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综述 |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大全 | 传统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研究 | 现代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大全 | 现代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研究设计与施工
客家人的土楼情怀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2 日 8 时 47 分 48 秒  
来源: 中国网 china.com.cn   2008-5-6 8:57:10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的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建筑模式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1998年3月,作为福建省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到福州参加培训。在和福建省文物局的人聊天时,他得知福建武夷山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来他说,当时,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一震。作为研究土楼20多年的专家,胡大新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既然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应该尽可能把它推出去。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引起全球关注,使它能够永远地保存下来。”
在福建,土楼相当普遍,这种民居建筑在公元13世纪以后就已经出现。现在,仅在永定,就有2万多座,有方形、圆形、八角形、日字形、一字形、殿堂式围楼、府第式方楼等30多个种类,分布于各个乡镇。
    永定土楼申报“世遗”,是从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开始的。
    1999年,永定县湖坑镇,因洪坑村内建于明清年代的洪坑土楼群,被评为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胡大新说,这让他们第一次感到土楼的价值被认可。
    同年,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研究家参观考察漳州南靖土楼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初步符合申报“世遗”条件。随同的福建省文物局专家当即打电话给胡大新,让他赶紧着手准备申报报告。
    2000年4月,福建省省长办公会议正式确定,把福建永定、南靖和华安三地联合起来,以“福建土楼”的名义申报“世遗”。2007年,福建土楼作为中国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唯一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申报。
    坚固的土楼
    福建土楼,被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本计一郎描绘成“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
    上世纪60年代初,某国情报机构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崇山峻岭间,有类似核反应堆的东西,引起一阵恐慌。后来谜底揭开,所谓的核反应堆不过是几百人聚居的圆形土楼。
    为什么客家人会把自己包裹在一个“飞碟”一样的圆形建筑中?
    从公元4世纪开始,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人饱经战乱,不断南迁,历经几次大的迁徙,逐渐在福建聚集,形成了客家人的大本营。
    “身在他乡为异客”,为了抵御外敌和防范当地人欺生,客家人 “聚族而居”,堡垒式的土楼则成为他们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土楼大多分布在高海拔的山间盆地中,一部分还在大山深处,大多三四层高,看起来如同碉堡。
    今年60岁的胡大新跟土楼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解释说,建造土楼的原料皆就地取材。土是三合土,即是土、砂、石灰的“桃园三结义”。很多大型土楼的墙体,还要加入大量鸡蛋清和红糖作为粘合剂,有钱人家还要掺入糯米浆,凝固后的土墙连钉子都很难钉入,比现在的水泥还坚固。闽西南流传着一句谚语,“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可见其价值不菲。
