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与客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瑞士模式 北欧模式 | 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 国外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与借鉴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6 日 14 时 29 分 18 秒  
来源: 中国网   2008-7-9 21:22:34

    曹晓峰  张天维  王丹

    曹晓峰,男,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

    张天维,男,在职博士研究生,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理论经济研究;

    王丹,女,辽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摘要:伴随中央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2006年,东北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快速发展,但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如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发达省份、内部合作机制仍未完全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艰难等等。今后要加强东北地区内部协调与合作、强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对接与融合,促进东北地区整体协调发展,同时要继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加快重点流域、行业和部门污染治理,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东北地区经济形势对策建议

    2006年,伴随中央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东北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振兴东北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2006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
    从2003年开始,东北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2006年达到了近十年以来的最高点,即19723亿元,同比增长13.5%,高出全国GDP增长率(10.7)2.8个百分点。其中,辽宁GDP达到9257.1亿元,同比增长13.8%;吉林GDP为4249.2亿元,同比增长15%;黑龙江GDP为6216.8亿元,同比增长12%;蒙东GDP为158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1%(见表1)。
    表1  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亿元,

    %  年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占全国比重

2000

46691019515031514097720098

2001

50331212035339013105435896

2002

5458223485436372114439495

2003

6002526620840574127219896

2004

667231220147506145446193

2005

80090136202755115171407887

2006

92571424926216819723186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略呈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9.6%下降到2006年的8.6%。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全国其他一些省份经济也是高速增长,并且其原来所占的比重大,目前的情况恰恰说明了正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才有效地阻止了东北地区经济大幅度下滑的趋势。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但第三产业仍然滞后
    2006年,东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总体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其中,吉林的第一产业相对发达,比全国水平高4.3个百分点;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的第二产业相对发达,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和6.0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从发展过程来看,辽宁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2004年47.7%增加到2006年的51%;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比2004年均提高了4.1个百分点。应该看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第三产业,这几年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相对滞后,只有吉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辽宁和黑龙江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表3)。
    表2 2000~2006年东北三省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单位:%

    年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107850213901213842913570109757443159

2001

10848494069201343343653114956133238

2002

108478414199435366115559326

2003

103483414194452354113572315

2004

112477411190466344111595294

2005

110494396173436391124539337

2006

105510385161444395118547335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表3  2006年东北三省三大产业构成与全国比较  单位:%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100118487395

    辽宁100105510385

    吉林100161444395

    黑龙江100118547335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明显增长,但增长趋势有所减缓
    2004年以来,东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6年达到10520.1亿元,同比增长37.4%,高出全国12.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6%提高到2006年的9.58%。蒙东5市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达到10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08%。这表明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效应显现、招商引资吸引力增强。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从2006年东北地区的投资走势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回落态势,表明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开始显现(见表4)。
    表4  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  年份  全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东北三省比上年增长  东北三省占全国比重

