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闽南地区 >> 闽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 泉州大步迈向万亿经济强市 活化基因做大海丝朋友圈
闽南地区
国内闽南籍亿万富豪 | 海外闽南籍亿万富豪 | 闽南商会 闽南地区的行业协会 世界闽商大会 闽南商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闽南商人在全国的投资 闽南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闽南商人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出路 闽南商人的地下金融与高利贷 | 闽南地区城市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闽南商人的国际化、闽南地区的外资 | 闽南商人研究 闽南商人精神 闽南商人失败案例 与闽南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闽南籍职业经理人 | 闽南地区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闽南地区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闽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 闽南地区科学技术 | 闽南地区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 | 闽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 闽南籍经济学家 | 闽南籍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闽南地区交通、通讯、能源、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建设 | 闽南地区国有经济 闽南地区经济问题 闽南地区经济综述 | 闽南文化 闽南话 闽南地区教育 | 闽潮关系 闽客关系
泉州大步迈向万亿经济强市 活化基因做大海丝朋友圈
客家经济网   2016 年 10 月 26 日 17 时 20 分 38 秒  
来源: 泉州网   2016-9-27 11:32:00

    昨日,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中共泉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过去五年,泉州经济总量保持全省首位,今年预计GDP达6600亿元,人均GDP达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7亿元;编制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建筑建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称号,再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成绩斐然。



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 (王柏峰 摄)



  展望未来五年,在国家政策的叠加效应、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创新转型的示范效应、海丝先行的开放效应,以及上下一心的同频效应影响下,我们有信心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有能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到2021年,全市GDP达近万亿元规模、年均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70亿元、年均增长6%,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2018年市定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而要实现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关键要落实好市委“十三五”发展决策部署,深化“五个泉州”战略,全力实施“两个打造”,推动“两个建设”,着力“六个提升”。

  万亿经济强市

  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抓紧服务业兴市不动摇,致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

  构筑现代产业版图,进一步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构筑百年根基产业,激扬“创一代”“创二代”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激扬专注专精的工匠精神,更好凸显泉州传统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国的典型示范。构筑产业创新高地。致力突破人才技术积累不足瓶颈,广泛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从模仿、跟踪向并行、领跑转变。 ——摘自《报告》

  >>解读1

  多个上百亿大项目将落户泉州


  泉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相关人士说,泉州已经连续17年经济总量居全省首位。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产业、项目等方面因素,泉州的企业中,民企五分天下有其四。不管是对民企、国企还是外企,泉州浓郁的安商亲商环境,让众多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地泉州。为了让企业安心,泉州出台多项政策,有了这些支撑,企业得到发展,项目得以落户、开工并投产。

  泉港、泉惠石化园区是中国石化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今年出台的《泉州市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提出,泉州市将把泉州石化基地打造成海峡西岸石化产业先导区,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临港石化基地。“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两大项目,即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福建联合石化炼油提级改造项目。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的现代有轨电车、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白濑水利工程、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泉厦漳城市联盟路等项目已经加快前期工作,有的已经开工。铁路、公路、高速、机场改扩建、港口等交通通道的搭建,以及随着泉州城市品位的提升,众多大的房产项目也纷纷落户泉州,为泉州经济发展贡献不小力量。放眼“十三五”,还有多个上百亿的大项目将落户泉州,包括晋华集成电路、中车泉州基地二期、中化二期等项目。

  >>解读2

  “泉州制造2025”以质取胜


  泉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市实施“泉州制造2025”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目前,已有13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一代工程,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30%。

  而且“泉州制造2025”坚持以质取胜。目前,全市拥有省政府质量奖企业4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0家;现有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14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寰球、匹克公司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为首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整体位居全国前列。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实现走在“中国制造2025”全国前列这一目标,泉州市确定了四大主攻方向:一是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争取到2019年,规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70%;二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鼓励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至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400亿元;三是强化高端创新人才、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四是突出全方位服务,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海丝重要门户城市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布局和福建省海丝核心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全力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

