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江苏省(吴文化)
国内江苏籍亿万富豪 | 海外江苏籍亿万富豪 | 江苏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江苏经济自主性研究 苏南模式 | 江苏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江苏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江苏科技发展战略 | 江苏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 | 江苏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江苏区域均衡发展问题 苏中发展问题 苏北发展问题 | 苏商在全国的投资 苏商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江苏商会 苏商领袖年会 苏商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苏商国际化 江苏外资 | 苏商研究 苏商失败案例 与苏商有关的法律案例 江苏籍职业经理人 | 江苏国有经济 | 江苏籍经济学家 | 江苏籍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江苏经济综述 | 江苏历任省委书记省长访谈录 | 江苏教育综述 | 吴文化——江苏
周明生:新苏南模式:若干认识与思考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14 时 11 分 45 秒  
来源: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网站 作者:周明生   2009-3-4 14:14:18
【数据库】经济类2008年二季度
【文献号】506
【原文出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82
【原刊页号】43~51
【分 类 号】F22
【分 类 名】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805
【标 题】新苏南模式:若干认识与思考
【英文标题】The New Sunan Mode: Some Acknowledgements and Reflection
  ZHOU Ming-sheng
【作 者】周明生  
【作者简介】周明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南京 210004)
【内容提要】新苏南模式由原苏南模式演变而来。苏南模式创造了苏南历史上的辉煌,新苏南模式创造了苏南历史上的更大辉煌。如果说苏南总体小康目标比全国提前数年实现得益于苏南模式的诞生和演进,苏南全面小康目标比全国提前十数年实现得益于新苏南模式的创立和形成,那么,苏南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率先实现,则将得益于新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新苏南模式之“魂”对于省内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并有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摘 要 题】发展与现状
【正 文】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创新/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8)02-0043-09

  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的演化体。苏南模式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其基本内涵和框架一般概括为“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实际上,可以更明确地把它归结为“五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五为主”即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又以国有经济为依托;城乡结构以乡镇企业为主,又与国有企业较多的大中城市紧密联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调节结构在购销环节以市场调节为主,生产经营总体上又由乡镇政府直接推动;分配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集体积累较多。“两协调”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三次产业相协调。“一共同”即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所要论述的新苏南模式正是相对于这样的苏南模式或称原苏南模式而言的。

  一、新苏南模式的形成
  苏南模式虽然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但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隐藏着对经济发展在制度、区域、规模、产业层次等方面的局限性,同时也和任何事物一样,它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演进的。苏南模式每向前演进一步,它自身的局限性就冲破一步,对发展就推动一步。新苏南模式就是在这种不断演进变化中逐步形成的。
  苏南模式的演进和新苏南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五部曲”:
  1.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着力经济开放,打破国内循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央实施沿海开放战略,苏南乡镇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利用滨江沿海的区位优势,外资、外贸、外经(所谓“三外”)一齐上,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也初见成效。在日益高涨的对外开放大潮中,乡镇企业通过外向型经济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内循环,实现了第二次“异军突起”,苏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90年代初,苏南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相呼应,先后建立了大批各类开发园区,并迅速将开发园区建成了“外资高地”和“产业高地”,经济运行的国内循环被进一步打破。随着开发园区的发育成长,也随着各类工业小区的兴起,苏南出现了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的新变化。
  2.90年代前期:着力企业联合,克服规模局限。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治理整顿开始,苏南乡镇企业通过结构调整、企业兼并、技术改造、横向联合等途径,扶持和发展骨干企业,推进企业联合和企业集团组建。到1993年,苏锡常三市已组建各种企业集团240多家,其总产值达660多亿元,占该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0%,出口总额超过100亿元,占35%。240多家企业集团,联合了本地和外地各类企业1.3万多家,平均每个企业集团联合企业达50多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江苏省乡镇集体企业的数量在80年代后期就停止增加,并有下降趋势,但是企业的平均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却大幅度上升。
  3.90年代中后期:着力制度变迁,突破体制束缚。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成为苏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苏南各地的乡镇政府在乡镇企业中推行了“一包三改”(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和企业内部审计制等多项制度。这些改革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都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到了90年代中期,产品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原本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不愁产品销路的乡镇企业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产品积压、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于是,在外部市场不景气、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的情况下,苏南乡镇企业终于突破了“集体为主”的所有制框架,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经过改制,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转换为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职工代表或私营企业主,以多元化产权主体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得到了普遍推行。结果,不仅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注入乡镇企业,而且还出现了城市企业进入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集团的新趋势,城乡企业的界限已明显淡化。
