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张一鸣: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没有延迟满足感造成的
客家经济网   2023 年 10 月 6 日 16 时 28 分 54 秒  
来源: 腾讯网 笔记侠   2023-10-4 21:30:00
  内容来源:本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责编| 若风排版| 五月
  第7737篇深度好文:4835字 | 12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不知道你是否有以下这些经历?
  年初立下“今年要减肥”的目标,但体重还是继续增加;
  月初立下“这个月要多拿10份单子”的豪言壮语,但还是没有做到;
  立下“我要考上理想的学校”,结果却经受不住游戏/电视剧的诱惑,次次考试失利
  ……
  一次次的目标落空,本质上是因为我们被当下所诱惑,没有学会延迟满足感。
  就像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所说:“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延迟满足造成的。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张一鸣在大学时就践行了“延迟满足感”的理念,他自称“道德状元郎”,不玩游戏、不打牌、不看碟。在今日头条刚做起来时,包括腾讯在内,很多投资方带着诱人的条件找过来,要收购他,但都被他拒绝了。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今日头条在张一鸣的带领下,声名鹊起,而抖音的风靡,更是让字节跳动在一众互联网巨头前强势崛起。

  笔记侠“双节读书”专栏第六期,我们以“延迟满足感”为主题,以张一鸣推荐的《少有人走的路》为主,与大家一起修炼自律,走向心智成熟。


  一、延迟满足,是为了更多自由


  “延迟满足”概念,来自于作者沃尔特·米歇尔从1960年开始的一项名为“棉花糖实验”的儿童心理研究。研究人员会在被实验的孩子面前放一颗棉花糖,并告知他们如果可以在20分钟内忍住不吃,则会获得第二颗糖。
  而对这些儿童的跟踪观察显示,大部分可以坚持等到第二颗糖的孩子,后来的学业成绩更佳。他们的社交与认知能力更强,在面对挫折与压力时也比同龄人应对更为自如。到中年时,他们事业成功与家庭和睦的的比率也比那些不能坚持等待(低延迟)的人更高一些。
  这项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实验最终说明了一个问题:自我控制不是单纯靠坚持或者说 “不”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思维模式就是“延迟满足”。
  自控力虽然不能承诺成功和美好的未来,但很多时候能帮助我们做出艰难选择,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努力。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能在个人的长期发展中帮助我们内化目标、塑造人生价值观并建立逆境中的顽强抵抗力。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是坚定的“延迟满足”推崇者。他还专门发布了《少有人走的路》图片,解释什么是“延迟满足感”——简单来说,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


  二、极度自律的张一鸣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开篇就谈到:人生苦难重重。而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一鸣是如何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利用延迟满足感的。
  1.工作不分你我,做事不分边界
  2005年,张一鸣大学毕业,开始北漂,他经历了失败的创业项目后,加入了刚创业不久的在线旅游网站酷讯。他从一个普通工程师做起,在工作第二年就开始管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的后端技术。2007年时,他已经是酷讯的技术委员会主席。
  在一次分享演讲中,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
  他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迅速升迁,得益于自己的2个特质:
  第一,工作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第二,做事不设边界。
  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
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但是,做更多事情,让我得到很大的锻炼: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做公司很有帮助;跟销售总监见客户的经历,对我组建今日头条的销售团队很有帮助。
  再举个反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
  他在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愿意主动做更多,得到更多的锻炼,而不是去斤斤计较“这是不是我该做的事情。”
  2.不满足当下,有更高的目标
  张一鸣的大学同学有不少技术、成绩都比他好。
  毕业后,有的同学加入银行 IT 部门,只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但10年过去,张一鸣再谈到他们,却说,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后来,张一鸣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
  但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
  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而延迟满足感,会让你有更高的目标,定更高的标准,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3.用算法调试自我
  头条有一位高管,只用了两个字形容张一鸣——“恐怖”。
  在张一鸣眼里,自己就是一台行走的精密机器,无论是行为、还是情绪,都可以被调试优化:
  他觉得睡觉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但因为身体需要,他又会保证自己每天必须睡足7个小时,将自己调试到最佳状态。
  谈恋爱需要最优解:如果世界上适合我的人有2万个,我只要找到这两万分之一就可以了。在可接受范围的近似最优解。
  他的情绪可以设计,并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工作中极其克制,几乎没有情绪波动。遇到问题,他最激烈的情绪表达不过是“怎么会是这样”。
  他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经过反复实验后发现效果不佳,就优化to do list。发现bug,立刻调整实验方向,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
  “延迟满足感”是张一鸣推崇的准则:“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后延迟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缓冲。”
  每个人一生都面临无数选择:从谈恋爱到找停车位,从高考报志愿,到菜场买鸡蛋,选择一直在向边。什么时候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命运、困惑茫然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在做决策时,张一鸣总是会通过一系列参数选择,将问题归结为一个概率分布,然后去求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以求提前布局。
  2016年,新经济100人的李志刚问张一鸣:“三年多,你做了哪些关键决策,让今日头条从一亿美金,做到了百亿美金?”
  张一鸣回答说:“我觉得,大部分重要决策,我在创业之初头三个月就基本做完了。”
  2015年,张一鸣跟同事分享了2012年创业之初写过的一个PPT,团队发现头条的发展轨迹与当初的预估基本相同。算法量化、有限资源、择优而行,这一法则,被张一鸣运用的炉火纯青。
  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突然出现。
  2001年,张一鸣填报高考志愿,在选择大学上,他也曾犹豫。最后,他列出了五个参考维度:下雪、靠海、离家远、综合性大学、大城市。综合满足这些维度的学校,只有南开大学了。
  没有一点纠结,也没有和父母商量,就很容易决定了。
  10年后,在今日头条刚做起来时,巨头腾讯谈收购。对创业公司来说,创业—收购—套现,这是一条快速实现财富自由最理想路径。但张一鸣拒绝了,他有更大的目标,而不是成为腾讯的员工。
  一次次的决策过程,充分体现了张一鸣人生的特点:定下目标,选好参考维度、容忍底线,然后综合评分,得出最优解。计算得失得出答案后,不回头,不纠结,向前看。


