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
张一鸣:为什么BAT挖不走我们的人才? |
客家经济网 2018 年 3 月 13 日 17 时 11 分 26 秒 来源: 搜狐科技 2018-3-12 19:28:00 |
“一名优秀的CEO首先应该是优秀的HR。” 作 者:张一鸣 编 辑:程灵素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很多企业失败的时候,总说是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技术发展的变化等等,导致了失败,其实这都是瞎说,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都是因为你招的人不行。可见,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互联网圈的HR都清楚,想从今日头条挖人很难,包括BAT这些行业巨头,开出不错的条件,能从今日头条挖到的人才也是非常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说:"一名优秀的CEO首先应该是优秀的HR"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一鸣骨子里是一个执着于代码的程序员,擅于用最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普适、相对长期的只有人才,只有人才在公司起的作用是不变的。他也曾在多个场合的演讲中,谈到有关人才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整理出四个张一鸣曾经详细解答了的“有关大公司普遍关心的‘人’的问题”,看看他是如何选人、用人、留人的。 01 问题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业务愈发复杂,是不是应该更重流程?制度设定是不是越细致越好? 早期公司的业务应该都不复杂,因为最早公司只做产品、技术,不做市场、PR、媒体合作等等,所以业务很简单,但是公司成长之后业务就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招很多人,人才队伍就稀释了。这时混乱就开始出现,怎么办呢? 比较常见的是,提高公司的复杂度,增加流程和规则,通过流程的增加以防止出乱子、出问题。这是常规的解决思路,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实上会产生很大的损失。重流程之后,在公司做一件事就变慢了——很多大公司都是这样,公司会因为没有创新精神而被淘汰。 因为从制定规则的部门的角度来讲,为了少出问题,肯定会让流程和规则越细越好,但这会弱化很多最优解的可能。因为我们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弹性、灵活的,如果有很多限制,员工就会不想去找最优解。尤其当行业出现重大变化,而公司不能靠惯性前进的时候,累积的规则及流程制度是特别大的阻碍。 那是不是不需要流程了?这种情况更糟糕。有流程的公司往往不会乱,只是会变得很慢、很僵化,而没有流程规则的公司则会变得很乱。 比较好一些的方法是,提高人才的密度,增加有大局观、有好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也很全面的人才。 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极差,那么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详细。但是如果面对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就可以将规则定得很简单,简单成少数原则。大家照着原则而不是手把手的规则来配合,甚至只要知道目标,结合常识就可以行动。 一般最容易增加的是规则,因为规则总有公司可以参考。一般在行业相对稳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规则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行业里,规则固化了同事之间的配合方式,制约了灵活性,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的原因,因为公司业务成长起来,制定好规则后,公司靠惯性往前进,一旦遇到行业突然发生变化,需要内部做很大调整的时候,这些惯性反而成为了束缚。 我们认为,像今日头条所处的行业属于创新性行业,尤其在这几年会面临不断的挑战和变化,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减少规则,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适应业务的发展。 所以,公司成长业务增加,核心的关键是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我们公司把这个总结为“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有挑战的事其实就是复杂度不断增加的,需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做。 02 问题二:怎样防止员工被挖走?公司人才制度应该如何设置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并保证留存率? 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回报,包含短期回报长期回报;第二是成长,他在这个公司能得到成长;第三,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干起事来觉得有趣。 除此之外,核心还是有效的激励策略。 1.要提供最好的ROI(指投资回报率) 我们常看到一个词,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当成耗损的成本。尤其是比较节约的CEO会想,我很便宜的找到这个人,挺好的。但其实,如果拿美国对比,美国的人力成本特别贵,中国的人才去美国之后,也都会两倍三倍的待遇增加。中国、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是仍然是美国发展的最好。核心的原因是,美国通过配置优秀的人才有更好的回报,所以核心关键不是看成本,是看回报和产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这跟投资一样。所以我们一直跟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 我们主动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场薪酬在业内领先。当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但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2.