  4.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着力区域拓展,冲破城乡界限。20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新一轮国际产业的大分工,出现了以国际产业大转移为特征的世界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各市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大量转移的历史机遇,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功能,大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加强都市圈内都市与农村的交通、网络快速通道建设的对接和体制的对接,从而将苏南带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苏南全面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并且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已经不再具有原苏南模式“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的特征;二是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城乡工业的界限已经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不再有制度性障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成为苏南发展的新特征;三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拉动下,苏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苏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这时,苏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5.目前:着力产业升级,消除结构制约。苏南是我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拥有占绝对优势的制造业,使得江苏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这里的制造业是建立在乡镇企业和缺乏产业选择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突出的问题是科技水准不高,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导致高产值低效益。针对这种状况,在目前新的发展阶段,苏南一方面着力提升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由此,大大优化和提升了产业结构,逐步消除了对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制约。
  苏南模式的演进过程,也就是新苏南模式逐步形成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引人注目的产权制度改革即所谓“改制”,相当彻底地明晰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基本上取消了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和经营权,从而意味着原苏南模式历史使命的完成,也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形成。特别是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苏南已经步入了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以概括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为核心的“苏南模式”已经不能囊括发生了深刻变革的苏南实际,需要用“新苏南模式”来概括苏南发展的新特点、新成果和新经验。这时,“新苏南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新苏南模式”,即指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在原“苏南模式”基础上,经过演进、创新所形成的新型区域(不再局限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模式。
  “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发展的结果,“苏南模式”是“新苏南模式”形成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以乡镇企业为发端的农村工业化为苏南全面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小城镇的迅速崛起为苏南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则是苏南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新苏南模式的基本框架
  新苏南模式的基本框架可概括为:“六个全新性结构”、“两个广泛性协调”、“一个本质性目标”。
  1.“六个全新性结构”
  一是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由外资、民资、公资所共同构成的所有制结构。在所有制结构上,苏南扬弃了“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所有制框架,经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同时保留了一定规模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大力发展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今形成了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公有制经济并存的“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其中,区域内发展最快的是民资,五年翻两番;和全国比,发展最快的是国资,五年翻一番;而从全球看,增长最突出的是外资。这就意味着新苏南的发展培育了多元的市场主体,形成了互补的增长动力。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苏南国有和乡镇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除了一部分改制为完全的私人企业外,大部分都是走的股份制道路。例如,苏州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改制时,留下了上百亿元的经营性净资产,按股分摊到人,农民持股入社;也允许和鼓励农民个人资金入社,增加股份数。由此建立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这是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一种创新。江阴市的华西村、三房巷村,张家港市的长江村、永联村,常熟市的蒋巷村、康博村、梦兰村等村一级集体所有制企业,不仅没有卖给私人,没有解体,而且集体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全村老百姓共同富裕程度越来越高,成为苏南地区、江苏省乃至全国著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如今苏南农村又在创造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即除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外,还有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也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苏南地区镇、村建设的工业小区、开发区,都是运用了原来集体经济积累下来的资金,使用了集体所有的土地,再加上增量资金投入而建设起来的,所以仍属镇办镇有、村办村有的一定区域内共有的集体经济。目前,苏南地区村一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最少的也有几十万元,一般有几百万元,有些达到几千万元。