    土楼的坚固还在于其“墙骨”。夯墙的时候,通常要在墙里加入杉木枝条,相当于现代建筑钢筋一样的作用,谓之“墙骨”。当地有“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之说,老的杉木枝条比较坚硬,不容易腐烂,几百年挖出来,还会坚硬如初。
    客家人的防御意识使他们特别注重墙体的厚度,土楼的墙体厚度1米到2米多不等,有人甚至把土楼等同于军事防御建筑。20世纪30年代,永定的遗经楼内一度驻守过一支1000多人的红军队伍,他们武器简陋,被几千名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军围在土楼里面,因为楼内有粮仓、咸菜、两口水井,还有两个花园可以种菜,这些红军水米不缺,蔬菜不断。外面枪击、炮轰均无济于事,用炸药包连续爆破三次也没有攻克。
    土楼的“风水”
    “客家人相信风水,土楼建造前,定要请风水师来选址。”胡大新说。
    这些风水学上的窍诀包括,楼址要避风向阳,要有好的水源,还要注意楼门的朝向。当然,这些都是老辈人的讲究。今天的年轻人看来:所谓风水,说科学点儿,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互相影响。
    上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停建。年轻人很多都在山外住起了城市里惯有的泥砖房,更多的年轻人则去厦门、泉州等地“闯世界”,土楼则变得越来越像是有人居住的“活古董”。
    记者最先到达的承启楼是永定县的名楼,已有300年历史,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客家土楼,承启楼的名字也许你感到陌生,但说到它“曾经上过中国邮票”,相信很多人会有印象。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以承启楼为图案,这套邮票在日本还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鼎盛时期,承启楼住过800多人,看起来颇像一个迷宫,本楼人进进出出,闭着眼也摸得着家门,但外人进去难,出来更难,若无楼内人指引,要费好大劲才能出来。小偷进去,怕是插翅也难逃。
时过境迁,今天,土楼里的客家人首先以居住方便为目的,下洋镇党委副书记江胜说得概括:圆形土楼意味着大家平等,去掉了方形建筑的四个角,每一个房间基本一样。方楼受风面积大,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早期的防御功能上,也容易产生死角,而圆楼比方楼节省土地和材料,也使房间受光均匀,有利于大家庭的平等和谐。
    江胜的江姓氏来自河南兰考,由南宋宰相杨万里的弟弟一支传到福建。记者随江胜品尝当地客家人正宗的早餐牛肉面搭配牛肉丸,据说,客家的牛肉被剁成肉泥后,要反复捶打,那肉泥睡了醒,醒了睡,直到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吃到嘴里才够味。
    土楼是“活”的
    在当地人看来,有人居住的土楼是“活”的,土楼似乎极喜欢“人气”,一旦无人居住,便会迅速退化破败甚至腐烂,所以当地有“以人养楼”之说。
    一楼厨房,二楼粮仓,三四楼居住,几乎是土楼设计的统一定式。为了防范,一楼均不设窗户。
    一楼设为厨房,承启楼60多岁的江维生有他的解释:一楼潮湿,用作厨房,烟火可以除湿,另外,烧柴火做饭,烟味夹杂着炒菜的油渍味熏向木板,会在木板上形成一层保护,可防范白蚂蚁的侵害。
    除了这些参差的圆形土楼,客家还有很多方楼。当然,那就免不了有四个边角,但从客家历史来看,不管是圆楼还是方楼,分房都以抽签为主,以示公平。客家人相信手气,这种时候,往往会派出家中手气最好的人,代表全家抽签。
    福建土楼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圆形抗震,是一种共识,最有说服力的是永定的环极楼,1918年,经受了一次强烈地震,墙体裂开一道3米长、20厘米宽的口子,震后不久,这道裂口却自然弥合,仅留下一道细纹,堪称奇迹。
    秘鲁著名建筑专家马图克多次来永定考察,回去后,在他的家乡如法炮制,也建造了一座土楼。落成后不久,即遭遇了一次地震,震中距他的土楼仅10公里,周围房屋全部倒塌,惟有他的土楼安然无恙,这位建筑师写信给永定的朋友,对土楼的抗震性大为赞叹。
    几百人的大家庭
    “看!这是张大千的老师写的楹联。”在振成楼月牙形天空下,楼主阿耕指着大门的门扉说。
    私塾学堂遍布,是土楼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一幢土楼都有旧日的楹联。
    从历史上来看,这些南迁的客家人,很多是当年北方的衣冠士族,基因里流淌着祖上的学养。也因此,一个家庭出几个博士的事情并不少见。客家人家家户户都有修族谱家谱的习俗,这些谱系,从原来的手抄到后来的雕版印刷,在中国堪称是最为完备的家族纪录,作家阿城甚至说,客家人的族谱是人类学的一大财富,从中可以看到一部汉族人“客来客去的世俗史”。
