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 海内外累计公益捐款较大的客家富豪 >> 龙岩农家子弟成低调富豪 一举捐款10亿震惊世人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海内外累计公益捐款较大的客家富豪 | 海内外客家富人公益捐款综述
龙岩农家子弟成低调富豪 一举捐款10亿震惊世人
客家经济网   2017 年 2 月 22 日 18 时 42 分 7 秒  
来源: 腾讯网   2017-1-3 14:48:00

 

 

    2016年9月,熊新翔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捐资10.3亿的消息,一时刷爆了公众眼球。人们发现,这位低调的隐形富豪从未现身任何财富榜。他究竟是干什么的?经营着怎样的事业?又凭什么能刷新中国高校捐赠的最高纪录?

    砥砺人生

    1968年,熊新翔在福建龙岩市永定湖雷镇的农家出生。这里曾经是贫困落后的革命老区,也是举世闻名的客家人聚居地,乡亲们不甘穷困,纷纷出外打拼。于是每年正月初三,打工归来的“成功人士”聚在村中的大榕树下,当着全村人轮流吹嘘自己的“成功经历”,讲得好的还会引来村民的“股权投资”,成为人人艳羡、啧啧赞叹的偶像。

    儿时的熊新翔耳濡目染,在这种原始的“融资路演”中,埋下商业意识的种子。后来他发现,即便是最真实复杂的商业行为,与榕树下的村民募资也没有本质区别:一要生动描绘愿景,二要强力整合资源。这些启发在他心中埋藏多年,却受用终身。

    一介书生的熊新翔,由此在骨子里浸透了一丝的不安分。1986年,他成功走出山村,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面学专业、学哲学,一面暗自定下个天大的目标:40岁时,一定要赚够100亿。当年,万元户已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年轻人定这么个目标,实在太过虚幻。

    1990年,熊新翔本科毕业,分配到攀枝花钢铁工作,端上了月薪260块的“铁饭碗”。很快,他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僵化的企业制度所困扰:因为不愿意加入“小团伙”,他遭到双方排挤;出差时为给单位省钱没住宾馆,结果没发票证明出差,反而算了“旷工”。两件小事让熊新翔认定了在这没前途,一年后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开始了全新的砥砺人生。

    在深圳这个活力之都,一切都耳目一新。熊新翔应聘进了一家电子厂,深感所学不足,拼命学习新知,很快让厂长刮目相看,特聘他担任“代厂长”,工资是攀钢的20倍。在厂长手把手的指导下,熊新翔兢兢业业工作,把制造流程、人事财务全部摸透,把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很快,熊新翔惊奇地发现,厂长还同时管着另外两家厂,而且发掘培养了自己的“代理人”,不仅都管理得妥妥当当,自己的收入还因此翻了三倍。熊新翔第一次领悟到管理的真谛:用超期望的工资,激励员工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企业超预期的成长。此后,熊新翔多次表示:“我从不怕给员工开高工资,就怕他不努力、无成效!”

    1993年底,熊新翔放弃了深圳月薪6万的管理工作,跑到重庆一家电脑公司来做服务、干销售。这让很多人大惑不解,但熊新翔有自己的盘算:“每段职业经历,我都没有看成打工,而是学习如何创业。”

    熊新翔做事认真、服务周到,很快获得客户好评。他半年内升为公司经理,两年后成为市场总监,几年内把管理、服务和市场营销全部摸透。至此,他深感有了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底气:“对我来说,29岁之前都是沉淀和磨炼;之后,就需要自己奋斗事业了。”

    此时,距他立下百亿壮志已过去7年。时间虽久,熊新翔却矢志不渝。现实中,做成功白日梦的大有人在,但肯脚踏实地筑梦的,却少之又少。

    激荡年代

    1997年6月,重庆成为直辖市,让熊新翔深感这里必成西部经济龙头,是创业腾飞的好机会。这年,他跟合伙人凑了30万,创办了重庆博恩科技公司。

    说是公司,倒更像个摊位。但熊新翔豪情万丈,即便是在电子大厦卖电脑,他都豪迈地对客户“贩卖”着梦想:博恩要做重庆第一的IT公司。

    重庆不是什么IT重镇,产业规模小,熊新翔则认定这里发展空间更大。虽然一开始生意不温不火,但他却不肯放过任何机会,终于迎来了一战爆发的时刻。

    有次,他听到一位处长抱怨,用手工方式管理高速公路的项目,实在太复杂、太费事了。他们四处搜寻,都找不到一款专业管理软件,结果压力巨大,效率低下,非常苦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熊新翔敏锐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他马上组织软件开发小组,开发出一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软件,一口气赚了上百万。就此,博恩在重庆的软件业界打响了名号,很快接到了不少办公自动化、监控收费等软件开发的大单。