2000

329177126776035832627038—821

2001

372135142127017963630865142829

2002

434999160568342104623486129801

2003

555666207649691166242116208758

2004

70477429796116911430855795325792

2005

88773642004174111737376788376865

2006

109869856892595322358105201370958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4对外贸易增势旺盛,财政收入增幅平稳
    2006年,东北地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3.5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辽宁超额完成全年275亿美元的出口目标;进口200.7亿美元,增长14.2%。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形势均好于进口,机电产品出口增势明显,达99亿美元,占出口份额的33%。吉林实现进出口总额7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2%;黑龙江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增长30%,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点能源原材料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边境小额贸易增势稳定。蒙东5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增长加快。外商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在不断增强,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和国外劳务输出、工程总承包项目和收入均大幅度增加。
    东北地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817亿元、245亿元、387亿元,同比增长21%、18.3%、215%。蒙东5市地方财政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25.2%。
    5装备制造业振兴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2006年,东北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各省分别研究制定了有关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组织编制多项重大技术装备发展专项规划并予以实施,拟定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研究制定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主体范围的实施办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施行政府首购和定购。2006年,东北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利润增速远高于全国装备制造业。
    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一批关系到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哈大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长春-吉林城际铁路等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完成了对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审核,大连大窑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三期工程开始建设,沈阳地铁一号、二号线建设进展顺利,长春新机场建成投入运营,长白山、漠河、大庆等支线机场开工建设。
    6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沿海大开放建设步伐加速
    截至2006年底,辽宁85%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吉林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黑龙江省完成改制企业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6%。同时东北地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达51.8%、37%和37.6%。
    为了把潜在的区位优势尽快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东北地区提出了以沿海为通道谋求整体发展的新思路。辽宁正在进行沿海的“五点一线”大开放建设,黑龙江提出全省将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并把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东北东部地区铁路黑龙江段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吉林也在2006年初提出加强对外通道的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把全省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7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产品竞争能力有所提高
    2006年,东北地区按照“创新支撑、集群发展、轴心辐射、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加快了创新体系建设。在装备制造、原材料等优势产业和数控系统、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了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在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和组建联合研发中心,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和成长。通过以上政策的落实,目前东北地区机床高速加工、重大装备精密轴承、特大型变压器、汽车发动机和轿车,以及大型铸锻件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和一批国有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覆盖面继续扩大。2006年末,东北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96%。基本医疗保险继续推进,参保人数达到2043.4万人,比上年增长16.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确立,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广泛开展。2006年,东北地区共有386.2万人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人数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66.7万、80万和73万人,每人每年平均标准为853元、683元和683元。
    2006年,东北地区继续加大促进就业力度,推出了各项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措施: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对再就业人员减免工商税收;对大龄人群的再就业实施特殊扶助政策;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搞好再就业服务;实施新的就业技能普惠制培训等。
    9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中央给予的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东北支农投入持续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吉林为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大力推广玉米、水稻、大豆系列配套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新技术,通过启动中部城市引松供水、老龙口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四湖沟等重点大型水利工程,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强化8个方面的35条具体措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辽宁也增加资金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2006年,全省开展涉农收费项目清理和农民负担问题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总额达2.1亿元,人均减负9.49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现农民减负增收22.5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03.3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1343件,涉及金额1359.58万元。
    10自然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
    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吉林制定了《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关于落实〈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实施意见》;辽宁出台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黑龙江加大了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力度。
    加强了环境综合治理。2006年,东北三省普遍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东北三省在生态省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黑龙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4150万亩,实现产值400亿元。吉林重点扶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认证绿色农产品1301个,认证面积达2520万亩。辽宁实施了《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在全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
    加强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继续推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和松嫩平原沙地的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有明显好转。
    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发达省份
    2006年,虽然东北地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在全国各省份的排位情况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总体上居全国的中下游,只有辽宁略好一些(见表5)。
    2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2006年,东北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还是缘于产业结构现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构调整面临以下困难:国有经济比重依然偏大,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工业发展不均衡,效益低于全国水平;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效益较低。2006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9757亿元,列全部行业现价总产值第一位,比重占122%;受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05年和2006年该行业净亏损分别为1450亿和1929亿元。目前东北地区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其他行业盈利较低。
    表5  东北地区相关指标在全国的排名  单位:位 

    地区GDP  人均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辽宁省  881096  吉林省  2213191017  黑龙江省  1412251221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3外向型经济比重明显偏低
    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资虽然发展迅速,但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偏低。2006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12.2%,不及广东或山东一个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分别占全国的8.6%、1.1%和2.5%。2006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大幅度增长,但相对于全国而言,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进出口贸易总量较小,仅占全国的3.9%,不及广东省的1/3,与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86%的地位不相称。
    4内部合作机制仍未建立
    由于东北三省产业趋同性的缘故,三省各自为政的地方很多,区域经济合作不畅。现有的行政管辖体制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的重复建设,也影响了能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布局。虽然东北三省之间达成了一些战略联盟,但口头联盟比较多,各省实质上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行业布局协调、经济能量集聚、产业结构合理的理想状态。各省内产业结构雷同,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而且均出现了重化工业特征,还未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集聚,跨行政区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制目前尚没有形成。
    5资源与环境问题突显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在对全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如过去几十年,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粮食、木材、煤炭、石油等,且大量低价调往关内各省。有些资源是不能再生的,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产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任务。目前,东北有些地区仍延续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一些主要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6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东北地区失业率一直居全国首位。200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0%、4.2%、4.4%,仍高于全国平均4.1%的水平。同时,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虽然对GDP的增长贡献较多,但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的能力却较低。据统计,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0.5万个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1/3。2006年,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约有300万,此外每年还有近百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庞大的失业大军造成劳动力整体价格便宜,低收入群体较多,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产业后备军,这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很大的困难,是东北地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障碍之一。
    7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东北地区经济相对较强的有海城、瓦房店、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肇东、双城、延吉和德惠等少数县或县级市,还有相当大部分县、市、区的财政十分困难,村级债务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制约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这些县或市中,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发展较好的与较差的差距十分明显,有的指标甚至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8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两年,目前只是停留在各种社会力量帮扶、试点、规划制定、村容村貌等环境治理、道路修通等初级阶段水平,真正支撑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建设还没有形成生产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刚刚起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头两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实现还任重道远。
    9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配套措施不到位,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农民、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将会给东北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社会环境方面的压力。
    10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艰难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较多。由于长期积累的欠账较多,东北老工业基地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采煤区沉陷、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一)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重点领域