  二是以规模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并存的企业结构。在企业结构上,苏南扬弃了乡镇企业“小而散”的现象,不仅涌现出大批规模企业,而且通过这些规模企业的龙头作用,把更大数量的中小企业带动和联结了起来。
  由于苏南国有和集体乡镇企业在改制中,大多数并未完全改制为私人企业,而是改制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因此,企业的总体规模不是小型化,而是进一步扩大,即使农民自主创业也采取合作方式,居民投资创业也从分散走向集中,积极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加上由企业内在发展要求所引起的企业间经常性的联合、兼并,规模企业不断涌现。这里尤为值得称道的是闻名全国的江阴市有上市公司19家,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蔚为壮观。这些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原先的乡镇企业经过改制转型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除江阴外,苏南其他各市规模企业也日渐增多,规模也不断增大,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即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正是在这些龙头规模企业的带动下,今日的苏南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和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上,苏南扬弃了“以工业为主”,实施“二、三、一”产业方针,即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稳定农业经济,相对降低工业的比重,由二、一、三转变到二、三、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苏南各市在提升制造业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打造。由此又对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活动的蓬勃兴起。并且适应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苏南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突出引进核心高新技术,引进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外著名公司,引进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苏南沿江地区逐步形成了高等级、高科技含量、高开放度、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结构。
  四是以工建农、以城带乡为特征,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的城乡结构。在城乡结构上,苏南扬弃了“以农村乡镇企业为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所谓“三集中”,既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又克服了原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散乱状态。高标准工业小区的兴建和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国内民资进入,出现了许多港资工业园、台资工业园、日资工业园、德资工业园,以及由市、县兴建的以跨国公司为主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更高水准的各类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这些高水准、高层次的开发区典型地体现了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在此过程中,苏南各市下大气力实施农村富民工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实现以工建农、以城带乡。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城市化进程,注意解决好城镇商业、教育、医疗等基本的服务设施,使农民在城镇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这大大加速了城市一体协调发展的进程,使苏南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
  五是以强市场强政府为优势,企业经营靠市场,社会服务和综合管理靠政府的调节结构。在调节结构上,苏南扬弃了“乡镇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做法,转变为主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县市、乡镇政府主要实施规划、协调、监管、服务的职能,致力于农村道路、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绿化以及自来水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加强对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民的帮困扶贫力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这里,各级政府仍保持着强势地位,是强市场和强政府的结合,也就是充分发挥作用的“看不见的手”和强有力的“看得见的手”的结合。因而苏南保持着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教育发达、贫富差别较小、社会治安良好的喜人景象。
  六是以调动劳动和投资积极性为目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结构。在分配结构上,扬弃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两个广泛性协调”
  一是由原苏南模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拓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二是由原苏南模式的三次产业相协调拓展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3.“一个本质性目标”
  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目标。

  三、新苏南模式的创新与活力
  上述“六个全新性结构”、“两个广泛性协调”和“一个本质性目标”所构成的基本框架透视出新苏南模式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经济体制的创新,率先在新型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发展模式的创新,率先在新型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基础上转向又快又好进而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三是地方政府功能的创新,率先在市场发育和政府职能转换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经营靠市场,社会服务和经济社会综合管理靠政府的调节机制。新苏南模式的出现,使苏南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再现辉煌。
  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前10名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前10名中,苏南都分别占到六七席,而昆山和江阴则分别连续几届蝉联首位。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三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平均每天引进的境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实现的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创造的财政收入近3000万元,完成的GDP达2亿元。2005年,昆山上交的财政收入超过70亿元,吸纳的外来务工人员超过70万人,流向全国各地的劳务收入达到70亿元。昆山的发展经验被称为“昆山之路”。江阴则也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千分之三的GDP。江阴的发展经验被称为“江阴现象”。