  把历史留给我们的海丝宝贵财富转化为城市的功能、特质、气场,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增强国际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能力,努力建成海丝沿线的综合通道。 ——摘自《报告》



泉州立足海丝起点,环湾向海发展,大步迈向万亿经济强市。 (潘登 摄)



  >>解读1

  活化基因复兴古港 做大海丝朋友圈


  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的响亮口号,并指出要活化海丝基因、加快全域聚合、复兴千年古港、做大海丝朋友圈。对此,泉州市文广新局表示,将做实海丝申遗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按时完成遗产点本体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力争201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作为海丝申遗牵头城市有9大项任务,明年2月1日前将把申遗文本正式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明年5月1日前完成所有的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2017年7、8月接待国际专家整体现场考察。

  与此同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与北京清华同衡设计研究院,目前已完成泉州12处海丝申遗遗产点的环境整治方案设计初步成果。接下来,有关方面将进一步明确遗产区、缓冲区的保护管理要求。

  复兴千年古港,做大海丝朋友圈,也是《报告》中提及的重要思路。泉州市海丝办介绍,泉州将适度超前、错位发展,着眼建设海丝国际枢纽港和国际邮轮港;调整优化港区功能,争取尽快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巩固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地位,扩大国际转运和港际合作,打造对接东盟和非洲的进出口基地。同时,泉州将继续加强侨台港澳交流,广泛联系侨领侨商侨亲、泉籍社团,拓展国际友城,为企业跨国投资、商事调解等牵线搭桥。

  >>解读2

  实施古城复兴计划 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要做足千年古城韵味,实施整体性保护、修缮式改造、家园式管理,推进古城保护‘六大工程’,塑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场景。”

  鲤城区文体新局相关人士介绍,鲤城将切实担负起古城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做足“留”的文章,按“更新保护、活化利用、彰显特色、传承文化”的思路,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形态升级、业态更新;做好西街、中山路、城南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激活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泉州市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泉州将通过推进“一城、两带、六集群”建设,精心策划启动项目,精确导入民宿、文创、美食和徒步游、民俗节庆等业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把泉州建成世界海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流营商 环境城市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要勇于自我革命,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决定性作用,彰显创业型城市形象。——摘自《报告》

  >>解读1

  构建三大金融体系 打造金融生态安全市


  “国家‘金改区’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民间融资管理等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运营……”郑书记报告中肯定了泉州市五年来在金融深化改革方面的成就。

  这些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着金融稳定发展,加快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改革路线清晰,国家金融体系改革力度加大,金融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业发展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格局;产业基础比较坚实,我市民营经济较发达,拥有“泉州经验”和“经济模式”,民营企业也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机遇期,这为金融业发展转型与改革创新奠定了基础。

  据泉州市金融工作局介绍,接下来泉州金改工作,将围绕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城市,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紧抓贯彻落实创新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断提升金融支持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力。

  将围绕构建“产业金融创新体系”、“民间金融示范体系”以及“海丝金融先行体系”三大金融体系,紧抓产业金融、小微金融、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区域资本市场以及对台对外合作金融7个重点领域,打造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金融资源集聚地和金融生态安全市。

  >>解读2

  三管齐下 提升行政服务软环境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李德雄认为,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对我市在行政服务软环境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简政放权,引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影响企业“开办、营运、结束退出”生命周期的10个领域、30余项指标入手,通过放宽投资市场准入,把泉州办成各项经济主体投资、发展的一方热土。

  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服务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减少审批事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

  三是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大厅与网上平台融合,建设国家级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大数据政务信息共享,努力做到“三个凡是”: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不需要到现场办理;凡是能通过共享的材料,不需要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检验的信息,其他部门不能要求重复提交,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让行政服务成为企业群众24小时不停歇的服务员。

 

    (记者 张素萍 陈小芬 麦彬彬 罗倩雯 李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