    17世纪以后,出外闯世界的客家人逐渐增多,他们主要经营条丝烟行,很多人到南洋谋生,永定县去海外谋生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整个县目前的总人口。这些在海外闯荡的客家人发财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回家盖豪华土楼,荫及子孙。在福建,凡是有较大土楼的地方,都有私塾学堂。土楼进门处皆设有祖堂,好像一个单位的大会议室,宗族议事、婚丧喜庆都在这里举行。
    客家人“聚族而居”,每一个土楼形同一个家庭。土楼里居住的人都有一些亲缘,也因此,一个土楼一个姓氏是常有的事。在一些地方,小孩出生后,胎盘要埋在土楼里,表示根在这里,年纪大了终要回来。
    过年时,有人会挨家挨户征收购买对联的资费,每家出三五元,把整个土楼打扮起来。假如哪天狂风大作,谁家在外面晒了谷子,全楼人都会出动帮忙,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按照客家传统,每年除夕之夜,外出打工的人都要回家,他们见多识广,回来后,不管是谁,都要在祖堂里请大家吃饭,每家一壶酒,一盘菜,整个楼里的大小族亲聚在一起畅谈,把一年的糟心事情就地解决,除旧迎新。
    规模较大的土楼,都有四通八达的廊道,夏天很多人在那里纳凉,尽情享受凉爽的“巷子风”。江胜从小在土楼长大,女儿1岁时爱哭,他太太抱着孩子在土楼里挨家串过,每家坐一小会儿,看看阿公在做什么,阿婆在做什么,一圈下来,孩子就不哭了。
    中西合璧二宜楼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土楼中的第一个“国宝”
    华安的二宜楼,被称为“土楼之王”,用了40万片瓦建成。没有其他土楼的“老相”,这座200多年的新式土楼中西合璧,显得十分“洋派”。
    “二宜”两字,源出《诗经》,寓“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之意。
    二宜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早摘取“国宝”桂冠的土楼。如果说,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土楼是地道的“土”楼,那么,华安200多岁的二宜楼则有很多西方元素,是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目前,二宜楼还保存着900多处壁画彩绘。天花板上,糊的报纸是1931年的《纽约时报》(据说,这种报纸目前只有纽约国家图书馆才能找到),门楣上画着酷似印度女神的半裸像,甚至还能看到描摹得十分精确的罗马表。在二宜楼的门楣上,分别画着15个时钟,时间各不相同,代表着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可见户主的世界视野,“海归”身份。
    门楣上标示的“风松号”等名称,则显示着二宜楼主曾经是富商,赚了大钱,回到家里“宜兄宜弟、宜子宜孙”。
    1988年,台湾《汉声》杂志3位编辑和几位土楼研究专家,联合组成“福建土楼”之旅,历时36天,共调查了70余座土楼,结果一致认为:福建土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瑰宝。圆楼是土楼世界中的奇葩,而华安的二宜楼“独占鳌头”、“总分第一”,是中国圆楼中的“宝中之宝”。
    1992年7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民居》摄制组把二宜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优秀模式进行全面、重点的拍摄。
    走出土楼的蒋老伯
    迈进黄墙青瓦,古朴安宁的二宜楼,几个女子正在门檐下摘着茶梗,阳光均匀地撒在庭院里,宛如世外桃源。
    如今,二宜楼当年的创建者之一蒋士熊的子孙已有4000余人,分居海内海外。楼中仍然居住着蒋士熊后代30多户200多人,辈分最小的为26代。
    86岁的蒋火炉在土楼里年龄最大,是二宜楼的老住户,土楼人都唤他阿公。除了当兵的10年住在他乡,其余的日子,蒋老伯都在土楼度过。
    蒋老伯去过朝鲜战场,在部队服役多年。军功章、纪念章得了数个。在二宜楼中,他曾经和美国大兵会面,并上了报纸的新闻。朝鲜战场上的正反方,耄耋之年,握手相拥,主题是和平友谊。
    蒋老伯有4个儿子,6个女儿,10多个孙子,是一个地道的土楼大户。他的家从一楼一直延展到四楼,加起来有16个房间。如今,儿孙们都过上了土楼外城乡结合的日子,只有他和老伴儿还留守在这里。
    每天8点,蒋老伯准时起床,在太阳底下料理他的小摊,茶叶、菌菇、纪念品。他的主业是“做茶”,生意嘛,自然是时有时无,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没人的时候,他喜欢四下转转,或一个人呆着。住在土楼里,在他看来,就像呼吸空气一样正常,生于斯,长于斯,“习惯了”,因此,住在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算作舒适。
    “申遗”以来,土楼的名气打了出去,一天下来,多则500多游客、少则100多,寂静的土楼忽然热闹起来。外国游客来得比原来多了,会闽南话的台湾人也接踵而至(蒋老伯称他们说话自己“能听得懂”),甚至还来了非洲客人,“皮肤就像这件衣服一样。”他拉拉自己的黑色上衣。
