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浙江省(吴文化)
国内浙江籍亿万富豪 | 海外浙江籍亿万富豪 | 浙江商会 浙江行业协会 浙商大会 浙商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浙商在全国投资 浙商投机行为 | 浙商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出路 浙江的地下金融与高利贷 | 浙江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富裕村与新农村建设 | 浙商国际化 浙江外资 | 浙商研究 浙商精神 浙商失败案例 与浙商有关的法律案例 浙江籍职业经理人 | 浙江的自主研发与自主核心技术 浙江技术与专业人才战略 浙江科技发展战略 | 浙江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主要产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 |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及比较研究 浙江经济自主性研究 温州模式 | 浙江区域均衡发展问题 浙江山海合作 | 浙江籍经济学家 | 浙江籍科学家、院士、著名专家教授 | 浙江国有经济 浙江经济问题 浙江经济综述 | 浙江历任省委书记省长访谈录 | 浙江教育综述 | 吴文化——浙江
浙江需要怎样的大产业?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2 月 4 日 15 时 19 分 23 秒  
来源: 市场导报   2010-6-29 15:21:07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出击,这是一条涅槃升华的必经之路。
  浙江要续写传奇,必须擎起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大旗帜。为长远计,在转型升级的攻坚战中,前者正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这四大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予以落实。此间,四者有着怎样的关系?谁又是关键的落脚点?依然是待解之题。采访中,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傅允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大产业。
  《市场导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对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意义何在?
  傅允生: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是为了解决浙江经济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产业怎么升级、企业怎么升级等。它的总体背景是经济发展过程不同阶段,产业形态、企业规模会不断变化。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是根据当前浙江产业、企业的特点而作出的决策,比如现在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也比较低,所以需要由小企业升级为大企业、小产业升级为大产业、小项目升级为大项目,小平台升级为大平台。
  《市场导报》:有观点认为,大平台建设正是浙江出于对开拓新发展空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您怎样看待?
  傅允生:可以这么说,浙江专业集群的优势非常明显,块状经济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前者有的称之为“块状经济”,有的称之为“专业化产业区”或者“产业集聚”、“产业集群”,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规模、水平等不同,当块状经济发展壮大了,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来描述就更加合适。同样地,原本镇、县范围内的集聚,现在则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些重化工业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进行区域功能上的规划。像临港工业范围更大,就需要更大的平台,这里有两个纬度——空间更大、技术容量更高,这也需要更强的资源集聚能力,以适应更大的空间结构。
  《市场导报》:如何看待大产业?
  傅允生:浙江原有的不少产业如轻纺产业,其实规模也不算小,只是生产比较注重专业化,像轻纺行业很多又进行了细分,如服装就可分为西装、休闲服等等,所以让人感觉比较“小”。大产业建设可以说顺应了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一般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就需要发展汽车、造船等相应的重化工业,这也是浙江产业升级的需要。
  但目前关于要不要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一点还是存在争议的。从全球工业发展过程看,发展重化工业的高峰已经过去了,现在国内钢铁产业等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等情况,这说明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了。因此,小产业升级为大产业,需要什么样的大产业?我认为需要的是一些成长空间较大的产业,现阶段而言就是重化工业加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需要说明的是,小产业升级为大产业,也不是说单纯的由小变大,小产业也有市场,大产业也会收缩,小或者大要看产业的成长期,只是现阶段要保证GDP增长,就必须要大产业来支撑。
  《市场导报》:对浙江而言,“低、小、散”的企业怎样才能做大做强?
  傅允生:企业可以通过内外生两种途径实现发展壮大。一个是内部积累,一个是通过外部强强联合、兼并组合,让一些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联合起来。这种的整合又有两种。一种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建成一体化企业,另一种是横向扩展,在某一环节把规模做大、壮大研发力量。
  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做的产品都是非主流的,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一批龙头企业来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后者生产更多主流的产品。
  《市场导报》:怎样理解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之间的关系?
  傅允生:我认为还是应该抓住主要的一“大”,就是大产业。大产业是龙头,产业的选择不能随便,要看整个市场的需求情况,产业好但是不具备条件发展也是不行的,所以应该选择那些经济发展条件前景好的、成长性大的产业。比如钢铁,目前存在行业亏损状况,且高能耗、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原料进口也受制于国外,重点发展就不是非常合适。
  其实大产业选择好了,也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都是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而一些发达国家又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发展要靠内需,而选对大产业就能帮助企业转型。
  另外,浙江土地价格高、商务成本高,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将会外迁,到越南或者国内江西、安徽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我认为转型升级的关键不在于大或者小,而是怎样来发展新的产业。这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老的产业如何通过创新提高技术含量,二是发展一些新兴的产业。我认为目前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上。
  《市场导报》:如何看待当前浙江面临的经济形势?
  傅允生:本来认为危机后的经济形势应该是越来越明朗,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是比较严峻。浙江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一直以来国际市场趋好浙江经济就趋好。但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美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强劲复苏,但就业率始终上不去,这也意味着整个经济增长还是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另外一个就是欧元下跌,让很多浙江企业的生意没有办法做了,汇率的损失实在太大。虽然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外贸已经出现明显回暖的趋势,但由于欧元危机是出现在5月份,整个欧盟进口需求急剧下降,从美国和欧盟两个外部市场的情况看,浙江经济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目前针对现状,产业转型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要开拓内需市场。最近发生的富士康事件有一个积极意义,就是它调整了工薪阶层关系,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对于扩大内需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
  《市场导报》:逐利是资本的特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是否能够引导民资由“虚”向“实”?
  傅允生:其实这是一个资本优势怎样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问题。资本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三种形态,国外从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和到金融资本转变的过程都比较长,而对浙江而言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非常短。金融资本可以获得暴利,这在温州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这和温州土地资源紧缺、没有产业发展积淀有关。我的建议是可以建立一些产业发展基金,选择一些前瞻性、有发展后劲的产业,再引导资本投入,使民间资本能够更规范。当前不少民间资本进入高新产业风投等领域,也是资本和产业相结合得比较好的做法。(作者: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