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大全 >> “民间故宫”福建培田古民居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综述 |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大全 |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研究 | 现代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大全 | 现代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研究设计与施工
“民间故宫”福建培田古民居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1 日 20 时 16 分 41 秒  
来源: 中国商报网   2009-7-31 9:08:00

 
 

左图:村口的“恩荣”牌坊。右图:“大夫弟”的正厅。


  
 

左图:培田古民居内创办的妇女学校名为“容膝居”。右图:在培田生活了一辈子的儒雅老农。

 
    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这便是“客家祖地”闽西山区连城一个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同一先祖繁衍的村庄
  根据文史记载,吴姓先祖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迄今为止,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故在民间培田被称为“吴家坊”。
  提起客家建筑,脑海里首先显现的应该是永定客家土楼,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古堡建筑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如果说永定土楼是古堡,坚固封闭,那么培田古民居应该是庄园,优雅豪放。据悉培田民居是继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宝。
  正月里,记者踏上了传说中的“吴家坊”。迎接我的是村口高大的牌坊和周围的擎天大树。“恩荣”牌坊是光绪年间经光绪帝恩准,由他的御前三品衔蓝翎侍卫吴拔祯建造的。从这座古朴庄严的牌坊中不难看出当年“吴家坊”的风光。
  一条小河绕村而行,整个村庄的布局大气端庄。村落南边水口处,古梅、香枫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培田就坐落于这块如画的风水宝地。村内的建筑多为“九厅十八井”,规模宏大,最为典型的是“大夫第”、“衍庆堂”、“官厅”,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厅高堂闹,雕梁画栋,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设施科学而完善,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客家人在唐末战乱后逃避到南方,所以在培田的建筑中很容易找到北方建筑的影子,“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设立的。“九厅十八井”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是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 

 



左图:进士第内的戏台。右图:山水结合的建筑典范。


 

左图:层层相间的门庐。右图:每家每户门前均有水圳流过。


   中国最早的免费入学制度
  南方的山城离不开山和水,培田的建筑更能体现山水的韵味。在培田,你会发现每家每户房边均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村里的老人介绍,水圳可谓古时“自来水工程”,想想早在800年前培田就是户户通“自来水”,村民常常在自家门前洗菜淘米。其实每家每户的院里均有天井,每当雨季,雨水顺着天井蜿蜒而下,顺沟而出,流入石砌的水池中,这样的房屋布局也应了风水学中的“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布局。有的居民甚至在特制的陶制暗水管内放养了乌龟,乌龟来回爬动可以保持排水沟的畅通。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来到村庄的居住中心,会发现培田的居民爱美,这里处处显着画意。花样繁多的木刻雕窗镶嵌在灰褐色的高墙内,色泽明快的门神挺立于飞檐翘角的威武门庭上。每家每户都爱在天井中央种上各种花草,幽幽庭院内到处洋溢着和谐。
  20座古祠仍然保持着800年前的风貌,古祠座座相依,彼此有暗道互通。在一对小姐妹的带领下,记者通过了当地居民常常出入而外人无法察觉的弄道。弄道由各种各样别具特色的门庐相连,老人介绍,培田古民居重视门庐的构造,自古就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的说法。在这里,每个门庐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石门上雕有各种奇兽,或是悬块金字牌匾,或是木壁绘上精美漆画……在培田,历经300余年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漆画、衡公祠门庐斗拱上镶嵌的彩漆画人物栩栩如生。 
  让人惊诧的是,培田属于乡村,但是在这里遇见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儒雅的气息。据悉,培田历史上有过18座书院、私塾和学堂。这里,从明代起就陆续建立了助学、奖学制度,还实行了中国最早的免费入学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49年。谱载,这里登科入仕191人;官至五品以上14人;民国出了4名留学生,其中吴乃清与周恩来总理同窗、3名黄埔生;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千人的村庄已有20多人获博士学位。
  培田人不仅重视男子的教育,同样重视女子教育。村里的老奶奶说,早在几百年前,培田古民居内已经创办了妇女学校——“容膝居”,专门请族中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妇女给待嫁女和新媳妇上课,深谈为妻为母之道。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学堂是封建思想的衍生,其实在“容膝居”里,学习手艺是关键,更有甚者,“容膝居”里还可谈“风月”,这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是极其罕见的。
  当地对培田有这样的说法:“北方燕山下有故宫,南方冠豸山下有培田。”悠闲地走在培田的古道上,可以发现这里的每个物件都是艺术的结晶,都有一丝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