    华安的二宜楼在中国不一定尽人皆知,但在欧洲的电视台上,它曾经上过镜头,吸引了很多西方观众。
    2006年,德国电视台一台摄制组一行5人来福建拍摄专题片。在二宜楼前拍后照,忙得不亦乐乎。摄影师提着10多公斤重的摄像机连续10天不离身,甚至膝盖都磨出了窟窿。
    拍完土楼,蒋老伯和他的儿子及一位农民摄影师随德国记者到了上海,他们的任务是,作为演员,客串8天自己。
    蒋老伯开心地第一次游了花花世界:坐了摩天轮,去了百乐门,还登上了东方明珠塔。
    谈起上海,蒋老伯虽然觉得很过瘾,称那里“什么风景都有”,但是,他却惦记着回家做茶,住在大上海13层的豪华间里,500元一晚,蒋老伯并不觉得比土楼舒服,对于一个在土楼里土生土长的人来说,那是“调料”,比不上“主食”管饱。蒋老伯一心急着往家赶,本来说好住20天,结果只呆了8天,他就赶回了二宜楼。
    过惯了邻里相串的日子,喝惯了自己亲手冲泡的乌龙茶,虽然不是每一天都有上好的生意,但是,住在土楼里的蒋老伯却过得安逸。
    4个儿子在外面盖了房子,想接他和老伴去住,蒋老伯却不干,一句话:我们的土楼盖起来200多年了,人老了,喜欢宽松。
    这里空气好,头顶一片蓝天,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绿色食品……“天亮的时候,门口鸡鸭鱼肉都有得卖。”吃喝拉撒,土楼里面全部可以解决。蒋老伯很少走出土楼。
    我们去的那天,蒋老伯80岁的老伴出门去烟草行批发烟草,这是他们的生意之一。在我们的印象中,80岁,应该是要人搀扶的年龄吧,蒋老伯的老伴竟然还在跑生意。
    哎,土楼真的是养人。
    “东倒西歪”裕昌楼
    文/滕颖
    建于1350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在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
    歪而不倒
    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是游土楼必到的一处景点,站在观景台上,俯瞰下面,5座土楼围拢在一起,4个圆形土楼围着一个方楼,难怪被称作“四菜一汤”。
    从田螺坑往下4公里,就来到了裕昌楼,村头立的牌子上写着“最古老土楼”。
    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土楼,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这里没有一根柱子是垂直的,所有的木构件都东倒西歪着,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
    不过,700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有惊无险,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谁建造了这歪七扭八的土楼?如此“粗制滥造”的建筑为何能700年不倒呢?
    尽管裕昌楼名声在外,但是当地史书对土楼建造方法的记载上却寥寥无几。55岁的楼主刘纯维一口普通话,介绍起这座楼来头头是道。
    裕昌楼,始建于1308年,真可以算得上是土楼的“老祖宗”。与它同时期的北京元大都城墙到现在已经被风化得所剩无几,而裕昌楼却东倒西歪地保留了下来,而且至今还有人居住,难怪被人称为福建土楼之母。
    为什么从二楼往上,整个楼体竟然没有一根柱子是垂直的呢?
    “我们这栋楼像半成品,我们是真正的土楼”,刘纯维说。
    700年前,土楼的建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传说在1308年,5个家族合伙修建裕昌楼,工匠的伙食由每家轮流负责。然而轮到其中一家做饭时,居然在饭菜上偷工减料。于是工匠师傅心生不满,故意量错了梁柱的尺寸,使得二楼以上歪七扭八。为此,5家一起找工匠理论,而工匠却推托说:是地基没打好,才出了问题……
    这个流传了700年的故事,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据考察,造成裕昌楼东倒西歪的直接原因在于当年工匠对墙基尺寸计算失误。因为墙体本身是梯形的,越往上墙体越窄,所以木构件的尺寸也应该相应修改,而工匠们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从第二层往上的木构件尺寸出现了偏差,每一层都往一个固定方向倾斜。但聪明的先人巧妙地避免了楼的坍塌,尽管二楼以上每根柱子都是倾斜的,但是最顶部和最底部的柱子都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重心并没有偏移。就好像杂技演员把歪歪扭扭的椅子垒得再高,它的重心肯定还是在一条线上的。堪称土楼建造上的奇迹。
    数字电视村
    随时好像要倒下的裕昌楼不但没有倒下,后来又经历过大地震,屋斜墙裂,倾斜达15度,却墙斜屋不倒,至今依然如故。走在楼梯上,游客通常会很小心自己的步履,惟恐楼身倒下,但当地人却如履平川,洒踏走过,毫不在意。
    东倒西歪的裕昌楼700年不倒,究其根源主要功劳还要归功于这厚厚的夯土墙。就像打一把宝剑一样,要千锤百炼才能使其锋利,垒墙亦然。它的承重靠的是墙,实际上,木头柱子受力很小,支撑的只是楼板的重力而已。
