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一流投资环境 共创河源美好明天——访中共广东省河源市委书记杨华维 |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0 日 11 时 51 分 56 秒 来源: 《人民日报》 2001-10-19 11:59:27 |
走进河源,绿意袭人。“绿”是河源最引人注目的品牌,是河源人的骄傲。因为“绿”,每年有上百万人次专程赶来河源休闲观光;因为“绿”,每年有许许多多独具慧眼的投资者来投资兴业,安居落户。缘着“绿”的话题,中共广东省河源市委书记杨华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以他对父老乡亲和脚下这片热土与生俱来的深情,向我们介绍了绿色河源的投资环境以及河源人在新世纪的发展新思路。 河源市成立于1988年1月,是广东省的一个年轻城市。该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市区距广州、深圳均不足200公里,形成一个“等腰”大三角,地理位置独特。杨华维说,河源这个独特的区位,既有利于接受“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又有利于沟通内陆地区的广大市场。过去由于受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的制约,河源的区位优势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没有引起外来投资者的足够重视,使河源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随着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河(源)惠(州)、河(源)梅(州)、河(源)赣(州)等高速公路的规划兴建,河源作为粤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杨华维说,河源市山青水秀,环境怡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投资兴业的理想宝地。河源市净水资源得天独厚,库容139亿立方米的新丰江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一类水标准,可直接饮用,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罕有的清洁水源。河源市自然环境优美,是广东省的生态旅游胜地,紧邻市区的万绿湖风景区、大桂山风景区,不仅风光怡人,而且负离子含量极高,是观光休闲的首选,有“广东天然大氧吧”之称。河源市空气质量清新,是全国先进卫生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环保教育基地。杨华维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良好的生态资源,竭诚为市民和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喜爱河源,到河源 来投资兴业,到河源来旅游观光。 据杨华维介绍,河源建市13年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城乡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河源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一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3年来,河源市GDP年均增幅达两位数,工业、农业持续高效增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势尤为强劲。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从没有一寸铁路、水泥路,发展到目前拥有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城乡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动植物检、卫检等口岸设施配套完善,货物出入境十分便利快捷。三是城市功能显著改善。市区从过去不足5平方公里已扩大到近15平方公里,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中等城市格局已初步形成。以市区、县城、中心镇为 重点的城镇服务网络功能显著增强。四是对外交往日趋活跃,外经外贸强势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面向新世纪,杨华维信心十足地说,河源市委、市政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如期实现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国民经济工业化为总任务、总目标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奋进。认真实施特色经济、借外发展、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增创体制创新、对外开放、资源转化三大优势,加强产业基础,提高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业。杨华维进一步指出,河源市作为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重中之重是要突出做好借外发展这篇文章,要认真吸取各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河源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去年以来,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只收税不收费”的招商引资新政策,规定凡在市开发区内兴办生产性项目的,一律免收政府所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减半征收有关技术服务性收费;同时实行用地和厂房租金最高限价,积极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低成本的投资环境,增强河源的竞争力。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三个一”办事制度:由市对外引进工作办公室“一条龙”负责项目审批、“一个窗口”受理投诉、“一个口子”收取有关技术服务性收费;实行外商“绿卡”制度,严禁政府各部门到外资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着力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真心实意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去年,该市新签外来投资项目合同187宗,合同利用外来投资金额达5005万 美元,实际利用外来投资922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6%和13.1%。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集团纷纷成功落户河源,原有的一大批外资企业也纷纷增资扩产,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今年1—8月份,外来投资持续高速发展,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和14%,外来投资已经成为拉动河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杨华维书记兴奋地说,外商踊跃投资河源,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发展是硬道理”,市委、市政府将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一如既往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掀起河源招商引资新的发展潮。要在“只收税不收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优惠措施,进一步降低门槛;要在“三个一”办事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对外来投资项目审批联合办公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要在政府机关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支持外资企业发展,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要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环境优势+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在新的世纪,河源人凭着他们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一定能实现他们的追求目标。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