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上海市(吴文化)
国内上海籍亿万富豪 | 海外上海籍亿万富豪 | 上海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上海经济问题 | 上海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上海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上海科技发展战略 | 上海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 | 上海经济国际化 上海外资 | 上海国有经济 | 上海私有经济 上海籍富豪研究 上海籍职业经理人 | 上海浦东开发 上海县域经济 上海富裕镇村 | 上海城市建设 上海总部经济 | 上海与长三角 上海与全国 | 上海的经济学家 | 上海的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上海强势政府 | 上海经济综述 | 上海历任市委书记市长访谈录 | 上海教育综述 | 吴文化——上海
俞正声寻找“新上海”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15 时 57 分 32 秒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7 15:30:02
    俞正声寻找“新上海”  
  “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当地的报纸这样评价  
  
  本报记者 张凤安 上海报道  
  
  无论是查找问题,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还是改变会风,进行低调摸底调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给上海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上海“强势政府”的发展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2007年年末,上海社科界人士收到一份来自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通知。
  这份名为《请专家为上海发展建言献策》的通知,开宗明义地说:最近,市委主要领导提出,上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重点是结合上海的实际,查找问题,找到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形成发展思路。
  通知罗列了目前上海面临的四个关键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和上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战略机遇和发展方向等。
  通知不仅语气恳切地希望专家们在查找上述四大问题“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还请专家们分析其中的难点、突破口,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位收到通知的专家嗅出了与往常完全不同的味道:“不是让你泛泛而谈”。
  实际上,去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已让上海各界明显感觉到了这样的氛围。
  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来上海不到两个月而召开的大会,被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视为“在上海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而这次会议,在讲成绩的同时,更多地是“找不足、思忧患、求奋进”。
  “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解放日报》激情满怀地说。
  这在不少上海地方官员看来,无异于一场“再定位”。
  
  新风
  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通知进一步带动了上海社科界思考上海发展定位的热情。
  而对于上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说,也在感受着另外一场“头脑风暴”。
  “现在区里开会,大家都不允许念稿子,限定时间,比如五分钟,或者十分钟,不能长篇大论,而要直接说问题。”上海市闵行区一位镇长告诉记者。
  按照一位上海市官员的说法,这种会风的小变化,是上海转变观念和树立新的行政风格的大变化。
  而在上海地方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俞书记刚来上海不久,就约见市局一位局长谈工作。最后被告知,不许带秘书,不许带稿子。谈话中,局长冒冷汗。门外的随同人员也很着急。最后俞正声告诉这位局长说,你说的数据和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具体算法呢,我给你算一遍。
  此后,上海各市委办局、各区县会风立即朝180度转弯:不带秘书、不带稿子,先说问题,再说解决办法。
  “一开始大家还不太适应,说着说着,甚至会闹出口误。但是现在,明显感受到新会风带来的效率,也锻炼了基层干部。”前述镇长如是感慨。
  变的不仅是会风。上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感受到了新的压力。
  一个例子是,2007年年底,晚上8点了,一位区委书记突然接到电话,说俞书记到你们区了,正在区委办公室等着,你们来汇报工作吧。
  而上海市政府另外一位干部则向记者说出了他的“新观察”:我每天都看《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但是关于俞书记的报道明显少多了,俞书记的公开调研报道也不多。
  显然,这位不喜欢警车开道,经常带着秘书坐专车悄悄到上海各区县考察调研的新任市委书记,给上海市干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查找问题,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还是改变会风,进行低调摸底调查,俞正声给上海党政干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发展新空间
  “这些年,上海虽有骄人成绩,但放下身段仔细比较,就会发现有许多方面不如外省市。”《解放日报》记载着参加上述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上海市委委员的发言,“安徽生产的具有自主品牌的奇瑞汽车;江西以创业带动就业,小额贷款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深圳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国领先……上海的高房价,已影响到高端人才的吸引和集聚……”
  而这同样引发了上海各界对以往“强势政府”发展模式的反思。
  “强势政府”,这是上海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经验。
  虽然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小政府、大社会”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浦东新区各级政府着力努力的方向,但此间仍不难看出“强势政府”的痕迹。
  比如,复旦大学的一份报告就说,从1994年到现在,在500多平方公里的浦东区域内,至少被注入了3000亿美元的投入。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资本来自国有。
  在上海继续建造“四个中心”的道路上,是根据已有“强势政府”的经验逻辑推进,还是如一些学者建议的,重建企业家精神,让企业主导?
  显然,上海正在努力寻找答案。虽然这是一个不容易解答的困惑。
  一个具有突破性的信号是,2007年5月2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所作的两万多字的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目标数字并不多,也因此备受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关于上海国资、民资的比例问题。
  “国资、外资、民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
  数字耐人寻味。
  而体现在技术路径上,可能是另外一个图景。现在上海大部分区县以及区县下面的镇,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招商团队,他们不仅到国外招商引资,也经常在区县书记、区县长的直接带队下,深入浙江、江苏招商引资。
  在这背后,有两个观点也一直被提及:上海的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制造业;再就是上海本身的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还未完成,特别是还未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分工关系,因此盲目反展服务业不可能实现城市真正的转型。
  这样的说法,在经济发展也不均衡的各区县之间,深受部分区县的欢迎。实际上,来自上海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着重强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左右。”
  这个比重,对于强力建设“四个中心”的大上海来说,站在长三角、长江流域和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这样一个视角来看,还要再度被提高。
  拿长三角来看,上海地区的生产服务业每增长1%,就能贡献长三角其他区域制造业0.9%的增长。这样一个测算,让江浙对上海更加期待。
  “如果上海主动向江浙表示,在一般性竞争产业不与他们竞争,那么江浙的金融资本等其他生产服务业就会放心进入上海。”一位来自浙江的专家更是遐想无限。
  从经验逻辑来看,这也是有先例的:浦东开发开放,最早撬起浦东经济发展的既不是外资,也不是上海本地资本,而是江浙资本。
  显然,对于上海来说,如何把自己发展放在长三角、长江、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方位下再定位,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气魄。
  而种种迹象显示,2007年10月27日到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正在逐渐开出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