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临川神话(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上顿渡镇临川一中、临川二中)
临川一中神话 | 临川二中神话 | 临川神话综述
江西小镇50人考上北大清华 创“高考神话”(图)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4 月 13 日 13 时 13 分 24 秒  
来源: 法制晚报   2007-8-6 13:49:00

 

临川一中大门上方挂起了条幅,庆祝再一次创造“高考奇迹”

  

    江西临川两所中学 今年50人考上北大清华 占该省总数三分之一
  不凡成绩可追溯到1979年 江西小镇创“高考神话”近30年
  高升学率原因被传三种解析 当地教育界人士反驳“穷能出成绩”说法称与文化传承、尊师重教等有关


  历史上曾经诞生过王安石、汤显祖等名人的江西临川如今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当地的两所中学的成绩被媒体称为创造了“高考神话”:在今年的高考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这几乎占了这两所大学在江西省录取总数的三分之一。 
小镇的“高考神话”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一考成名”。
  在地理位置上,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同处于江西临川的上顿渡镇。
  对于小镇“高考奇迹”的原因,各方有着不同的解析,其中包括““应试教育”“题海战术”说法,但当地教育界人士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小镇中学
  北大清华考取50人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一个距离省城南昌市有110多公里路程的小镇,在今年夏天,和高考这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历史上,临川区(原为临川县)因为诞生过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名人而被称为“才子之乡”,如今,这个地区的成绩被更多人称为创造了“高考神话”。
  7月28日,法晚记者抵达了江西省临川区上顿渡镇,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镇,甚至找不出一家星级宾馆。“我们的特产是大学生!”蹬三轮车的车夫说,镇上几条街道两旁许多商店和餐馆的名字都以“才乡”“书香”之类词语命名。
  在地理位置上,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同处于江西临川的上顿渡镇。
  在临川一中的大门上方,醒目的条幅上写着:“热烈祝贺我校2007年高考38人录取清华、北大,3人录取香港、新加坡院校。”而刚进学校校门,迎面而来的是近两米高的宣传板,上面写满了考上大学学生的名字。
  事实上,学校不仅仅在本校宣传,同样以广告的形式把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名字登在了《抚州日报》、《江西日报》上,甚至连每个人的照片也登上了。“一个学校38人上清华、北大,恐怕只有北京个别中学能破这个纪录了!”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感叹说。
  同在上顿渡镇的临川二中,也有12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整个江西省今年考取清华和北大的大约有160人,我们两所学校几乎占了三份之一的份额。”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说。
  根据抚州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这两所中学今年参加高考的7731名考生中,考分上重点线人数超过了1700人,本科上线的人数超过了4000人。
  “一考成名”
  两班学生全被录取
  在过去的几年中,小镇的两所中学同样有不凡的成绩。在2006年、2005年、2004年,临川一中分别有24人、14人、12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06年高考中,临川二中有6人进入江西省文理科前十名。
  小镇的“高考神话”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一考成名”。“那一年,我们两个班的考生全部考上了大学,可谓一考成名!”临川二中行政办主任熊海水回忆。
  抚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虽然不敢肯定临川二中那一年高考生全部上大学的说法,但他表示,那年二中的“高考奇迹”是所谓“临川教育现象”的开始,这个奇迹一直广为流传。
  在临川当地流传着诸如“大学生之家”和“大学生之村”的说法。比如,临川河东乡农民武进兴有6个儿子,5个考上大学;而临川罗针乡朱家村全村总人口240人,拥有大专以上学生40名。
  超常数量的“少年大学生”也让当地人为之骄傲。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面向全国招生,录取的22名学生中就有5名来自临川一中。
  送子复读
  到处找关系写批条
  这个偏僻小镇的“高考神话”给高考落榜生或者不如意者带来了极大诱惑。
