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视野下的闽商精神 |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3 月 1 日 16 时 26 分 41 秒 来源: 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 2006-12-29 16:32:49 |
闽商即福建籍的商人,这并不是简单的同义反复。斯土有斯人,从福建走出的商人,本质上都是福建文化发展之一粒结晶,其言谈举止、思维方式,都离不开那浓郁的“闽味”。闽商之“闽”,蕴于骨、蕴于血,生发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中。故而,研究闽商,离不开对福建文化以及各区域亚文化的探讨;而对闽文化的深入认识,对闽商更好的认识自身、提升自身亦颇具价值。 闽南文化研究关注闽商精神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就历史而言,闽南商帮是闽商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不仅直接哺育了闽南商人,也在闽商精神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研究福建文化还是研究闽商,闽南文化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石。 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地区厦漳泉三地共有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1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整合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学术力量,推动闽南文化的研究。11月27日上午,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闽南文化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讨会上,闽南文化与闽商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促进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新闽商的成长壮大,成为不少专家学者所关注的话题。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对闽南文化和闽商之间关系的发言可谓是妙论迭出,精彩纷呈。 闽商精神是闽商长盛不衰的关键 “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还有就是那早已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闽南习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些从闽南乡土中走出来的朴实话语深藏于闽南商人乃至福建商人的内心之中,它们中间反映出来的闽南文化的特点伴随着他们从故乡发展到他乡,从历史繁盛到现代。 福建师范大学的苏振芳教授分析说,闽商自宋元尤其是明清以来,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且至今兴盛不止,得益于他们在商场运筹过程中,孕育和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闽商精神,而闽南文化正是孕育闽商精神的重要条件。 苏教授进而指出,研究闽商精神,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闽人经商意识的形成,唐代以来,世界上几大自古便以从事海外贸易而著称的商人集团,都曾落户福建泉州等地。像阿拉伯商人、欧洲意大利人及犹太人,还有南印度商人,这么多历史上以善于经商而闻名的民族,不期而遇,汇聚福建泉州等地,与福建人杂居相处,甚至通婚繁衍,福建人受其经商意识的濡染很深,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其次是,历史上闽商国内经营活动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尤其是明清时期,以江浙地区和广东地区为多,这些地区成为闽商南下东南亚的中转地;最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福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闽商商帮。他们各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但都共同创造了闽商的辉煌。 闽南“国民性”对闽商发展利大弊少 “个个猛”、“输人不输阵”,闽南的俗语也从侧面反映着闽南人的性格。胡沧泽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总结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迁徙和联姻,外地、外省、外国人的加入以及闽南人向外地、外省、外国的播迁,形成了闽南人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胡教授认为,闽南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强悍拼搏,甚至敢于冒险犯禁;重商务实,讲求实利、讲究实际,既有获取高额利润的愿望和要求,又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包容和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方能孕育出闽商这朵历百年风雨依然盛开不败的鲜花。 不过,胡教授也分析说,物极必反,闽南人强悍拼搏的精神走到极端就是目无法纪和胡作非为,重商务实走到极端就是唯利是图和市侩哲学,包容和合走到极端就是不讲原则和目光短浅,因此,闽南人性格特征又有目光不够远大,集体观念不强,法制观念较弱等弱点。 华侨大学的陈少牧先生也提出,在闽南文化辐射的区域内,面子心理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撑门面”的事情随处可见。这其中,有些是礼节礼仪和规则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人为的浪费和造假。这些缺点,对闽商的健康发展和闽商自我人格的塑造,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闽南人性格创造宝岛辉煌 正如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所强调,福建和台湾有着“五缘”,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年众多福建人尤其是闽南人东渡台湾,在宝岛上打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商,亦可说是广义上的闽商。闽南文化和闽商精神,同样是他们的文化血脉。 台湾知名人士、台商服务总会总会长廖正豪先生表示,当年的移民发扬闽南人的性格,筚路蓝缕,方把台湾建设成一个“宝岛”。做好闽南文化的传承、接受、整理、再出发,对台湾和台商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闽南经济学是研究和提倡闽南学的重要分支 台商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文化的哺育,但相辅相成的是,台商和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也为闽南文化和闽商精神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意的启迪。台湾知名人士魏萼先生指出,台湾闽南文化是闽南文化圈中的重要成员,但台湾的闽南文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因而经济发展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从本土文化出发,趋向于全球化价值观接轨,也从国情出发趋向于国际的理想接轨,因此它的市场经济本能特别发达。 他认为,正是文化国际化本质的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文化基因有异,造成了台湾闽南文化、福建闽南文化、东南亚闽南文化这些同属中华儒家文化经济圈的地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经济成绩并不相同。他进而提出,闽南经济学(minanomics )在闽南学的提倡和推广中甚为重要。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