    事业的成长通道就这样豁然打开,公司成立6年多,资产暴涨100倍。熊新翔干什么成什么,怎么干都赚钱,说不出的顺风顺水。他踌躇满志地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公司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但很快,熊新翔迎来了一次惨败。

    2005年,熊新翔接到一个互联网电话开发项目。他深信有100%的胜算,必将对电话通讯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豪掷6000万搞开发,结果连个响都没有,落了个血本无归。最惨的是,因为项目失败,客户竟跟博恩打起了官司,最后败诉又赔了人家600多万。这让熊新翔几乎憋出内伤。

    这场失败成为熊新翔创业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他开始不断阅读,反复思考项目失败的深刻原因和公司进入IT产业的得失,并从哲学层面探究起创业成功的根本方法:“如果你找得到规律,上天自然会回报你,否则就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你。”

    从项目上看,熊新翔认为自己栽在了初期成功的套路上,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价值没有搞清楚”;抽丝剥茧中,他渐渐想明白了IT软件产业的本质:看似高回报,实则高投入、高风险。一着不慎,几年白干,属于比较“虚”的产业;而展望未来,熊新翔认定要平衡投资,注入些“实”业,企业才能更稳健地发展。

    出于“虚实结合”的哲学思维,2007年,熊新翔斥资1.6亿元投入新疆的煤矿。他精心计算过,煤矿年平均投资回报率虽然只有15%,但能为公司生存托底。即便遭遇周期波动,也不至于让公司遭受灭顶之灾。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做生意要记住,手中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能挣钱的。”在这点上,熊新翔的经营哲学渐渐与此不谋而合。靠着逆境中的反思和磨砺,熊新翔很快迎来了一战成名的经典时刻。

    “猪八戒”的大天使

    巨亏6000万,让熊新翔教训良多。出于“虚实结合”的考虑,他又在多个项目中接连出手。但现实不是童话故事,谨慎小心下,他依然连遭败绩,让一向自信的熊新翔倍感受挫。资金损失事小,信心动摇事大,熊新翔也禁不住怀疑:难道自己创业成功,仅仅只是因为运气好吗?

    熊新翔不认命、不甘心、不气馁。很快,他发现个潜力巨大的创业公司:猪八戒。这个成立三个多月的网站提出了一种全新概念“威客”:就是网友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出售专业技能,从事网络兼职。这个商业模式的前景极为广阔,熊新翔一看就怦然心动。

    很快,他把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约到办公室。当朱明跃壮着胆子提出200万融资额时,熊新翔说,这事200万你干不成,给你500万,不要求控股权。这让朱明跃非常感动。

    没想到熊新翔继续说:要是500万你没做起来,又没人来投资,我就再给你500万,股份不变。他甚至没去猪八戒的办公室考察,充满信心地对朱明跃说:“我认准的是你这个人。”

    朱明跃回忆说,这段话足以让他感动一辈子,“熊新翔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实际上,此时的熊新翔焦虑无比。接连的投资失败,把公司董事们都搞怕了。大家认为他急于挽回面子在瞎投资,异口同声反对投猪八戒:“你不能再赌气了。”那一刻,他几乎是孤家寡人。

    熊新翔不得不开始更深的反思。他自问并不是为面子,但一时也说不清看中了猪八戒的哪些价值。静悟哲理中,他猛然想起《道德经》中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商道即合天道,上天不会特别眷顾谁,只看谁能真正把握其中的规律。

    于是,熊新翔一条条归纳、整理出投资猪八戒的理由,靠着清晰理性的分析,终于把董事们一一说服了。如今,猪八戒已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服务交易平台、估值超百亿的行业巨头。最初的500万投资,已获得超过千倍的投资回报。

    然而,这并不是最让人兴奋的。熊新翔把说服董事们的理由,归纳整理成一套投资理念,使他对项目投资的视野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那种感觉真的是豁然开朗”,熊新翔指的正是他奉为圭臬的投资真经——“熊六刀”。

