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家居家具制造业 | 家居家具零售业 | 木竹业 | 纸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包装业 | 医药和保健品业 医疗器械业 | 日用化工业 | 化工业 | 橡胶塑料业 | 玻璃与陶瓷业 | 酿酒业 | 食品饮料业 | 现代产业化农业与观光农业 | 饲料业 | 能源与节能业 | 旅游酒店娱乐业 | 酒店设备及用品业 | 饮食业 | 汽车制造业 | 汽车零售业 | 汽车零部件业 | 摩托车业 | 机械制造业 | 五金与金属制品业 | 矿产业 | 钢铁业金属材料业 | 纺织化纤印染服装业 | 皮革皮具鞋帽箱包业 | 玩具及孕婴幼童用品业 | 建筑与装饰业 园林工程业 | 建材业 | 房地产业 | 零售批发业 | 金融证券保险投资业 | 灯饰照明业 | 电子信息业 | 电子信息元器件与材料 | 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业 | 互联网产业 | 电气及自动控制业 | 安防产业 | 电器产业 | 钟表与精密仪器业 | 眼镜业 | 黄金珠宝业 | 美容美发业 | 家政等社会服务业 | 文化产业 | 教育产业 | 烟草产业 | 生物工程产业 | 客运与物流业 | 物资回收业 环境保护业 | 贸易业 | 多种行业
曾震宇:"没有实力就没有江湖地位"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1 月 2 日 15 时 40 分 48 秒  
来源: 梅州日报 撰文:李锦让   2009-7-31
    “做企业要高调,做人要低调”
    
  



    记:曾先生,接到采访您的任务,我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您的盛家家居连锁店遍布全国多个城市,但我查遍网络,却发现有关您个人的介绍很少。作为企业家,您的做事做人风格是怎样的?

    曾:做企业要高调,做人要低调。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原则。

    当然,人与人的做法不一样。有的企业家无论做企业还是做人都比较高调,这里有不可比的因素。我个人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企业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有一点点基础,但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仍属于艰苦创业阶段。没有实力,就没有江湖地位。所以,在个人行事方面我不事张扬,只想静下心来,把企业搞得更好一些。

    比方说做公益吧,要我捐钱盖大楼,经济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更愿意把钱投放在学校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及资助贫困生,或者通过开设“盛家定向人才培训班”的方式为学员的成长和就业作一些有益的辅导。
 
 


 
         大学时代的曾震宇



    “出人头地争口气——我创业的原动力”

    记:常言道“经历是一笔财富”。能否讲述一下您的个人经历?

    曾:说起来,我个人的早年经历有些坎坷。我父亲是一位教师,老牌大学生,双学士学位。他做人做学问都很好,也很有威望。母亲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父母生下四个子女,我排行老二。在我幼年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险些划为“右派”,被下放到梅县桃尧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母亲带着我们在蕉岭娘家艰难过活。从此,我们一年见不上父亲几次面。

    我母亲身体欠佳,在生产队干活很吃力,所以每到年终分东西时,我家总是分得最少也最差。有时家里一两个月都没有油煮菜,也没有米下锅,只能经常吃木薯,吃到酸心,脚也变得水肿。我清楚地记得,8岁时我就经常光着脚上山打柴草。那时候,无心上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落实了,我父亲从“干校”回到了梅城,之后,父亲以及家族里面的长辈反复对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劝导我用功读书,而自己也从那时候“开窍”了,以后成绩一直很好。那一年高考,成绩相当不错,进入重点本科线,但由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进了当时的嘉应师范专科学校(现“嘉应学院”)读书。

    早年充满挫折感的经历磨炼了我坚强、独立又有些反叛的个性,更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欲望。毕业后,我先后在梅州、顺德做了4年教师。1990年,我几经思考,决心摔破“铁饭碗”,下海到一家乡镇企业打工。

    说实在的,我在顺德做教师时,工资待遇并不差,而且比我刚下海在企业打工时的收入还要高。但我那时就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总觉得,与其让我“饿不死也吃不饱”,还不如趁年轻出来“搏一搏”。我从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做起,一直做到这个企业的销售负责人。我一面工作和学习经商知识,一面节衣缩食。1994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我跨出了人生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从化工涂料、家具制造做起,直到今天的香港盛家商业机构,我和家居产业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顾早年的经历,我可以说,一心想出人头地,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父亲和贫困的家庭争一口气,正是我创业的原动力!
 