回报要保持足够高的天花板,任何时候能吸引创造超级价值的顶级人才加入奋斗 我这一两年在面试时,常有候选人说,今日头条已经发展得比较久了,最好的加入时机错过了。我们觉得很郁闷,如果大一点的公司,好的人才都不加入而去选择创业公司,那后续的竞争力就有限了。 因为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权制度,给工程师很高比例的期权,但是你后来肯定给不出高的相对比例,因为人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期权不是最关键,期权无非是有可能获得超额的回报,有可能财务自由。所以核心其实是有没有提供超额回报,有没有让他有机会上一个台阶的回报。所以我们认为重点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上,所以我们跟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机会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 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非常高的,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我发现一个问题,前置的股票期权核心奖励的不是员工的业务能力,核心是奖励他们的投资能力,一个人的回报基本上取决于他在什么时候加入什么公司,要现金多还是要股票多。 可能业务非常好的人,他可能经济条件不够好,加入的时候要求多现金,后来即便他业务干得非常好,回报也会少很多。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其实非常鼓励,能够把更多的激励放到事后,放到年终,把更多的激励换成与个人贡献相关而不是与投资眼光相关。 3.公平理性按照岗位级别评定和绩效评估确定薪酬 我们做过统计,发现薪酬和表现相比,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溢价,熟人溢价,新人溢价,资历溢价等等。 所以头条内部,按岗位级别定月薪,岗位级别代表他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稳定产出,我们不让业务主管定薪酬,业务主管只定岗位,也不让他参考历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么样的,不让历史薪酬影响了岗位级别的评定。HR会根据岗位级别综合当前这个阶段的供求关系,竞争激烈程度给出offer。 03 问题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强调HR的重要性? 其实,一个CEO应该是优秀的HR,如果把公司当做一个产品,主要有三种输入,第一个是钱,资金输入;第二个是机会输入,信息输入,业界在发生什么,要有什么改变,这个考察CEO的判断;第三是人才输入。 公司的产出是利润,是服务,是产品,在输入跟输出之间,要取决于输入质量以及对输入的配置。你资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这部分是管理。输入和管理决定输出,在定了公司业务方向后,输入中最重要的是考虑人才的输入。 除了CEO要做HR之外,HR也要做好HR。行业的现状是HR的门槛低,我觉得,HR不仅是招聘,还是参与公司这个组织管理,协助CEO和业务主管进行招聘和人才的配置。其实要对公司,对组织能力有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甚至可以说,人力资源其实就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如果你准确理解你的业务目标,同时衍生出对你岗位的理解,并且你对业界的人才非常理解,其实业界的人才都是你的,因为人才都是流动的。 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正确理解人才的话,他的人才并不是他的。经常会出现一个情况,一个人在这个公司表现并没有很好,出去别的公司或者创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就说明他并不是你公司的人才,因为你没有正确理解从而使用。 如果给HR提一个很高的标准的话,我觉得要能写出《How Google Works》这样的书,如果HR不能对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动员产生效率有理解的话,只是做招聘等事务性的工作,其实离一个优秀的HR还非常远。 04 问题四:公司应该重视什么样的员工?优秀人才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可供识别? 我过去10年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10年过去,有的人依然保持很好的特质,就是“Stay young”,这种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 如果要总结他们相同的特质,我认为有五个特质: 1.有好奇心 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说一个负例,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 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2.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 比方说头条最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 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这些相关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你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3.不甘于平庸 我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觉得他应该能做得很好,但他却没有做到。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后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些事。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4.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 我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况始终不好。 他们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但也有我原来觉得不好的,却超出我的预期。这里我也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啊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10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把这个频道越做越好。