    当年,工匠们夯实墙体所耗费的时间,现代人再也没有了耐心,也因此,如今,这样墙体制作已经绝迹。
    福建地区每年降雨充沛,裕昌楼历经700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外墙遍体斑驳龟裂,但是高达18米的墙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形。
    现在,裕昌楼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是几百年前,土楼内的居民也从来不用去楼外打水,每个土楼内都有水井,裕昌楼所在地势西高东低,西边居住的20多户,每家厨房内都有一口水井,水深约1米,井水清澈甘甜,可直接饮用。一个土楼里有如此多的水井,这在整个福建土楼中是较为罕见的。
    整体倾斜破旧,裕昌楼看起来却是元气沛然。南靖是中国的数字电视县,土楼所在的小山村,能接收到100多个频道,住在东倒西歪的土楼里,一点也不影响当地人了解世界。
    因为土楼“申遗”,裕昌楼的名气越来越大,“东倒西歪”反而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色。今年大年初三,裕昌楼一天的参观人数攀升到了1000多人。人们赶到这里,就像看比萨斜塔一样,就是想看一看700多岁的裕昌楼究竟是怎么个东倒西歪法。
    看过裕昌楼后,来自比萨斜塔故乡意大利的一位专家评价说,不要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座老土楼700年防火防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振成楼里的洋客人
    文图/本刊记者 张 洪
    23年前,阿耕所在的永定振成楼,曾经与北京天坛的建筑模型一起,送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引起轰动。
    “振成楼外环是圆形,左右两边有对称的半月形馆舍相辅,看上去好像一顶乌纱帽。”
    站在永定县圆土楼——振成楼门前,57岁的阿耕在头上划了一个圆圈,周围是最新到达的游客。
讲不完的土楼
    客家风味的普通话,黝黑的皮肤,阿耕说起土楼这本“讲不完的书”,一幅大家长的神态。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程序启动后,他成了这里的大忙人,每天至少讲四五场,慕名而来的游客总是让他欲罢不能。
    阿耕原名林日耕,父亲曾经当过福建省四个县的县长。1912年,在永定县洪坑村的深山密林里,阿耕的祖父及其兄弟耗资8万光洋、历时5年建成了振成楼。如今,这里成了福建土楼游的必到之处。
上世纪80年代初,阿耕发现有游客背着背包风尘仆仆来看土楼。当时楼里只住了4户人家,他牢记父亲的遗训“来的都是客”,热情张罗着带他们游土楼,有时还主动请他们吃饭。来客中有不少专家学者,他们指点土楼,常常妙语连珠,只念过小学的阿耕在一边仔细听,用心记,渐渐地,竟成了土楼第一个导游。
    振成楼占地5000平方米、拥有200多个房间,严格按照八卦的布局建造,阿耕家拥有乾兑两卦,占整个振成楼的四分之一。作为一楼之主,他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暮色中,三三两两的孩子来到这里,喊一声“阿公,我要买八宝粥”,他则从座位上站起来,笑容可掬地转身取货找钱。
    老外的至爱
    谈起土楼来访的外国游客,坐在门外的长凳上,阿耕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
    “外国人来得多,经常听到他们说hello。住土楼,吃土菜,是老外的至爱。”
    几年前,一对中年法国夫妇来到土楼,他们拗口的名字,阿耕自始至终没有记住。俩人会一点普通话,说起来不太流利。阿耕为他们打开一个有沙发、电视、席梦思的房间,请他们入住,没想到,夫妇两人竟然摇头。他们要找“古老的床”,土楼之大,都是现在的床,如何才算古老?阿耕真的是坐蜡。
    没办法,阿耕只好东寻西看,打开一个房间门,法国人看一下床上垫的什么东西。“我们垫的是一层棉被加一层毯子。”法国人说,不是这个,你们最早的时候垫什么?
    “听说以前没有垫子,都用稻草”,阿耕回答,法国人马上接口道,“那我们晚上可不可以睡在稻草上?”阿耕听得惊诧,回答说,现在已经没有稻草了,只有草席。
    他们夫妇连说“好好好,棉被不要,毯子不要,就要草席”,阿耕一肚子奇怪,只好满足他们的愿望,硬是给他们找来了一床草席,硬邦邦的,他们铺展开来,喜不自禁。那晚,他们电灯也不要,要什么呢?阿耕自言自语,“要一盏煤油灯。”
    “小煤油灯,一个晚上点到天亮,那晚,他们好开心哦!这就是外国人。”阿耕快活地摇着头。
    “还有一次”,阿耕接着说,一个德国家庭一行6人来到振成楼,那是2006年,他们跟着旅行团,就这么大剌剌来了。当时,旅行社误以为土楼备有导游,德国人一家大小6个人,一句中文也听不懂。
    恰巧,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土楼断了电,一直到吃饭的时候,电也没有通上,这可急坏了阿耕,怎么办呢?阿耕望着瓢泼的大雨发愁。无奈之中,他对驾驶员说,离这里5公里的地方,有一家条件较好的旅店,那里有电,床铺安逸,虽然价格略高,可是过夜舒适方便,我们送他们过去如何?
