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闽南地区 >> 闽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 陈埭如何从福建知名穷镇成为晋江模式发源地
闽南地区
国内闽南籍亿万富豪 | 海外闽南籍亿万富豪 | 闽南商会 闽南地区的行业协会 世界闽商大会 闽南商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闽南商人在全国的投资 闽南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闽南商人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出路 闽南商人的地下金融与高利贷 | 闽南地区城市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闽南商人的国际化、闽南地区的外资 | 闽南商人研究 闽南商人精神 闽南商人失败案例 与闽南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闽南籍职业经理人 | 闽南地区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闽南地区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闽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 闽南地区科学技术 | 闽南地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 | 闽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 闽南籍经济学家 | 闽南籍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闽南地区交通、通讯、能源、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建设 | 闽南地区国有经济 闽南地区经济问题 闽南地区经济综述 | 闽南文化 闽南话 闽南地区教育 | 闽潮关系 闽客关系
陈埭如何从福建知名穷镇成为晋江模式发源地
客家经济网   2016 年 4 月 26 日 23 时 7 分 17 秒  
来源: 凤凰网资讯   2016-4-13 14:33:00
    核心提示:晋江模式发展于一个名叫陈埭的小镇,陈埭镇于1984年成为全省首个“亿元镇”,但实际上在1978年以前,陈埭是出了名的穷镇,人均年收入仅为52元。

 


陈埭 资料图



    凤凰卫视4月12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福建沿海历来有海上贸易的传统,又是侨乡,1986年费孝通来到福建省晋江县考察,发现在小小的县域经济之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费孝通由此提出了“晋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以及出自另一大侨乡广东省的珠江模式齐名,晋江模式发展于一个名叫陈埭的小镇,陈埭镇于1984年成为全省首个“亿元镇”,但实际上在1978年以前,陈埭是出了名的穷镇,人均年收入仅为52元,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埭镇才开始发挥侨乡的优势,利用闲钱、闲房、闲人这“三闲”起步创办企业,这种风潮随即在晋江全县推广开来,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最大困难之一往往是资金不足,而在晋江的许多乡镇,能带来侨汇收入的侨眷占到了总人口的60%以上,由于物资紧缺消费较少,一大部分侨汇成了“闲钱”,而侨眷就利用这笔“闲钱”兴建了大量的房产,后来不少“闲房”就成为了乡镇企业的厂房,“闲人”则与当时沿海普遍存在的,人多地少的问题有关,晋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来丰富,且不缺乏工业和副业的生产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晋江历来有经商传统,在当地交易市场中,既有侨眷的海外亲人寄来的领带香水等“洋货”也有从港澳台等地流入的小商品。


    据祖籍晋江的著名诗人舒婷回忆,在八十年代的晋江石狮镇上,“公开卖的是各种香港货,从丝袜、旧衣服、风油精到邓丽君的录音磁带,冷不丁就会被人神秘地拉进更潮湿更阴暗的青苔僻巷有人兜售走私来的家用电器”,为了将一地的“三闲”结合起来,晋江企业采取了联户集资股份合作的形式,并逐渐扩大规模,结合当地特定的资源和条件,形成了专业市场,如陈埭镇的鞋帽业,石狮镇的纺织业等等,同时晋江还与外商签订“三来一补”合同,承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此外晋江企业更向“洋货”取经,一方面仿制或者是改制出了更具价格优势的国产“洋货”,另一方面引进了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发展本地的产业。晋江模式下的乡镇企业一经起步,发展速度之快,甚至连当时名气最大的苏南模式都要甘拜下风,八十年代初石狮镇就成为全国乡镇中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而陈埭镇则成为了“中国鞋都”,其生产的鞋子不仅广销全国,更进入了欧美市场,1985年创汇超过了四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