    “熊六刀”

    熊新翔创业、投资都干,成功过也失败过,结果项目看多了,发现地球上没有新鲜事,很多人正走在他失败过的老路上。要是朋友,他恨不得帮他们掰过来,可是人家还不听劝,一条道跑到黑。

    2013年,熊新翔干脆成立“易一天使”创业基金,决定甩开膀子帮助创业人。他的想法是,投钱了就是创业教练,纠偏辅导就有话语权,“创业者成功了,我们也就成功了”。

    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举世公认的高风险行业里,熊新翔竟创造了成功率96%的投资奇迹。十多年来,他出手上百个项目,除了众人皆知的猪八戒外,还投了奇虎360、正和岛、道有道、安存科技、重庆富民银行等企业,取得了极其骄人的战绩。

    能达成这样的投资胜率,熊新翔靠的就是“熊六刀”。只要投资项目砍过“六刀”还不被淘汰,熊新翔就会毫不犹豫,“闭着眼睛投都会赚钱”。

    第一刀,用户价值。好项目的目标客户都极其明确,但这个明确不能猜,只能试。熊新翔发现,创业者有个通病,觉得用户基数大,于是不停打磨产品,拖延上市或上线时间。熊新翔极不认同这种打法。用户有没有、认不认,要快速推向市场,靠实践来检验。成功创业家都是行动派,不是空想家。

    即便是猪八戒,熊新翔初投时,也被网站上一万多种服务品类吓了一跳。他强烈建议拼命砍,结果还剩十几项;最后问能不能只留一个,结果发现“商标设计”最受欢迎。抓住了重点,猪八戒得以飞速成长。熊新翔很清楚:“伟大事业都是长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

    第二刀,市场规模,就是看企业未来的市场潜力。熊新翔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基础服务三大领域,认为其中必会诞生阿里规模的新巨头。而只有在大蓝海中,才能找到长到天空的参天大树。

    第三刀,领袖团队。投资就是投人,这点熊新翔考核得就太细了。在他看来,好的创业领袖要身强体健,怀揣梦想,学识精专,虚怀若谷,言行果断,诚实有信,知恩图报。而创业团队则要团结互补,方向感敏锐,执行力强大,还要有合理的股权结构。这其中,创始人是团队灵魂,要真正热爱事业,愿意倾力付出,绝不能仅仅为了赚钱来创业。

    有了“前三刀”,熊新翔认为项目就可以深入了解,否则不用看了。而“后三刀”才能看出,项目是不是符合市场需求,能不能成一家赚钱的公司。

    第四刀,运营模式。产品或服务有了,第一批种子用户来了,此后,继续获得用户的成本如何,能不能以低成本进行大扩张,成为熊新翔考量的重点。推广手段无非是渠道、广告、口碑,好的产品和服务能抓住用户,形成口碑效应,以低成本方式大范围传播,并具备用户黏性,这样的项目最有投资价值。

    第五刀,商业模式。项目最终要盈利,才能实现投资者、创业者和全社会的多赢。而熊新翔会关注盈利方式是否巧妙,能否持续,以及盈利曲线的形态。对互联网项目来说,即便暂时无法盈利,也要有良好的盈利预期,才值得关注。

    第六刀,相对竞争。竞争对手需特别关注:行业中有没有大腕,会不会有巨头侵入,强者入场后有没有差异化竞争策略招架……全都事关生死。实际上,熊新翔对创业项目竞争对手的研究,可能比项目本身还细致。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初投猪八戒时,它在行业中排行第六。但熊新翔仔细研究了它的竞争对手,仅仅略胜一筹,未有垄断王者。其他互联网巨头对这一细分领域也不太感冒,熊新翔曾带着猪八戒找过阿里巴巴,结果它们对此毫无兴趣。于是,猪八戒一路攻城略地,终成行业老大。

    熊新翔投的安存科技也类似。它做的是原始通话录音的数据存储,并依法为此类数据做公证,可作为法庭“铁证”。众多风投见后无感,熊新翔却当成宝,因为这行它根本没对手。结果安存的“语录”、“公正邮”一开发出来,BAT、三大运营商全成了大客户,最高法在内的全国750家法院、260家公证处纷纷引入,全世界168个国家承认其仲裁邮件具有法律效力……如今,安存成为熊新翔手头又一隐形巨头、行业霸主。

    投资本是艺术,就这样,被熊新翔变成了“科学”。

    商道哲思

    熊新翔爱思考,有个外号就叫“熊科学”。不管什么事,只要下决心研究,就一定要琢磨出个门道。连重庆人最爱吃的毛肚火锅,他也要搞明白怎么烫才最好吃。为此,特意找了家火锅店,烫掉了五大碗毛肚才取得“科研成果”:毛肚烫平展的那一瞬,最脆最好吃!

