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商研究 >> 客家商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 王海波:人格的魅力 心灵的震撼——拜访田家炳先生纪实
客商研究
客家商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 客家商人的爱国爱乡观念与行为 | 客家商人的经营管理之道 | 客家商人失败案例 | 与客家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 客家商人的家庭教育、二代与后代 | 客商与潮商、广府商人、闽南商人、苏商、浙商、鲁商、徽商、晋商的比较研究 | 客家商人研究综述
王海波:人格的魅力 心灵的震撼——拜访田家炳先生纪实
客家经济网   2013 年 4 月 20 日 10 时 55 分 3 秒  
来源: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2012-3-2 11:02:27
    2011年10月10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在新加坡留学期间,根据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的安排,我陪同南大发展处张浩熏副主任一起专程赴香港,拜见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兴学重教的典范田家炳先生。此行给我以强烈的震撼,难以忘怀。
    因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我久闻田先生大名,他与香港著名人士李嘉诚、邵逸夫和台湾著名人士朱应龙先生因倾囊捐助中国大陆教育等社会事业而名闻全国。田家炳先生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同乡。他16岁因父亲去世而辍学,随后下南洋创业,先后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经营瓷土,做橡胶生意。32岁即成为名甲印尼的树胶大王。1958年,田先生为避印尼排华风潮和子女能接受良好的华文教育,举家移居人生地疏的香港,一切从零开始,凭着超凡的智慧、敢于冒险的勇气,填海造地,兴建厂房,投资塑胶薄膜业,结果获得巨大成功,积累了数十亿家财。


    善举:卖房贷款捐资助学传佳话


    受父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田家炳先生秉承“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世”的理想和“为民造福、普济众生”的慈善理念,一生钟情于慈善,大量捐资社会公益事业。1982年成立田家炳基金会,除只留辛苦维持的田氏化工厂给自己的子女经营外,他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拿出来奉献社会,先后为中国大陆31个省区和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等地捐出数十亿善款,仅为笔者所在的陕西省学校就捐了近2000万元。
    田家炳先生感人之处不仅仅是把毕生的精力和财富倾注于公益事业,更是他预捐财产、变卖物业、贷款捐资的惊世义举,至真至诚,感天动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先生的企业受到很大打击,但为了恪守捐资诺言,他毅然变卖了居住了37年、原值逾亿元、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的豪宅,得款5600万元全部捐给内地学校建设,而自己则租住到130多平米的公寓里。2004年,在比较集中为内地捐款、资金难以周转的情况下,他特向银行借款600万元捐助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协助两所大学争取政府配对资金,成为两校最感人的捐款。2005年,为了兑现捐款承诺,并进一步扩大捐资,他再度将13万平方米、高24层的田氏广场低于市价售出,得款3亿元捐给数10所大学和中学。如此豪情义举,感天动地。田家炳先生不是香港一级富豪,也不是捐款最多的一位,但人们公认他是捐出财产比例最高的人,他捐出毕生财产、变卖房产、贷款捐赠的义举,世上无人堪比。


    生活:一件西服穿了40年


    田家炳先生最感人之处还在于作为亿万富豪的他一生淡泊名利、非常节俭、处事低调、至真至诚。田家炳先生认为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他教育子女宁可实而不华,不求华而不实。他一生醉心慈善,不求回报。谁能相信,作为亿万富翁的田先生为社会捐出数十亿家财,而自己却过着非常简朴的平民生活,至今没有专车,平时出入选乘地铁、巴士,乘飞机只坐经济舱位,一件西服竟穿了40年,现已上下颜色不一。为了节约纸张,谢绝别人给他寄送贺卡,改发电子邮件等等。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完人、圣人能有几人?
    田家炳先生兴教助学、泽被华夏的感人事迹在整个华人世界产生强烈反响,大陆和港澳台等地不少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给予他数不清的荣誉。特别是1994年,在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的推荐下,国际小行星组织批准,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以纪念他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一崇高荣誉表达了国际社会对他感人事迹的高度评价。


    追求:倾力支持中国教育发展


    怀着非常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我们开始了这次难忘的拜访。10月10日上午9时,雨后的香港清爽宜人,我们如约来到坐落在九龙荔枝角道777号田氏企业中心。在香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中,这座20多层的大楼显得十分普通,一点没有想象中应有的那种浮华和气派。著名的田家炳基金会就在22楼办公。当我们乘电梯到基金会总部时,基金会干事萧开廷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走进田家炳基金会大厅,迎面就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上面有田老亲笔书写的“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个香港亿万富翁,对教育有如此远见卓识,而且倾其一生的精力和财产,身体力行自己神圣的诺言,对我这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共鸣。
 