  十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苏南模式并没有向温州模式“投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苏南地区的经济比过去发展得更快更好,创造出了新的辉煌。它不仅比全国提前数年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而且更比全国提前10多年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苏南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苏州经济的迅猛崛起,城市地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不断攀升,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赞扬,也引起了一些异议。有人认为,苏州的发展经验“既不值得人们叫好,更不值得人们仿效”;有的观点则更加“形象”,把苏州的经济喻为“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经济。他们认为,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完全是依靠外资企业拉动和带来的,因而苏州的经济是“外来经济”、“打工经济”;而这种外资经济,当地老百姓得不到好处,所以苏州GDP很高而老百姓收入并不多,而且还导致苏州传统产业的“萎缩”。
  针对这些异议,可以进行以下几点辩证思考:
  第一,苏州经济是外资、民资和公资并存,又相互渗透、共同并进的经济,而并不完全是“外资经济”、“打工经济”。当今的苏州,内资企业的工业产值仍超过外资企业,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60%,约7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是名列前茅的,这说明苏州的本土民族工业、传统产业并非因外资进入而“萎缩”。
  第二,苏州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其他高收入地区相比并无多大差距,且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全国最低。2005年,苏州市GDP总值达到4027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超过8000美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76元和8393元。在这方面被人们一致看好的上海市,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683元和7337元。可见,两市相比,城镇居民收入上海高于苏州,大约500元,农村居民收入则苏州高于上海,大约1000元;而这个差距仅仅是一年时间的差距。如2005年苏州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已接近2004年上海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农民人均净收入仍然高于上海农民的收入。至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苏州高一点的长三角其他几个城市,也仅仅高出几十元、几百元,并不是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有很大的差距。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苏州为最高。况且,近几年苏州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上海几个百分点,有望很快与上海的水平不相上下。而上海城镇居民在购房支出、市内交通费支出等方面显然要比苏州城镇居民高得多。可见,经济高增长,老百姓收入没有同步高增长,并不是苏州独有的现象。更何况目前苏州乃至整个苏南地区,通过进一步落实富民方针,已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人均收入增长落后于人均GDP增长的状况。
  在比较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时,还应注意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以2004年为例,苏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1.94,江苏省为1:2.20,上海市为1:2.30,浙江省为1:2.45,山东省为1:2.69,温州市为1:2.86,广东省为1:3.12,全国平均为1:3.21。这还不包括各地城乡之间在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仅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点来看,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为一倍,这在全国是少见的,反映了苏州城乡统筹发展比较好,城乡差别、贫富差别比较小。
  第三,衡量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能眼睛仅仅盯着统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还要充分考量苏州经济发展给城乡人民带来的公共福利及其对全国的贡献。
  一是苏州社会事业的发展给城乡人民带来了大量的社会福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苏州市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交通建设、科教文卫建设及包括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绿化和园林建设等在内的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了许多实惠。2004年苏州城市维护费达34.64亿元,而温州市仅为3.29亿元,差距甚为明显。苏州由于对教育事业投资较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相当发达,已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率先实施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53%,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苏州还较早地免除了农业税和其他税费,全面推行了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目前苏州农村社会保险覆盖率,养老达到84%,医疗达到95%,而且补贴标准逐年提高。外来人员均可参加当地城镇三大社会保险,其子女均可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上述这类公共财政支出,不断满足了社会公共需要,增加了社会福利,让人民群众普遍受益。这些实际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另一种形式的增加,但却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计算。
  二是苏州大量就业岗位的创造为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全国各地的大批劳动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涌入苏州。10年间,苏州全市吸纳的外来人员由59万人猛增至400万人,其中仅接受全国大专院校毕业生就达30万人。庞大的外来人员,既为苏州创造了GDP,有助于苏州的发展,也使他们自身谋取了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显然,这是苏州为全国其他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做出的一大贡献。