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5.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 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盖了这一点。 比如当时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的公司。06、07年,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 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注:本文根据张一鸣演讲整理而成) 文章系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 |
相关报道
- [媒体报道] 张一鸣花90亿为马化腾试错 23.11.11
- [媒体报道] 张一鸣: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没有延迟满足感造成的 23.10.4
- [媒体报道] 张一鸣要抢李彦宏饭碗了 22.9.6
- [媒体报道] 张一鸣怎样跳出“增长的痛苦”? 21.2.25
- [媒体报道] TikTok有救了?拜登政府刚刚宣布:暂停禁令,无限期搁置! 21.2.11
- [媒体报道] 抖音入局支付圈:字节跳动两年收下四张金融牌照,业务野心或受新规约束 21.1.22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管理要尊重人性,CEO 要避免理性自负 | VC洞见 20.12.26
- [媒体报道] 张小龙大战张一鸣:一个用心 一个用脑 20.11.11
- [媒体报道] 抖音老板张一鸣:从小城青年到挣1100亿,只因做了这五点,第三点最关键 20.10.26
- [媒体报道] 特朗普对TikTok发出新威胁 华春莹配了张漫画回击 20.9.3
- [媒体报道] 字节跳动:将遵守技术进出口条例 处理相关业务 20.8.31
- [媒体报道] 中国调整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权威专家:建议字节跳动认真研究 20.8.29
- [媒体报道] 最后一搏:TikTok起诉特朗普政府“七宗罪”,能否“逆天改命”? 20.8.25
- [媒体报道] 抖音没有一哥 20.7.14
- [媒体报道] 为了狙击张一鸣,马化腾想让腾讯收下爱奇艺? 20.6.16
- [媒体报道] 政治打压? 美议员称TikTok侵犯儿童隐私还要进行调查 20.5.30
- [媒体报道] 挖巨头高管,招技术人才, 张一鸣加快“组装”国际团队 20.5.22
- [媒体报道] 字节跳动中国CEO换帅,张一鸣:像做产品一样做公司 20.4.2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爱将挂帅,字节跳动正式成立游戏部门:将推MOBA游戏 20.2.17
- [媒体报道] 产品经理那点小伎俩 全被地产商学走了 20.2.17
- [媒体报道] 点赞!龙岩这两名小伙子为防抗疫情捐款4亿元!! 20.2.6
- [媒体报道] 张一鸣加码游戏自研!收购AI游戏开发商深极智能与腾讯正面对垒 20.1.3
- [媒体报道] 抖音入局长视频后的129天:我们是否误会了字节的野心? 19.12.26
- [媒体报道] 张一鸣:每个逆袭的程序员,都具备的底层能力 19.12.20
- [媒体报道] 傅盛:国内今年最欣赏的CEO是张一鸣,执行力非常强、非常坚决 19.12.7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的CEO修炼法则:反惰怠、情绪化和自我强化 19.11.12
- [媒体报道] 《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最小入榜者29岁 19.9.21
- [媒体报道] 张一鸣杀回房地产 19.8.27
- [媒体报道] 被百度快手联合投资的知乎仍是张一鸣的心头好 19.8.13
- [媒体报道] 张一鸣做手机? 会重蹈锤子、美图、乐视的覆辙吗 19.6.8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看上了“直男第一社区”什么? 19.6.7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程维、王兴的全球战役 19.5.3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的2300个夜晚 19.5.2
- [媒体报道] 想"套住"更多员工?字节跳动年终奖变期权 19.4.11
- [媒体报道] 字节跳动开启期权换购 是上市前的狂欢? 19.4.11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阿里下一个敌人? 19.3.13
- [媒体报道] 抖音出海,会有哪些“罚单”隐患? 19.3.10
- [媒体报道] 抖音屏蔽腾讯游戏之谜 19.3.8
- [媒体报道] 谁能“杀死”今日头条 19.3.7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90亿收购大钟寺中坤广场 这笔收购划算么? 19.2.15
- [媒体报道] 是张小龙太克制,还是张一鸣太膨胀? 18.12.14
- [媒体报道] 陈林接棒张一鸣执掌今日头条 字节跳动进入IPO关键时刻? 18.11.21
- [媒体报道] 张一鸣的水逆之年 18.8.29
- [媒体报道] 抖音海外版被封禁 张一鸣头都大了 18.7.5
- [媒体报道] 张一鸣:字节跳动海外用户占比近20% 18.7.4
- [媒体报道] 挑战者张一鸣:一个技术男的BAT突围战 18.6.8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否认新一轮融资,张一鸣为何依然不想「二选一」? 18.5.23
- [媒体报道] 张一鸣马化腾隔空互怼 18.5.16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张一鸣:世界上的书,两类最值得读 18.3.29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张一鸣: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素质是同理心 18.3.27
- [媒体报道] 张一鸣:为什么BAT挖不走我们的人才? 18.3.12
- [媒体报道] 张一鸣:今日头条需承担社会责任 今年重点是全球化 18.3.11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终于有了“价值观”,靠“奶头乐”赚翻的张一鸣要从良了 18.3.10
- [媒体报道] 背靠BAT的爱优腾还在亏钱,今日头条还要往里挤,张一鸣有何依仗? 18.2.25
- >> 返回 [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