  三、普通人如何修炼延迟满足感?


  1.习惯成自然
  既然延迟满足要求我们在挑战和诱惑面前坚定不移,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试着把这些积极的行为常态化。例如,每天刷牙洗脸就不需要毅力,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习惯了。
  2022年12月21日,更新了3652天的“罗胖60秒”落下帷幕,有人问罗振宇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说,“最根本的答案还是,把目标,转换成习惯。”
  起初实践这个方案会有些困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延迟满足”变得不再那么痛苦,甚至你开始沉迷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2.目标有层次,内在有驱动
  在走向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立一些里程碑目标。如果大目标的时间截止是在年底,我们现在就要拆分出这个月要达到什么,为此每周、每天要做什么。
  并且,完成一个小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奖励,从而建立一个正反馈的循环系统。
  这样,当你收到的正反馈越多,成就感越多,你的动力就越足,表现也会更好。
  稻盛和夫在《成功激情》一书中,提到了一句话:“心不唤物,物不至。”
  当你内心不极度渴望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不会发生。而你极度渴望,你才会有足够的自驱力,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就像张一鸣说的“你最终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虽然听起来有点唯心,但是强大的愿望确实非常重要。”
  3.不要拖延,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不要把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你今天的拖欠,都会成为将来的债务,你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如何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TDL(待办事项列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每天把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列,要事当先,并且思考它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做完,且做好这件事。
  每完成一件事,你就打一个勾,时刻提醒自己。万一真的没有完成,也要及时地复盘和思考,为什么没有完成?如何改进,并且精进?
  想都是困难,做都是办法。别拖延,在走向目标的道路上,干就对了。
  4.坚守长期主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身上都有短期主义的影子。更看重眼前的收益,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况且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临的当前压力或眼前诱惑越大,人的短视的一面就相对越容易被激活,人就越容易表现出短期主义的倾向。
  但就根本而言,短期行为表面看来是理性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其实恰恰是非理性的,因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明天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利益。
  从进化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短期行为只是基于生存的本能,长期主义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不管对个人还是对组织都是如此。
  是否具备这种未来的取向,以及未来取向的高低,其实也是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优秀的组织和平庸的组织之间的区别。

  

  结语


  人生,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当我们碰到痛苦和问题时,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直面它,而不是逃避。因为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
  一直以来,张一鸣都是这样做的。


  参考来源:

  1.《张一鸣: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的5个特质》,笔记侠;
  2.《能成事的人,都有强烈的目标感》,笔记侠;
  3.《张一鸣:那些逆袭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底层思维》,纯洁的微笑;
  4.《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
  5.《张一鸣: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插座APP。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客家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客家经济网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及文中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自行判断或核实。本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与客家经济网无关。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权属方与本网联系,我们将马上依法处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思想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炬!思想是指引正确航向的灯塔!向原创者致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