    熊新翔更爱读书,办公室里,商业管理、经营投资、诸子百家的书汗牛充栋。这其中,他最钟爱哲学。“哲学教我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在看未来。企业管理,最核心的是战略决策,是远见、是洞察,这就需要专业的支撑和哲学的指引。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达到自由之境。”

    于是,熊新翔读着《道德经》、《易经》、《心经》,琢磨出了天使投资的“熊六刀”,看透了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2011年,嗅觉敏感的熊新翔成立易极付,拿到了西南地区唯一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抢占了互联网金融的制高点。

    但在这个支付宝、财付通占据80%份额的市场上,易极付要如何生存?读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熊新翔知道,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民众的消费金融和跨境支付还有大片荒原。凭着一股子拓荒的蛮劲,易极付走进了这片风险未知的领域。短短3年,实现日均交易量突破40亿,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成长最快的企业。

    如今,易极付的交易规模已高达4000多亿。熊新翔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是:三年打造出包括保险、小额贷款、消费金融、跨境支付为一体的“笨熊金服”平台,让易极付的支付规模跃升至4万亿。

    有所不为,方有所为

    一手握着金融工具,一手干着天使投资,熊新翔的投资良机数不胜数。但有些机会,即便“熊六刀”显示出其商机无限,熊新翔也不肯出手,比如人工智能、VR、AR。他觉得,这些对增进人类幸福感毫无益处。

    熊新翔的这种感受,来自他童年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儿时,只要在家门口的水沟里拿簸箕放几粒米,就能钓上小鱼和泥鳅,煮开水、放点盐就是顿美餐。如今,他事业有成、亿万缠身,却不得不面对污浊的水和空气。

    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由于环境恶化,他发现身边一些健康人竟然不孕不育。当人类最基本的繁衍能力都遭遇危机,人们谈何幸福?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

    作为投资人、企业家,熊新翔觉得应该做些不一样的事。他在公司立下规矩,绝不投资人工智能这类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技术,而要积极投身环保和食品安全领域。这才是能够促进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事业,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所为。

    在日本、以色列,熊新翔遍寻绿色环保的世界级技术,并将其引入博恩产业园。这其中,有可循环使用的硅藻金土,能将污水处理成本从一吨几毛降到几分钱;有可规模化生产的生物农药,可避免化学农药对人类的危害;有降低污染的复膜铁技术,可避免金属包装材料带来的多种毒害;还有能降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剂……

    熊新翔相信,这些绿色环保技术必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即便这种改变非常缓慢,他也希望能在下一代、甚至下两代,实现美好环境的真正回归。

    2016年9月,熊新翔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捐资10.3亿,以支持母校在环保、食品安全、大数据等多领域、跨学科的创新研究。此前,中国高校单笔捐赠的最高纪录是泛海控股卢志强向复旦大学捐赠的7亿。熊新翔一出手,就创造出一个新标杆。

    熊新翔说:“我对电子科技大学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每当回想我的大学时光,都感觉很温暖!”对母校情深义重当然是一方面,但他还有个“3亿元理论”:成功的企业家给家里留3亿就够了,其他都应该拿出来回报社会。

    有人为他的捐赠大声叫好,有人却觉得这是场精心炒作,毕竟熊新翔此前未曾现身任何富豪榜,知名度较低。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熊新翔曾向学校提出不举行任何仪式,直接就签约,只是学校无论如何都不同意。

    当然,10.3亿捐赠并非一次性完成:3000万是“校长基金”,分3年到账;10亿的“博恩基金”每年投入1亿,为期10年。为确保捐赠不出任何意外,熊新翔已经跟儿子谈妥,即便自己在这10年间出现意外,也将确保捐赠如期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