 


 
         二○○七年三月,曾震宇与第三届盛家班成员亲切交谈。



    记:您如此看重家庭,那当事业与家庭发生冲突时,您会怎么处理?

    曾:我讲一件事吧。2005年9月17日的傍晚,我刚刚给顺德的员工上完《销售精英培训课程》,大家兴高采烈,聚在酒店联欢的时候,家妹从广州打来电话,说母亲在广州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快不行了,当时我才刚刚举起酒杯,听到这一晴天霹雳,悲伤的眼泪顿时流出来。但员工都以为我是喜极而泣,纷纷说要和我干一杯,我强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一桌一桌地和每一位员工干杯,没有吃一点饭菜,自己就开着车风驰电掣般从顺德赶到广州。我在电话中跟家人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母亲的生命。我从来没去过广州第三人民医院,但那天鬼使神差似的,我竟然没有走错路,径直驶到医院门口,然后猛冲到病房。可是我来迟了一步,一生坎坷的母亲没有见到她疼爱的儿子,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一晚,我的胃翻江倒海,头脑一片空白,内心彻底悲凉,这是我一生都无法释怀的时刻。我明白“自古忠孝难两全”的道理,只是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伤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

     “企业没有文化,就像人没有灵魂”

    记:我在翻阅“盛家”的资料时发现,您的企业相当注重企业文化,在公司理念、发展目标、人才标准等方面,都有相当精妙的论述。这些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曾:应该说,这些都是我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黄金法则。企业文化处处都能体现出企业家的个人色彩。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没有文化,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毂之车、无舵之船。

    在企业文化上,我们是独特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模仿。另外,“盛家”的企业文化很注重创新,比方说我们的人才标准,就不是传统上的德才兼备,而是在这基础上发展为“盛家人才七标准:德、才、性、美、勤、新、实”。德就是品德,员工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不可改变的前提;才就是才能,越有才能,担负的责任就越大;性就是性格,一个人只有好的性格,才能融入社会,融入到客户中去,不然纵有一身好功夫,却也只能败在“性格”二字上;美就是形象气质之美,我们从事家居行业的人,本身都不美的话,如何能欣赏家居之美,又怎能向客户介绍家居之美,当然这种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光有外在美是不够的;新就是创新和新知,我们鼓励任何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并且提供平台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实就是实干。做企业,就得强调实干,不能光说不练,要相信,一个行动胜过万千语言。

 
 


 
         曾震宇(右二)参加嘉应学院定向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培训开班典礼



    记:有人说“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市场,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服务”。如果自我评价,您认为“盛家”现在处于哪个层次?

    曾:我很欣赏你提到的这句话。家居产品是一个特殊商品,科技含量不算很高,但文化含量却很高。家具的款式、风格、选材、摆设、搭配等等,处处体现了家庭伦理,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体现了不同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

    我经常去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现他们对家居文化极为重视。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具很多时候还是缺少点东西,说白了就是只有“具”,没有“家”的感觉,只有“具”的冷冰冰、硬邦邦,没有“家”的浪漫、温馨。所以,我给企业的定位是,我们不是卖家具,而是卖家居文化,卖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既要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引导市场消费。

    因此,我的评价,盛家机构现在正处在做品牌、做市场与做文化、做标准的过渡阶段。当然,在做文化方面,我们还大有可为。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精神”

    记:我注意到,您在出席2009年的一次家居文化论坛时曾说,金融危机使国内家具市场明显滑坡,请问您如何带领“盛家”走出市场困局?

