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长三角(吴文化) >>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一体化 >> 长三角:“接轨”上海,“热”中有迷乱
长三角(吴文化)
长三角发展规划 | 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一体化 | 长三角产业分工与产业同构问题 | 长三角基础建设与重复建设问题 | 长三角与珠三角、环渤海比较研究 | 长三角综述
长三角:“接轨”上海,“热”中有迷乱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15 时 59 分 23 秒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06-9-18 16:03:25
    目前部分地区的“接轨上海热”存在三大误区,一些城市已开始反思
    “上海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空间距离很近,但要实现真正的融合、互补,距离却很遥远。我们正在寻求与上海的接轨。”南京大学副教授吕磊说。 
    长三角几乎所有城市都在说接轨上海,然而,具体到如何接轨──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还是需要更为深远的发展战略和“转移布局”?接轨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思想观念、市场环境?长三角或许需要一场对“接轨热”的反思。 
接轨热:推介活动接二连三 
    随着洋山港一期启用和上海宣布2010年前搭建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在长三角显山露水。 
    今年以来,江苏各地在上海举办的推介会名目繁多,令上海当地企业颇有些应接不暇。“如果能查到上海的出入境人员名单,人们将会发现,除了在上海有经常性业务的商人,今年进出上海最频繁的人员就是江苏各地政府的官员。”上海当地媒体的一名资深经济记者感叹说。 
    这种外地政府在上海的“会议热”缘于各地“接轨上海”的雄心。7月,江苏盱眙在上海举办“中国龙虾节”,庞大的团队组成人员包括了当地四套班子成员及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阵容为何如此“豪华”?接受记者采访的政府官员直言不讳地说:龙虾节是名,推介、招商是实。 
    在长三角不少地区,吸引上海产业转移、搭建与上海沟通的平台已成为衡量官员办事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个别地方甚至成立了“接轨上海办公室”。 
    “在这一轮‘接轨热’中,各地的相关负责人已经表达了足够的热情。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理解接轨?采取何种方式接轨?这一点,对于这些地区未来几年的经济前景相当重要。如果放大到全国范围,对于所有寻求接受经济发达区域辐射的城市都有积极意义。”吕磊说。 
三大误区:产业承接不成系统 
    在各地的“接轨”计划中,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被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提出,从长三角当前的情况看,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观念及城市战略的建设更为重要。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张兆安说:“交通只是上海产业转移的一个考虑因素,承接地还需要有产业、经济环境上的‘亮点’,否则,交通再好,也有可能只是‘酒肉穿肠过’。” 
    不少专家认为,目前部分地区的“接轨上海热”存在三大误区──一是重视以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引进为核心的“硬接轨”,忽视市场环境与观念层面的“软接轨”;二是招商引资重“量”轻“质”;三是承接产业转移“以大为美”,不去分析自身资源、产业优势,“承接战略”缺乏系统观。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教授认为,要实现对接,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产业基础问题。一个城市只有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才能吸引到资金和项目。与此同时,对接不应该是盲目的对接,而应该是一种系统的、有着宏观战略与统筹布局的对接。 
    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能时刻保持这种成本较小、见效较快的接轨思路。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祖强告诉记者,在苏北某些地区存在“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当地干部引资压力很大,引资质量也参差不齐。 
思考:我们拿什么接轨上海? 
    面对专家们对“接轨误区”的质疑,一些城市安之若素,一些城市则开始反思。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乘着小轮船顺江而下,到上海需要五六个小时。现在交通条件转好,但也还需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在距离上海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的南通海门市,当地居民黄向宇有些惆怅地说。 
    这一状况将在“十一五”末彻底扭转。有消息表明,2008年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与沪崇过江通道通车,2010年沪通铁路建成。届时,南通将全面进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 
    但是,这一重大“接轨利好”能否导致南通经济的高速增长呢?就此,当地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有人说大桥通车之日是南通经济腾飞之时,也有人说大桥通车之日未必是南通经济腾飞之时。 
    “我们南通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对于南通而言,大桥是把‘双刃剑’。大桥通车后,南通与上海的距离近了,这对南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机遇多了,但不能发展空间没了,南通要规划好、控制好,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要素流动方便了,南通需要培育自己的优势,将上海的要素吸引过来。”南通市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对记者说。 
    “目前的苏南及部分苏中地区已经出现了‘招商选资’的苗头。这是一个好的趋向。欠发达地区在寻求与发达地区对接的过程中,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凭什么要与你对接。这其中,思考优势所在,培育优势所在,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宋林飞说。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苗头,长三角彻底走出“接轨热”中的迷乱尚待时日。 
    (记者 蔡国兆、裴文彬、季明) 新华社上海9月1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