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客家地区与客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汇集 | 客家地区企业家队伍战略 | 客家地区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机构与个人 | 与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和信息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河源未来五年投20亿用于人才开发
客家经济网   2017 年 2 月 4 日 13 时 47 分 19 秒  
来源: 南方网   2017-1-25 16:13:00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河源要率先振兴发展,人才是关键。

  怎样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在脱贫攻坚、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河源市委、市政府出台《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若干措施》颇具闪光点,作为河源建市以来力度最大的关于人才开发的综合性文件,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河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战略,努力实现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发展,确保2018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强烈的人才意识催化人才优先发展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人才优先发展”,正从一句口号、一个理念,转变为全国各地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当前的河源更是如此。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参照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河源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涵盖了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主要内容体现为四个方面:实施四大工程(人才引进工程、人才培养培育工程、人才安居工程和“扬帆计划”推进工程),建立健全四项制度(人才评选评价制度、人才激励表彰制度、人才流动管理制度和人才服务保障制度),建设四个平台〔院士(科学家、专家)工作站(室)、创新创业及实践平台、教育科研平台和综合服务保障平台〕,打造四个品牌载体(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相约河源”人才招聘会、“汇智河源”活动和创新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

  《若干措施》具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体现了综合性。它涵盖了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农业、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个领域,既有针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特殊支持政策,又有针对其它领域各层次人才的普惠性政策,惠及院士等高精尖紧缺人才、博士后等研究人才、高校毕业生等中初级人才、工匠等技能人才以及创客等人才,是一份有关河源市人才工作的全面综合性政策文件。

  二是体现了创新性。它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办法和措施——加快高水平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高端人才社区、加强培育优秀企业家和商业精英人才、建设海归人才创新产业园、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纳税人才鼓励奖和高层次人才年度考核奖、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等。

  三是体现了竞争力和吸引力。未来5年,河源计划投入人才发展基金20亿元,为吸引、培养、留住一批急需、紧缺人才,河源对有些人才项目的支持标准尽可能向发达地区看齐。比如,对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最高给予每人100万元工作经费和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别墅奖励补贴。

  四是突出了河源特色。例如,突出了引进培育“四新”产业人才,紧贴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际;在安居保障、配偶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开展乡土“全科医生”培训、实施“乡土专家”培养工程……

  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

  《若干措施》提出,未来5年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50—80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50名左右,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500名左右。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30万元工作经费和不低于100平方米的住房奖励补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每人给予15万元工作经费和相当于50平方米的住房奖励补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每人给予5万元奖励补贴。

  对引进的省“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人才工程项目团队和领军人才,按省资金扶持标准的50%给予配套资金扶持。经认定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分别按500万元、300万元给予资金扶持。对引进申报市级创新创业项目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团队按8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三个层次给予资金扶持;领军人才按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三个层次给予资金扶持……

  建立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

  破除束缚人才流动的机制障碍。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实行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管理。河源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暂时没有编制的,经批准,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调入。凡外市事业单位在编高层次人才到河源创新创业的,5年内可按河源市事业单位编制内管理,建立在河源工作期间的人事档案。

  畅通优秀人才流动渠道。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建立人事档案,通过组织选拔和综合考核,若其能胜任国有企事业单位岗位工作,可按规定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特别优秀的列入后备人才库。

  鼓励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离岗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离岗期间其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并由原单位代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返回原单位时接续计算工龄并保留原聘专业技术职务……

  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度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向高层次人才发放“河源绿卡”,人才凭卡可直接到综合服务平台或相关部门办理和申报调入关系接转、本人及家属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社保关系、人才安居、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创业扶持等。

  完善人才安居保障措施。未来5年争取建设高端人才社区,通过政府奖励或购房补贴等形式,吸引、鼓励人才入住安居。入户河源、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的杰出人才,可享受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别墅或相当的购房补贴;其他经认定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3500元的租房补贴等……

  《若干措施》创新举措

  鼓励大学生到河源就业创业。对全日制本科以上大学生到河源入户和在非公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满2年的,一次性给予2万—8万元奖励补贴。

  设立高新技术企业纳税人才鼓励奖。对前一年纳税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本年度增加纳税地方留成部分10%标准安排奖补资金给企业,由企业用于自主引进、培养奖励优秀人才。对年度新增纳税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可申报最多5名高层次人才且每人享受5万元奖励补贴。

  建立高层次人才年度考核制度。对体制内外的高层次人才每年考核一次,获得优秀等次的正高和副高层次人员,每人每年最高奖励5万和3万元。

  这些专业人才河源最急需

  ◎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建设宜居城乡的专业人才;

  ◎支撑创新发展的金融专业人才;

  ◎现代农业专业人才;

  ◎旅游产业人才;

  ◎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宣传文化专业人才。

  评论

  择天下英才在河源建功立业

  近年来,人才对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迅速提升,但河源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存在一些深层次障碍。针对这些现状,河源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出台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体现了河源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河源求贤若渴的真挚诚意、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

  河源是客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和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当前,河源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全面融入深莞惠战略。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搞好创新就要抓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河源眼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河源要在创新驱动方面走在粤东西北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育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创新最优先位置,改革人才引进、使用、培养体制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若干措施》顺应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含金量相当高的举措,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必须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和主导权。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

  河源正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正在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包容的风格,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正在为优秀人才奋勇创新、建功立业建造宽广的舞台。

  河源热忱欢迎天下优秀人才参与河源现代化建设!

  ●撰文:蒋才虎  程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