  三是苏州对国家的财政贡献巨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国家多作贡献,对经济较困难的地区多作支援是自己的应尽职责。以向国家上交财政税收为例,2005年苏州市上缴中央财政347亿元,再加上中央拿走苏州海关的关税250亿元,合计接近600亿元。江苏省在苏州市上缴中央财政中分得100多亿元,又拿走了在苏州的银行、保险、工商、烟草、医药、技监等部门和行业的收益约150亿元,合计约250亿元。苏州市一年向中央、省里合计上缴约700亿元,这些都是长在苏州经济身上的“肉”。如果苏州经济“只长骨头不长肉”,苏州便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上缴给中央和省里。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都存有可比的和不可比的因素。同时,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好的一面,也肯定有不足的一面,有一利必有一弊。因此,需要我们深入实际,掌握真实的、全面的情况,以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之一,苏南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应该说,现在苏南还不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也不是老百姓收入最高的地区,但相对全国而言,苏南的发展是比较全面、协调的发展,也是一种可持续性较高的发展。这里有五个令人瞩目的新苏南现象:(1)全国百强县(市)最集中的地方在苏南。苏锡常地区所有的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前十强中苏南占有的席位由原来的4个逐年增加到7个,昆山、江阴早已分别跃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之首。(2)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方在苏南。五年来苏南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3:1,江苏为2.33:1,在全国各省区中最低,其中苏南仅为2.06:1,苏州为1.98:1。苏南城乡差距在全国本来就较小,五年来这个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苏南的城乡发展比较协调。(3)生态重建成效最显著的地方在苏南。全国4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苏南有13个市、县(市),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全国首批6家“国家生态市”中苏南有4席,占2/3。尽管前不久由于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无锡一度遭遇“饮用水危机”,给江浙沪范围内太湖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有效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教训深刻,但苏南仍是江苏全省居民饮用水安全性最高的地区。据统计,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65.3%、24.3%、10.4%,可见,这个比例苏南为最低。(4)社会治安最好的地方包含了苏南。江苏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居全国第一,其中苏南为94.5%,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已超过1:1的昆山市也达到93%。在这种高流动人口的地方,能较好地解决治安管理之类的世界性难题,让人民群众感觉很安全,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5)科技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在苏南。2005年苏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研发投入(R&D)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5%,五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科教优先发展促进了增长动力转向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苏南的发展实践表明,“快”并不排斥“好”,高速度也可以有高质量,工业化也可以有好生态,城市化也可以有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完全可以统一于“两个率先”的整个过程。

  四、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逐渐融合及新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进一步比较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可以发现这两种模式具有逐渐融合和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诞生就是两种模式相互融合和殊途同归趋向的表现。在苏南模式脱胎换骨、实现上述新发展的同时,温州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发展,演变成新温州模式。两种新模式具有越来越多的相同特征,并正在继续向着同一目标发展,尽管将来还会保留有自己的一些特色。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原温州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由于产权的障碍,分散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得以迅速扩张。(2)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家族式管理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其弊端愈加明显,对现代企业的不适应性日渐扩大。(3)专业市场和购销员包打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4)以仿制为主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着竞争更为激烈的严峻挑战,其优势逐渐丧失。
  面对上述状况,温州人同样没有墨守传统模式,他们也在不断推进着创新进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企业扩张的需要,温州就出现了由多个业主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股份合作制成为温州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高度分散的家庭经济已经不能贴切地概括温州模式了。90年代以来,温州民营企业的质量和规模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目前,“温州模式”进入了全面创新阶段。虽然股份合作制企业仍然是温州民营企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但数量开始减少,而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从无到有,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在股权结构上,绝大多数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仍然采取集中持股的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家庭、家族特色。
  总的来看,新温州模式对原温州模式的扬弃和创新表现为“三个走向”:(1)突破了原温州模式那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限制,走向了联合、兼并、重组的集团化规模发展的道路。(2)调整了原温州模式单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走向了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3)改变了原温州模式单纯以小城镇为依托的营销方式,走向了网络营销的道路。这“三个走向”表明温州模式正向现代市场经济靠拢,开始同国际经济接轨。
  比较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发展模式逐步趋同;无论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起始的苏南模式,还是以私人经济为主起始的温州模式,都在转向股份公司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都在转向现代市场经济,都在同国际经济接轨。放眼未来,明晰的产权和规范的竞争行为将成为各地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混合所有制、统一市场、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将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