驾驶员当然同意,可是跟德国人比划了半天,语言不通,无论如何也讲不清楚,阿耕只好打电话到这家德国人的厦门公司,请那边的翻译小姐协助沟通,土楼里停电,把德国客人送到外面条件较好的旅馆里去住,安全舒适,可不可以?
    公司小姐在电话里跟德国人协商,结果却大大出乎阿耕的意外,德国人回答说,没有电,太好了,就住在这里。我们难得过上一个没有电的夜晚啊!
    “外国人的思维真是怪怪的,他们竟然喜欢没有电的夜晚。”阿耕说,“不过,可以看出,他们是真心喜欢我们土楼噢!”阿耕笑着解释。于是,当晚,他准备了4盏小煤油灯,放到德国人黑漆漆的房间里,一苗如舔,德国人一家竟然开怀畅谈了一个晚上,“开心得哦!”
    土楼的夜晚“比较短”
    在阿耕跟老外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还碰上过一个日本人,在土楼住了一夜,天亮后,日本人问阿耕:请问,土楼夜晚是否比较短?
    阿耕感到莫名其妙,忙回答:一样啊!日月双轮,谁手接抛,不管走到哪里,这夜晚也都是一样的啊!
    日本人解释说,我在城里,每天夜间都要醒一两次,而且不到12点睡不着觉,可是在这里,我不到9点就睡下了,一觉醒来,天竟放亮,是不是因为土楼的夜晚特别短呢?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和阿耕一起开怀大笑。
    这时,又有小孩子来买东西,阿耕回头说,“很希望这次申遗能够成功,让世界共同来保护土楼,这是我们的骄傲。”
    随着土楼旅游渐成气候,阿耕一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傍晚时分,他刚刚送走一桌日本客人,连他的小“鹅紫”(儿子)也在帮厨,在内楼和外楼相夹的月牙形天空下,阿耕和四方客人谈天说地。
    “我喜欢这样,有人气。”阿耕说,“现在的人,有了钱,没了幸福,我们土楼却是一个安静和谐的小社会。”
    20多年来,阿耕接待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早已记不清有多少人。他最忙的时候是春节。每年春节,土楼都会住满来自欧美、日本等国的游客。他们和阿耕全家一起吃客家菜,喝客家酒,过客家人的除夕夜,在阿耕的土楼世界里,这些外国人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家。
    永定土楼游览线路
    交通:去永定可以从厦门坐汽车到湖坑,看振成楼和承启楼。然后再去初溪参观集庆楼和余庆楼。或者坐火车到龙岩,然后乘坐“摩的”(永定的摩托车很多),经陈东前往承启楼。然后再去初溪参观集庆楼和余庆楼。
    住宿:龙岩住宿方便,各种档次的宾馆、酒店、别墅齐全,价格从100元至500元不等。至于县招待所,几十元钱就可以了。
    餐饮:客家食物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饮食口味略偏“咸、油”。特色菜有簸箕饭、菜干扣肉、客家捶圆、上杭鱼白等,著名小吃有段母包饼、客家擂茶、闽西八大干、永定芋子包等。
    客家人5次大迁徙
    第一次:西晋末年,永康元年的“八王之乱”,继之又在永嘉年间(即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后,战乱中唯有赣东南,西南和粤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年。
    第三次: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6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就达百万之众。此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安宁的生存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
    第四次:这次迁徙有两个原因:一是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内部人口膨胀,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广两湖的汉民,便大量入川。
    第五次: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到1864年,辗转征战长达十数年之久。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用以安置客家人。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迁到海南,迁到广西,甚至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
    客家人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余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9年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历史上,客家出了很多名人,包括文天祥、袁崇焕、宋湘、丁日昌、黄遵宪、丘逢甲、孙中山、廖仲恺、朱德、叶挺、叶剑英、曾宪梓。
    供稿《今日中国》(2008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