作者与田家炳先生(右)合影



    不到5分钟,田家炳先生在其长子、田氏企业实际上的掌门人、田家炳基金会理事田庆先、长女田淑莲陪同下,准时来到会客厅接待我们,如此高的礼遇,令我既高兴又感动。只见田老穿着整齐的深色西装,精神矍铄,容光焕发,根本看不出是92岁高龄的老人。田老的长子和长女也是香港名流了,但看起来与父亲一样和蔼可亲、朴实无华。田老满面笑容,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刚一落座,就关切的问我们什么时候到的香港,住什么地方,习惯不习惯。张浩熏主任过去几次拜见过田老,说明了这次来意后,简要介绍了我的情况。看来田老事先已详细了解了我的情况。田庆先理事说,我父亲最近一直念叨你们要来,今天很高兴,一大早就起来等候你们。田老关切的问我在新加坡的学习情况,陕西省教育的情况。我向田老一一作了介绍,特别介绍了陕西3所大学田家炳基金会项目和4所田家炳中学建设情况,转达了陕西师生对田先生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在获悉南大安排我10月份拜见田家炳先生后,我就提前安排陕西省教育厅的同事专门收集田家炳基金会项目建设情况,精心编印了一本《大爱无言——陕西省田家炳基金会项目集》。当我将画册呈送田老时,老人家非常激动,仔细翻看,眼含泪花。我知道这不是因为画册编得有多好,是因为老人家为自己捐献的项目在祖国西部边远省份得到高度重视、落地生根、发挥效用而感动。


    感动:签名前练了好几遍


    这次拜见田家炳先生,除南大与田家炳基金会商谈继续合作的问题外,还有一项活动就是,根据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的推荐,田家炳基金会审核同意,我十分荣幸的获得田家炳基金会设在南大中国市长班的奖学金,成为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人。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田家炳先生非常重视教育、自己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缘故。在基金会大厅,当张浩熏主任把经由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吴伟博士签署的荣誉证书呈请田老签字时,田老很高兴,特意让秘书拿来一张废纸,连续练写了几次自己的名字,然后庄重的在荣誉证书上签署了田家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看到这位备受世人敬仰的92岁高龄的老人对一个中国内地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一个过去素不相识的晚辈如此厚爱,做事如此认真细致,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田家炳先生向作者颁发田家炳基金会奖学金荣誉证书


 
    话别:先生嘱托铭记心中


    见面后,我没有想到耄耋之年的田家炳先生头脑那么清楚,思维那么敏捷,普通话讲得那么好。他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形势非常难得,可以说在历史上是最好的时期。当然社会上还存在许多负面的风气,虽然自己年老力薄,但是希望尽自己的可能,与大家一起做点实事、感动民众,改变社会风气,让大家一起来关心整个国家发展。他十分动情的说,中国要改革,要发展,就需要人才,这就要靠你们这些教育界人士负起这个责任来。我之所以在南大设立奖学金,就是希望新加坡的大学尽可能多的培养中国国内的后起之秀,来搞好整个国家。田老朴实无华而富有远见的一席话令我深受感动,也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我说,在新加坡留学一年我收获很大,感受很多,田老的爱国情怀、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牢记田老的嘱托,首先做个好人,然后当个好官,给老百姓多做好事。张浩熏主任也动情地说,中国需要更多的像田老这样的实业家、慈善家。
    会谈之后,田家炳先生饶有兴趣的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展室,这里有国内外受捐单位和各界名流赠送的、被田老多次谢绝又不得不接受的纪念品,虽不奢华,但包含对田老精神和人格的敬仰。在展览室一角,悬挂一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仔细一看,是明代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田老高兴得像个小学生一样,让我考他,看他能不能背诵。见我稍有疑难之色,田老鼓励我说,你别客气,随便指。结果我随便指了三处,田老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准确无误,令我非常惊叹。后来我知道,田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教,孩提时代,父亲就让他每天背诵这个中国古代的治家之道、处世格言,其中的精髓早已镌刻在他的骨子里,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记忆如此之深就可想而知,实在令人敬佩。
    原定半个小时的会谈,不知不觉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告别的时刻到了,我们一再表示感谢,并请田老留步,保重身体。但老人家还是在长子、长女和箫开廷先生的陪同下把我们送到楼层电梯口,并挥手道别,令人动容。至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个身在香港的实业家、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老人,竟然能受到那么多人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称颂?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会有真正的人生价值?离开田氏企业中心大楼时,我频频回首,陷入深深的思索……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受中组部选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市长班”攻读公共管理硕士,这是作者在拜访田家炳先生后撰写的文章,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南大湖畔》专刊发表;文中小标题为本网编辑所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