  比较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发展模式认识的几个重要理念:其一,发展模式是可变的,条件的可变性决定模式内涵的可变性;其二,离开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先验地评判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是没有意义的,一种模式的优劣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条件,是否有利于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发展模式不能照搬,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采取相同的模式未必有效;其四,尽管模式不能照搬,但一种发展模式背后所蕴藏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往往具有普遍性;其五,不同发展模式各自所依赖的特定条件的差异性趋向缩小,结果是不同模式的趋同。这五大理念可以使我们在发展模式问题的研究上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更加辩证的认识。
  如上所述,模式总是不断变化的,目前新苏南模式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果说苏南总体小康目标比全国提前数年实现得益于苏南模式的诞生和演进,苏南全面小康目标比全国提前十数年实现得益于新苏南模式的形成和创立,那么,苏南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率先实现,则将得益于新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今天,苏南发展站在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南已经不失时机地开启了率先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促进新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任务已经现实地摆到了江苏人尤其是苏南人的面前。新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基本路径:一是继续大力发展民资,重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以外资为主的昆山市2003、2004、2005三年在保持新增注册外资超过25亿美元、到账外资超过12亿美元的同时,民资也保持在近100亿元的强劲投入;江阴市以往以民资为主,现在则也在大力引进外资。像这样扬长补短,外资、内资比翼齐飞的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快形成和发展。其中尤其要重视外资、内资质量的提升。二是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减少对外资的核心技术依赖。并加快由劳动增加向技术增加、由“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转变。三是加快富民步伐,特别注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在继续增加收入和增进福利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的追求,让老百姓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现代化,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新型乡镇企业。五是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注重发展服务业,努力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六是进一步推进政府改革,克服其在区域竞争中的负面效应。
  今后,与长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相适应,苏南要从多年的重点发展期整体转入优化发展阶段。优化发展并不等于缓慢发展,而是要又好又快发展,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突出发展服务业并不等于不要继续发展工业,而是要求加快实现制造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优化、从规模增加转向结构优化;强调城市现代化并不等于不要继续推进城市拓展,而是要更加重视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相协调,更加重视城市品位的提高和城市功能的优化。

  五、新苏南模式对区域共同发展的指导意义
  新苏南模式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对省内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对于整个区域共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我们把新苏南模式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称作新苏南模式之“魂”。可以把新苏南模式之“魂”概括为四句话:不断开拓闯新路,抢抓机遇勇争先,科学发展求持续,共同富裕建和谐。其中,不断开拓闯新路、抢抓机遇勇争先是一种精神气质,科学发展求持续、共同富裕建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就是新苏南模式之“魂”。显然,这种“魂”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总有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省内苏中、苏北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需要弘扬新苏南模式所蕴含和彰显的不断开拓闯新路、抢抓机遇勇争先的精神气质。
  从江苏的情况来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差距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二是地区间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时有拉大的迹象;三是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结构差距成对应状态。以苏南现有水平和发展速度为基准,2006年苏中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苏南2004年的水平,落后了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当于苏南2003年的水平,落后了3年。2006年苏北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苏南2003年的水平,落后了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当于苏南2000年的水平,落后了6年。在这种情况下,苏中尤其是苏北要奋起直追,尽快缩小与苏南的差距,努力学习和继续弘扬新苏南模式所彰显的不断开拓闯新路、抢抓机遇勇争先的精神气质,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日益紧迫。对于国内中、西部地区来说,也不例外。
  同时,苏中、苏北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需要牢固确立新苏南模式所蕴含和彰显的科学发展求持续、共同富裕建和谐的价值取向。
  当然,由于苏中尤其是苏北的现实条件与苏南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苏中、苏北对于科学发展求持续、共同富裕建和谐的价值取向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又要以科学的精神差别化地加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各个地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让新苏南模式之“魂”在江苏乃至全国大地上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

  收稿日期:2007-10-20
【责任编辑】叶子谷
【参考文献】
  [1] 苏州市“两个率先”课题组.苏州之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板[C].2006.
  [3] 朱通华.论“苏南模式”[J].当代思潮,1994,(1).
  [4] 顾松年.从苏南模式的创新演进到新苏南模式的孕育成型[J].现代经济探讨,2005,(4).
  [5] 李雪根.苏南模式正在创新中发展[J].苏州经济论坛,2006,(5).
  [6] 洪银兴.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和地方政府的转型[J].经济研究参考,2005,(72).
  [7] 洪银兴.新苏南模式及其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N].新华日报,200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