  尽管江西省的高招工作尚未结束,但是在临川一中,7月初仅仅三天时间来报名复读的学生就突破了1000人。“这个开局令我们也很意外,计划是招复读生1500人左右,但近一个月,前来报名的人还是源源不断!”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说。
  同样的局面也出现在临川二中。“今年高考成绩低于420分的我们基本上不要,一中对复读生也是限分的,400分以下要到我们这两所学校复读基本上不可能。”临川二中行政办主任熊海水说。
  7月31日,记者在临川一中的招待室看到,从各地赶来的家长挤在一起,手里拿着各路领导批字的纸条,等待着学校领导的出现。
  来自江西吉安遂川的一位姓刘的家长开车5个小时后赶到了这个小镇,为了能让孩子到临川一中复读,他通过关系找到抚州市一位副市长帮忙给学校领导打招呼。
  许多高分考生为了来年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目标,同样更愿意来到这个“考名校大户”的偏僻小镇复读。“今年高考上了二本线的复读生我们是不收学费的。”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说。
  在临川一中复读、今年高考以659分考取香港城市大学的陈吉翔说,去年在江西师大附中参加高考考了611分,但离清华大学录取线还是差了20分。
  决定复读后,家人领着他从南昌市坐车到临川一中考察,冲着学校考名牌大学多的优势,母亲领他到上顿渡镇的临川一中复读。
  “如果是本省的考生,就可以直接在这里报考!有限的资源情况我们当然更希望能考高分的学生来。”临川二中行政办主任熊海水表示。
  当地甚至有两所学校花钱买高分复读生的传闻。对此,抚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说,早就有这个说法,甚至有人举报到了教育部,但经过调查,这些谣言都是查无实据的。
  今年,临川一中对于该校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
  “临川现象”
  社会流传三种解析
  在当地,并没有多少人能对“临川教育现象”形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析。
  大部分当地居民认为,当地缺乏资源、经济较为落后激发了“家长苦教,孩子苦读,老师苦教”的现状,高考取得好成绩就不足为奇了,湖北黄冈和临川教育都很出名,而两个地方的经济状况也颇为类似。
  上顿渡镇政府办公室乐主任介绍,当地的城镇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在江西省来说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
  “不读书出去呆在临川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这是当地居民的观点。临川当地几乎找不出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
  另外一种解释是,到临川学习要比在其他学校学习紧张多了,大量的练习和考试将学生培养成了“考试高手”,这是临川“高考奇迹”最关键的原因,也是一种“应试教育”。
  更为神秘的解释是“风水说”。当地信风水的人士称,临川“上顿渡”,当地有赣江,崇仁江、抚河流向临川,在临川的北面汇合后入长江,入鄱阳湖,另外临川西北方等方向有环形山挡住西北风,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的说法,好的风水让临川人才辈出。
  当地认为
  尊师重教创造神话
  对于“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导致高考成绩超常的说法,抚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都进行了反驳。
  抚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说,今年临川一中有3名学生被香港和新加坡院校录取,事实上,这几所大学的录取不一定是要考试成绩最好的,而是要综合测评最好的。
  “哪个学生能打题海战术打到香港去?!”他说,包括临川一中在内的抚州一些学校在计算机、奥林匹克等各类竞赛中拿了大量的奖,也出了一些体育尖子及艺术人才,这些也充分说明是素质教育的结果。
  顾胜和还否认“穷是临川高考成绩超常”的原因,“比临川穷的地方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临川高考出成绩?”他分析说,临川高考超常的成绩和历史文化传承、政府民众支持教育、教师敬业等因素分不开。
  “当年,别的地方老师被打倒了,我们这里老百姓依然把老师当神一样看待!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都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学生上课用,90年代又自发捐款建了很多新校舍,政府也被民众的做法感动,从市到乡,都纷纷拨款修建新校舍。”顾胜和回忆说。
  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表示,目前现实是,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最好方式,其实每个学校都在追求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应该是素质教育体现的一方面,不能因为高考成绩好就认为是“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