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区域经济 >> 商帮 >> 九大商团发财故事震动山城商界
区域经济
闽南地区 | 潮汕地区 | 广州 珠三角 广府地区 | 福州市(福建省) | 广东省 | 福建省 | 江苏省(吴文化) | 浙江省(吴文化) | 上海市(吴文化) | 长三角(吴文化) | 山东省(儒家文化) | 徽商 安徽省 | 晋商 山西省 | 湘商 湖南省 | 北京市(儒家文化) | 深圳市 | 珠海市 | 海南省 | 犹太人 | 开发区 | 西部大开发 | 振兴东北 | 环渤海经济圈 | 中部崛起 |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 城市化 | 县域经济 | 镇域经济 | 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扶贫 |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企业家与富豪 私有企业 | 商帮 | 商会
九大商团发财故事震动山城商界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16 日 17 时 0 分 17 秒  
来源: 重庆新闻网   2005-12-22 10:39:00

    每个商团都各具特色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总商会会长尹明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乡之间的人员流动、感情交流、资金拆借变得更加频繁,并促成了异籍商会的形成,并且在重庆越来越多。    
    现在重庆有近百万外地客商,每个商团各具特色,我相信今后每个省,甚至很多市都会成立他们自己的商会组织。    
    浙商资源共享最值得学    
    重庆游戏学院总经理陆欣    
    这几期的外地商帮在重庆的报道我都认真看了,印象最深的是浙江人。其实在我经商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不少浙江人,他们抱团打天下的精神的确值得学习,而且在我去过的一些外地城市,浙江人也非常团结。最值得重庆商人学习的是他们在外地从来都是信奉“资源共享”,比如一群浙江人在外地做生意,谁有什么人脉,什么资源,都可以无私的拿出来让其他浙江商人共享,这种精神非常难得。有些商人做生意就喜欢牢牢的把资源全部握在自己手里,结果许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成长,自己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外地商人抱团值得借鉴    
    重庆嘉华投资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斌    
    湖南人光是在渝捣腾钢材一年就赚走20亿,湖北人竟然垄断重庆70%%的文化用品市场……平时对外地商帮的印象也就仅限于千叶眼镜、诚泰通讯等浙商,看了你们的报道后,才知道百万外地商人竟然在悄声无息间垄断了重庆的不少行业。    
     这么多外地商人既然能够在重庆扎根,一来说明了他们看好重庆,同时也说明重庆的市场足够大,蕴藏着无穷的商机。相对外地商人抱团并善于走出去扩大市场而言,目前一些重庆人经商、办企业喜欢单打独斗,在本地恶性竞争,往往要在本地市场竞争得实在没法了,才考虑出去发展。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客商使市民生活更实惠    
    重庆中豪雪佛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斌    
    外地商人来重庆淘金,无论是对重庆本土商人还是对普通市民来说,都是好事。       

    首先,市场蛋糕大了,重庆人赚钱的商机自然也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而浙商、粤商等的经商之道,让重庆人看着新鲜也长见识,有洗脑作用,即使照葫芦画瓢做好了也赚钱。    
     其次,最受益的还是重庆市民。广东商人的家电、电子、装修用的电线,江浙商人的手机、眼镜等等,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也更加实惠。    
     当然,外地商人入渝也给本地商人带来了压力和竞争。    
    苏商与重庆感情很深    
    重庆大学历史教授史功    
      苏商与重庆的感情很深。对重庆晨报在介绍“抗战期间重庆苏商”的部分内容,我想补充一些资料:    
      抗战期间,有大约5000家江苏企业,跟随南京国民政府来到重庆。这些来渝的苏商因为有钱,当时曾被本地商人和老百姓骂做是“下江贩子”;而苏商也看不起重庆本地人,称其是“川耗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不过善于做生意的苏商们还是很快与重庆相融,并迅速成为抗战时,重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重庆在纺织、机械、船舶等方面的发展。同时,有了重庆这个大后方,作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的苏商也免于遭受灭顶之灾。今天在港台以及国外非常活跃的苏籍大商家,多数都是当年抗战时在重庆发的财。                              

    苏商稳重不冒险不激进    
    重庆苏宁电器连锁加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恩龙    
    看了几期外地商帮在重庆的报道,印象最深的还是江苏帮,因为我自己就是江苏南京人。    
    江苏人做生意最稳重,绝不会冒险,不激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江苏商人信奉的准则。在商场上,江苏人也最遵守游戏规则,不会轻易越过雷池。有一位德国人曾说过:江苏人是最像中国人的,中国人安稳、中庸、善忍、聪明,江苏人这几点都很像。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    
    百万外地客商给重庆人上了一课    
    在本报推出的“百万外地客商闯重庆”大型系列报道中,浙商的精明、鄂商的灵活、闽商的坚韧、粤商的平和、苏商的稳重……每个商团都展示出了因独特的地域文化所造就的独特商业性格。    
    而在这些独特商业性格的背后,则是中国新一代商人的共性: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资源由过去的行政配置,变为市场配置。商人逐利,不再靠行政权力,而必须依靠市场,依靠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    
    浙商在重庆创业,90%%以上没有任何背景,全靠一点一点地干。浙江人即使在街头卖菜,心里想的也是明天要当老板。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曾国平教授说,客走旺家门。百万外地商人汇聚重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大增加,带来的是财气、商气和人气。重庆的商业文化不仅是码头文化,还有几十年来形成的生产性的工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特质是以我为中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重庆商人从外地商人那里学到的则是新的投资理念,市场敏感性变得更强,明白了资源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销、包袱到市场中卸的道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外地商人教会了重庆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