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 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 祝福与期许: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成立祝辞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世界客属青年大会 | 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 南洋客属总会 | 世界客屬總會(台湾) |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 | 泰国客属总会 | 印尼客属联谊总会 | 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 | 香港梅州社团总会 | 香港潮汕客属联谊总会 | 香港东源同乡会 | 香港连平联谊会 | 澳门客属社团聨合总会 | 世界赤溪客属总会 | 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 | 上海客家联谊会 | 河南客家联谊会 | 山东省客属联谊会 | 闽西客家联谊会 | 赣州市客家联谊会 | 深圳市琴江文化研究会 | 深圳市紫金山文化促进会 | 四川省仪陇县客家联谊会
祝福与期许: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成立祝辞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9 月 17 日 13 时 16 分 24 秒  
来源: 台灣時報   2001-6-14 13:19:03

教文(評)090-131號  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十四日 
June 14, 2001 
祝福與期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祝辭  
教育文化組副召集人趙麗雲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將在今天正式揭牌,開始運作。這個歷史上第一個以客家事務推展為主體的官方機構之設立,不僅是客家發展兩千多年來的一樁大事;對台灣現有四百多萬或全世界九千二百多萬客家人而言,也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件事情。本報恭逢其盛,除了向客屬同胞虔誠祝賀之外,也籍此機會對客家委員會的設置意義及未來的施政方針提出下述觀點與建議。 
台灣是個移民型的多元社會,各種不同的族群無論先來後到,為台灣帶來了多采多姿的文化風貌與旺盛的生命力。爰此,我國憲法乃明文保障多元文化的續存與發展。然而長久以來,客家族群在台灣社會中由於始終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在所謂新住民、閩南福佬,甚至西洋、東洋等強勢文化的擠壓、同化之下,遂漸漸產生族群的認同危機以及客家文化的萎縮現象。年青一輩客家子女在普遍缺乏學習、使用客語環境中,逐漸喪失了族群的自我意識,在公共場合可以講流利的國語或閩南語,甚至外語,但卻鮮少使用自己的母語∣客家話,因而常被形容為社會中的隱形人。根據學者研究發現,客語隱形化,進而導致客家文化流失的問題已相當嚴重,以雲林、嘉義及彰化一帶為例,在族群中可明確證明係客家人的居民已經充分福佬化,既不知道也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學者甚至警告,若再不積極保存客語,五十年後台灣恐怕再也聽不到客家話。為此,基於自我覺醒及對客家語言、文化、禮俗快速流失的深層焦慮,客家長老們乃於一九八七年發動還我母語及客家傳統文化的重建運動。經過十餘年的努力,雖然在各個縣市已分別成立相關的單位處理地方的客家事務,然而因為客家族群及文化的認同重建工作涉及教育、文化、產業、社會、政治等諸多面向,因此有識之士咸認有必要於中央政府層級成立專責單位,將客家事務予以制度化與法制化,俾利統合各地方之客家事務與擬訂整體客家政策。 
這個構想在客家社群間逐漸凝成共識,遂為亟欲吸納客屬民眾的各黨各派予以重視,列為政見。以二○○○年總統大選而言,包括現任總統陳水扁、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連戰、獨立候選人宋楚瑜、獨立候選人許信良,均曾提出客家政策,且多主張或支持成立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其中尤以當時擔任副總統的連戰先生在客家大老,曾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吳伯雄先生建議之下,表現最為積極,於去年二月即派請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負責著手規劃。其後,雖然連戰在三月十八日的總統大選中挫敗,卻仍堅持他對客家許下的諾言,指示行政院快馬加鞭。「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暫行組織規程」及「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組織條例」兩草案,遂於八十九年五月十一日奉行政院通過,並趕在五月十八日,連戰卸任之前急送立法院審議。由於各黨各派對本案原有共識,而目前立法委員仍以國民黨為多數,有了連戰主席的力挺,加上執政的民進黨也樂見陳水扁總統的競選支票兌現,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的立法工作遂空前順利,於今年五月四日三讀通過,五月十六日明令公布,訂於今天正式掛牌運作。 
展望未來,我們殷切期許客家委員會能一如當初設計的本意,對客家文化的振興與推動、客家語言存續及發展機制的建立、客家知識體系與資料庫的研發、優質客語教學環境的建制、客家話在傳播媒體資源的合理分配、客家特色產業的推廣與現代化、客家優秀人才的培養與拔擢、客家人形象的提昇、全球客家人的聯繫,以及促進台灣多元族群間的和諧、交流與合作等方面作出具體貢獻。 
今天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成立,代表的是客家歷史的新起點,本報謹致上滿懷的祝福,也深切期許:祝福客家委員會成立之後能順利提昇客家文化發展與族群存續的環境;從而強化台灣多元族群的相互尊重,俾具體落實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所謂「國家肯定多元文化」的精義,活化台灣的強勁生命力。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台灣時報90.06.14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