    曾:“盛家”信条里有一句话:“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精神”。面对危机,我个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重新洗牌机会,淘汰的都是一些没有实力、品质较差的企业,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当然会发展得更强大。所以,目前“盛家”不是收缩战线,而是逆势而上,一方面迅速“攻城掠地”,另一方面积极推出刺激消费、让利顾客的消费券。我们很有信心,困难难不倒“盛家”,只会让“盛家”更强大。因为我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记:有一句话不知您是否赞同:“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我想听听您的见解。

    曾:这话我基本赞同。但消费者有时和市场或产品是相互作用的。可以这样说吧,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走向,但反过来,市场的开发理念也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我认为中国大量需求实用的、大众化的板式生活家具,而并非高端的概念化的艺术家具。事实上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地区很多家庭,生活水平比中国现在而言应该是高得多,但是北欧很多人愿意用板式家具,甚至贴纸家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更多的板式生活家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广大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住套房的,而住豪宅的人只是占极少的一部分。

    “抱团取暖,不能只暖口不暖心”

    记:在目前的经济危机影响下,您认为家具行业应如何“抱团取暖”?

    曾:应该说,目前国内的情况是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在让利、销售商也在让利,但卖场业主却往往不见让利,而在提高租金。当前家具零售业的经营成本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卖场租金、人力资源成本、物流配送成本、营销推广成本。其中租金所占的经营成本比例非常大,往往很多时候是否赚钱就跟“租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卖场业主要拿出实际行动让利支持销售商,暖人,应该要暖心,而不是暖口。

    “宽严相济,‘盛家’的管理之道”

    记: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柔性管理。以“性善论”为假设前提,制度的设计以包容、鼓励、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另一种是刚性管理,以“性恶论”为假设前提,制度的设计以防止、惩戒、约束为手段,让员工被动服从。您的管理哲学是什么?

    曾:我更欣赏前一种管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盛家”的管理是这两种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宽严相济,这是“盛家”的管理之道。我们的公司很注重员工的忠诚度,不仅设立了“同心同德奖”,对老员工更是设立了“同根同心奖”。我们对每种类型的员工管理方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我要力争使他们在经济上、情感上、事业上,对“盛家”永远心向往之。

    “管理”这个词是冷的,但“文化”这个词是暖的。我希望在“盛家”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每位员工能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

    “我佩服曾宪梓先生,他做人做企业都很成功”

    记:您心目中有没有最佩服的人?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曾:我佩服曾宪梓先生,他爱国爱港爱乡,做人做企业都很成功,是我们客商的一位代表性人物。

    我个人的人生信条是八个字:一息尚存,定从吾好。我有时也会在网络上写一些文章,笔名是“行者曾”。人生充满变数,所以要享受成功的乐趣。员工跟着你干,是对你有信心,所以你要做好,不要让他们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创业路上荆棘丛生,不可能只有鲜花”

    记:您连续8年到嘉应学院等高等院校作创业教育专题报告,并设立香港盛家商业机构奖学、助学金。这说明您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关心。现在年轻人心气高,创业热情也高,但现实中,连工作都不好找。您能否给他们一些提醒?

    曾: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嘉应学院等学校开设“盛家定向人才培训班”,我个人还坚持到学校给学生讲课。一方面“嘉大”是我的母校,对她有浓厚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也不必讳言,这是“盛家”争夺人才的“提前介入”策略。所以于公于私,我都乐意对师弟师妹们传道授业。

    年轻人有冲劲,但心浮气躁,说得多做得少,这是通病。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所以我想:首先,在心理层面要有个调整。不要眼高手低,要先就业后择业。现在不是“一业定终身”的时代,先就业可以在经济上实现自食其力,然后还可获取宝贵的社会经验。年轻人当务之急是从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转化,再转化到企业人;其次,在技术层面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掌握社交礼仪,掌握公文写作,有可能的话再学一点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财务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实用知识。最后,我想提醒的是:创业路上荆棘丛生,不可能只有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