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籍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 独家专访张五常,他说――“张五常热”是咋回事
客家经济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 客家职业经理人 | 客家商会 | 世界客商大会 | 客商研究 | 客家千万富翁 | 客家小老板 |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 |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 客家地区重大基础建设 | 客家地区终极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适合客家地区终极发展的产业 | 客家城市经济 | 客家县域经济 | 客家镇域经济 | 客家富裕村与客家新农村建设 | 客家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 客家教育概要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 客家服饰 | 客家工艺品 | 客家音乐 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影视 客家舞蹈 客家山歌 客家戏曲 |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 网上客家商城 | 客家专家科技成果与客家富豪资本对接合作平台 | 客家媒体综述 | 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财富俱乐部 | 客家籍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独家专访张五常,他说――“张五常热”是咋回事
客家经济网   2002 年 5 月 9 日 20 时 7 分 15 秒  
来源: 晶报 记者 吴伟 黎勇/文   2002-5-7 23:41:14
      26日晚,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演讲完后,又携夫人苏锦玲女士一同来到一个名叫物质生活的书吧喝酒聊天。记者闻讯后随即与张教授的随行人员取得联系,希望能独家采访张教授。张教授听说《晶报》记者要来采访,爽快地答应了。 
  深夜11点半,记者依约赶到物质生活书吧时,满头卷白发的张五常教授和夫人苏锦玲女士以及几位朋友正在吧台上把酒畅谈。记者于是加入到他们当中,与张教授及其夫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起来。 

  张五常说,他对深圳很熟,经常到深圳来。平时则主要在香港,在家里写写文章。最近一两年退休以后,到内地来演讲得比较多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少走动。对近一两年内地涌起的“张五常热”,他自己也感到很奇怪。他说,“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很怕。” 

  不干涉子女对专业的选择 

  张教授的夫人苏女士,是张教授在北京、成都、广州等地演讲的粤语翻译。26日晚在深圳经济管理学院的演讲中,苏女士的表现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与张五常配合默契,常常张五常话一落地,她就翻译出来了,而且字正腔圆,铿锵有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就是张五常的夫人。坐在酒吧里时,她靠在张五常身边,说起话来则一边说一边笑,笑得无所顾忌,有时哈哈哈像个孩子,让周围的人都被她的快乐感染。 

  苏女士说,他们有两个孩子,都在美国,都不是小孩子了,但没有一个是学经济的,儿子在读博士学位,做的是基因研究。 

  张五常说,他们学什么是他们的自由,我不反对他们念经济,也不鼓励,随他们自己的喜好。 

  喜欢摄影和体育节目 

  在酒吧里聊天时,虽然苏女士也在一边翻译,但张五常有时也开始间或用普通话和我们交谈。张五常祖籍广东惠阳,生在香港,小时说过客家话。苏锦玲说,他(张五常)也会听、会讲普通话,但讲的时候要注意力集中才行,所以大型的演讲他都是用粤语,因为用普通话会打断他的思路。 

  张五常的专业虽然是经济学,但是他有着广泛的爱好。他曾和香港三位名摄影家一起出摄影集;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则让上海中国画院封为画师。他还做过生意,研究过古董,逃过荒。总之,经历奇特,人也奇特。 

  当得知来采访他的本报摄影记者曹红是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且认识他的老朋友简庆福时,他问:“你认识陈福临吗?”曹红说认识。张五常哈哈大笑着说:“简庆福是个坏人,陈福临是个好人。简庆福见到我天天骂我。”他说,他家里有几十部相机,什么牌子的都有,不过现在已经很久没用过了。他拿过曹红的相机仔细端详,说:“没见过这么重的数码相机。” 

  张五常告诉记者,他平常不看报纸,也很少看电视,不看新闻节目,连美国发生“9•11”这么重大的事件都是别人告诉他的。但他喜欢看体育节目,有时看一看NBA,有时也看高尔夫、网球比赛什么的。记者问他上次“老虎”来深圳他来看了没有,他说:“没有,门票太贵了!” 

  张五常喜欢喝酒,白酒洋酒都爱喝。苏锦玲说,特别是晚上写文章时,既要抽点烟,又要喝点酒,可以松弛一下。但问他酒量怎样,他说:“一般般。” 

  人多演讲起来才来劲 

  据说张五常演讲喜欢人多,越是到处挤满了人,他讲得越是起劲。记者向他“核实”,他说确实是这样,关键不是看有多大的地方,而是看那个地方的气氛;如果地方很小,但是来听的人挤得到处都是,就会很有兴致。他觉得26日晚的演讲不够来劲,因为没有看到多少站着的人、挤着的人。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张五常谈兴正浓,不断问记者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记者见时间已是凌晨一时,以为时间太晚张教授想急于回去休息,便想准备结束这次采访,没想到他见记者要收兵,便大声说道:“你看,你们这么老远跑来访问我不容易,而我也在这里等你们这么长时间,更不容易。就多聊一会吧。”说得我们都大笑起来。于是我们又面对面谈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