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上海市(吴文化)
国内上海籍亿万富豪 | 海外上海籍亿万富豪 | 上海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上海经济问题 | 上海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上海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上海科技发展战略 | 上海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 | 上海经济国际化 上海外资 | 上海国有经济 | 上海私有经济 上海籍富豪研究 上海籍职业经理人 | 上海浦东开发 上海县域经济 上海富裕镇村 | 上海城市建设 上海总部经济 | 上海与长三角 上海与全国 | 上海的经济学家 | 上海的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上海强势政府 | 上海经济综述 | 上海历任市委书记市长访谈录 | 上海教育综述 | 吴文化——上海
上海重新审视融入长三角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15 时 47 分 45 秒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2-6 17:13:44
    本报记者 范利祥 上海报道
  
  韩正指出,上海要加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在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
  
  1月29日,在上海今年的“两会”召开期间,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专门参加了上海市政协“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专题讨论会。
  在会上,韩正一直在认真地做着笔记,发言不多。
  但韩正给与会者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如何在长三角联动发展上有所作为。
  针对这个问题,委员们发言出奇的热烈。“政协委员们抢着话筒表达自己的看法。”2月1日,一位政协委员告诉本报记者。
  处在转型关键时刻的上海,开始高调审视自己在长三角中的位置,并主动提出“融入长三角”。
  
  “融入长三角”
  安徽马鞍山市政府一位高层对上海的这次“两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上海这次高姿态地表示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他深有感触。
  早在2003年年底,急切渴望寻找发展平台的马鞍山就公开宣布,要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冲刺“第十七城市”。马鞍山市市长姚玉舟亲手把相关申请函交到了协调会办公室。
  “但费了几年功夫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上述马鞍山市官员2月1日告诉记者,“对于我们的申请,上海一直没有正式表过态。”
  实际上,不仅仅马鞍山,周边的其它省市,从上海在将近二十年的开发开放中推出的一系列举措中,感觉到的不是“辐射”带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压力。
  比如,2003年4月份,上海正式实施了《上海市出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俗称“173计划”),在所辖的嘉定、青浦、松江三区内划出一个总面积达173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从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入手,继续增强大上海的吸储力。
  由此,江浙沪展开了一轮招商引资大比拼。
  实际上,早在1990年4月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时,中央就已经对上海寄予厚望:强化上海的巨大辐射带动作用,使长江流域的最大产业密集带,在上海的带动下,实现迅速腾飞。
  上海市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上海以往的发展以“吸纳”即吸收外商和国内各省市在上海投资为主,“对长三角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一直没有体现出来”。
  但在本届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对于长三角的联动发展,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
  韩正在上海市政协的上述专题讨论会上指出,要加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在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
  
  “三个服务”背后的压力
  上海市一位人大代表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国家此前陆续给了上海大量的优惠性和功能性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资金筹措、市场准入以及审批权限等等。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刺激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海转向主动谋求与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发展,一方面是中央赋予上海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经陆续到期;另一方面,上海本身也承受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阵痛。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认为,目前,在发展模式上,上海正在加快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艰难过程。
  他表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上海的GDP、地方财政收入均出现大幅滑坡,“说明上海的不少支柱产业,对宏观调控非常敏感”。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而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上海也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到2002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50.6%。
  但上海市政协委员陈永亮认为,过去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偏重于自我发展、在本市发展,缺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市场合作精神,由此造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半径短、市场辐射面小,缺乏广阔市场的有力支撑,难以迅速发展壮大。
  现代服务业也因此成为上海经济结构中的一条“短腿”。
  “没有积极开拓的战略眼光和融入服务的市场胆略,也就不可能在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施展拳脚。”上海市政协委员张兆安说,如果上海能够提升“三个服务”(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功能,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本身的市场半径也将大为扩展,发展空间更加辽阔。
  
  区域合作大幕开启
  突破63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以长三角10万平方公里为腹地,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的这个渴望,同时让长三角那些渴望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看到了希望。
  前述马鞍山市官员表示,希望能在江浙沪的带动下,与上海实现互动发展。“离开长三角其它城市,上海就无法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实际上,在一些领域,上海已经与部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以外的地区,展开合作。
  去年,沪皖之间的能源开发合作项目———安徽淮南田集电厂、淮北平山电厂、马鞍山联合电厂纷纷正式动工。
  毗邻上海的安徽,将成为上海的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安徽也将因此获得加盟长三角的筹码。
  而韩正则希望上海能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综合服务功能,更加有所作为。
  他提出了这样几个构想:一,以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为重点,深化交通、科技、环保、能源、诚信、信息化等领域的专题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
  二,以航道、船舶、港口、航运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继续参与和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不仅如此,上海还将进一步加强同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鼓励上海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同时,积极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姜义华捏着政府工作报告说,上海要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考虑;只有在全国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上海的发展才有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