    1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
    东北地区要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优势,将其做大做强;要科学谋划支柱和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开拓新的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重点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和配套产业群;要着重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这些过程中,要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深度挖掘服务业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一是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统筹规划省际物流节点设施和物流通道,加快建设大连国际性物流中心,沈阳、长春、哈尔滨和通辽区域物流中心,打造东北地区综合物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投资信托、融资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东北地区信用担保体系,加快保险市场的培育、发展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三是鼓励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服务。同时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发挥冰雪、森林、草原、湿地、边境及工农业旅游方面的优势,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产品,发展森林旅游、草原旅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精品。五是大力发会展业,扩大展会规模,提升展会层次和水平,壮大会展经营主体,理顺会展业管理体制,推动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和集团化进程。
    3全方位扩大开放
    东北地区应更好地利用开放促进发展,在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同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的局面,提高利用内资的能力,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承揽国外制造业转移,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巩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加快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区。推动与周边国家在能源、原材料和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开发合作,建设好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和科技合作基地,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开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进出口通关改革业务试点,积极发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和跨国陆海联运国际贸易大通道,促进对俄、蒙、朝的路、港、口岸和经济合作区的建设。
    4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搞好规划,明确方向,制定目标,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的实施,避免盲目性。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方面,应重点建设松嫩、松辽平原专用玉米生产优势区、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和三江平原水稻优势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推进以中部平原为重点的肉蛋奶生产与加工精品畜牧带,以西部农牧交错带为依托的牛羊育肥基地,以滨洲沿线松嫩草原和蒙东草甸草原、优质人工草地和优质饲料基地为依托的大型现代化奶牛饲养和牛羊繁育区的精品畜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开发食用菌、人参等林牧名牌产品,建设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地区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及沿海优势水产品养殖、精深加工出口示范基地。同时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支农力度。按照现代公共财政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国家财政存量支出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发展和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大工作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工夫;要创新投资体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政府应发挥公共财政的调控作用,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建设好水、电、路灯公共基础设施;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逐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要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逐步纳入救助范围。
    5继续加大就业工作的力度和完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要建立健全就业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完善政策扶持机制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努力使“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要积极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并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加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1强化东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应作为一个整体,将振兴置于东北地区或整个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之中。目前,国务院已通过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这个规划弥补了东北地区缺乏一个综合性总体规划的不足,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认真贯彻落实这个规划,协调各省、部门、各地区制定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三省和蒙东地区应尽快构建跨行政区的公共平台和协作网络,建立四省区高层协调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鼓励跨区域的企业联合与重组,国家对跨区域资产重组企业的项目给予优先核准,优先安排扶持资金。
    2加快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对接与融合
    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的蒙东地区,在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区域经济上都与东北三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同一个经济发展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蒙东地区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资源接续地、重要生态防线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范围,有利于实现相互推进、共同发展。从发展趋势看,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将日益突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任务,要求通过区域统筹,加快蒙东与东北三省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获得最佳的区域整体效益和个体效益。同时,以蒙东纳入国家振兴东北地区规划范围为契机,改变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的经济总量偏小,与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偏低等。
   (三)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继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生态系统已经很脆弱,现阶段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的生态保护已是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把生态保护工作延伸至乡(镇)以至村(屯)等单位;要加快东北西部风沙干旱区域改造步伐,控制与治理沙化、碱化和退化;要对东部、北部地区,加强封育保护和荒山荒地治理,加快森林后备资源培育;要实施天然草场恢复和建设工程,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西部盐碱地治理,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重点开展三江平原现存湿地保护和松嫩平原湿地恢复;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恶化区的综合整治和搞好农村生态和矿山生态建设;要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大松花江流域、辽河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依法划定城市(县)生活饮用水地表和地下水源保护区,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有偿使用等。现阶段重点要搞好资源型城市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资源开采活动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发生,促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同时要实施一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建设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势头。
    2加快重点流域、行业和部门污染治理进程
    认真落实国家和各省提出的重点流域治理规划,特别是要加大对松花江和辽河的治理力度。根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治理项目86个,投资5039亿元;辽河流域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的治理力度。同时,要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和废水排放治理工程,使工业废水、粉尘、烟尘排放率大幅度降低。在对集中式城镇饮用水源地区划和简易划界立标的基础上,开展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对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单位逐一建立污染源管理档案。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和“安静”工程,使区域环境逐步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