后期,珠海人再次就何者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展开争论。当时正值香港的制造业向珠三角转移基本完成,加工贸易产业在深圳又面临着必须迁移出去的抉择。珠海的此波争论其实关系着珠海能否抓住这两波产业机会的关键问题。在此次大讨论中,旅游业彻底从珠海第一主导产业的备选项中被剔除,“工业立市”的原则在珠海已经确立。
  自2002年以来,珠海对石化工业的兴趣日渐浓厚——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孰为主导的争论再起。高新技术产业论者认为珠海这样美丽的城市应该是发展高端产业的地方。重化工业论者则强调只有大工业才是珠海立市可以依靠的力量;珠海有发展临港大工业的天然条件,如果弃而不用,实在可惜。
  此间,原本珠海西区的几项命运工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广珠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先后通车,广珠铁路也再次复工,珠海港的疏港运输体系初具规模。
  PTA项目的投资给了重化工业论者一剂强心针。该项目三期工程完工后,它将成为中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三期总投资17亿多美元,已是珠海最大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
  在2008年珠海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但是许多人对“浪漫之城、幸福珠海”变身成为一个工业中心,在心理上始终难以接受。
  2003年,珠海市新的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依据广东省有关决策,将城市定位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在国务院的批复中,珠海被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如何确保后一项国家定位能够落实且不被干扰?
  对地方政府来说,“无工不富”的原则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而且没有哪个沿海城市靠旅游业能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但为何珠海却屡屡掀起旅游和工业孰为主导的争论?无他,实在是珠海在整个广东具有太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条件,而且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珠海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形象并没有树立起来,但它作为一个休闲旅游城市的形象却深入人心。(编辑:郑彦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