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话 >> 其它方言综述 >> 余秋雨:上海话绝不可能消失 应该全力保护方言
客家话
客家话综述 | 其它方言综述
余秋雨:上海话绝不可能消失 应该全力保护方言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5 日 19 时 58 分 12 秒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2-16 10:40:00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太景气的文化市场,持续火爆沪上的周立波“海派清口”的逆势走高无疑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此,前晚悄然现身剧场观看演出的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指出:“周立波能将对城市生活的思考以这个城市独有的幽默语言表达出来,给予我们很大启发。”同时,余秋雨也强调:“周立波只是一个启发,绝不是终点。”
  笑话背后的社会思考
  “类似‘海派清口’这种‘一人之夜’的表演形式在国外早有先例,而且严格来说人类最早的娱乐活动就是以这种形式开始的。但在我们经过了各类戏剧表演的洗礼后,再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却也难度很高。”余秋雨表示,周立波的表演最难得是在笑话背后融入了社会思考,“他有一种客观的判断和选择,知道什么东西有幽默价值,有着现代都市型的市民幽默的发现能力和选择能力。”
  此外,周立波表演中采用的意识流的方法,也让余秋雨很赞赏:“这些看似没有逻辑,其实却是摆脱了连贯的情节和完整的故事、摆脱了舞台搭档和演出的主题后,将他的自由传递给欣赏者。”
  寻找城市文化差异性
  滑稽戏等上海的本土文化始终难登春晚舞台,一直是许多人的遗憾,对此,余秋雨倒是不以为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并非一定要所有人都能听懂或是接受的才是好的。”
  余秋雨认为,在文化发展到一定时候,每座城市都要寻找自己城市文明的生态话语,“用我们的话语系统挖掘我们的快乐、挖掘我们的幽默、挖掘我们的智慧,周立波在这方面是个很好的探索者。”
  周立波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周立波这场名为《笑侃三十年》的“海派清口专场”尽管现场“笑果”出众,但受众群大多是中年观众,部分70后、80后的年轻观众对于表演中的部分笑料甚无共鸣。
  对此,余秋雨也直言:“周立波的笑话表现的大多是他那个时代的上海,要深得80后、90后之心恐怕困难。”不过,余秋雨表示“这很正常”:“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只是一种启发,他绝不是终点,年轻人应当去思考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
  上海话肯定不会消失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让上海方言的使用率不断降低,有人甚至担心上海话会否就在不久的将来销声匿迹。对此,余秋雨称:“上海话本来就是没有根底的语言,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方言中有宁波、无锡、苏北等很多地方的用词。没有什么规范能够限制语言生态,语言会变迁是自然的。”他举例:“就连我这样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孩子,现在回过头去听宋美龄当年的采访录音,也都很费劲。”
  余秋雨强调,全力保护方言这一中华民族语言系统的珍宝是应该的,但没必要过多忧虑:“上海话绝不可能消失。但如果说将来我们的孩子可能会说出和我们不一样的上海话,那我是相信的,二三十年后肯定会有更加标准的上海话出现。” (来源:天天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