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服饰 >> 客家民俗:客家服饰
客家经济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 客家职业经理人 | 客家商会 | 世界客商大会 | 客商研究 | 客家千万富翁 | 客家小老板 |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 |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 客家地区重大基础建设 | 客家地区终极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适合客家地区终极发展的产业 | 客家城市经济 | 客家县域经济 | 客家镇域经济 | 客家富裕村与客家新农村建设 | 客家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 客家教育概要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 客家服饰 | 客家工艺品 | 客家音乐 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影视 客家舞蹈 客家山歌 客家戏曲 |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 网上客家商城 | 客家专家科技成果与客家富豪资本对接合作平台 | 客家媒体综述 | 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财富俱乐部 | 客家籍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客家民俗:客家服饰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11 月 27 日 13 时 53 分 25 秒  
来源: 河源新闻网   2009-9-8 15:06:50

    日常生活民俗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与行旅民俗。它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仪礼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得已不仅是生理的需要,同时也包含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旧时河源人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

    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3米。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 另加“ 颈链” 、“ 腰链” 和“ 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另外,小脚妇女还有穿绣花鞋、系罗帕的装束。农家

    妇女不缠脚,老妇也系罗帕。民国时期,男子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劳动者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俗称褂哩。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鞋袜方面,清朝时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妇女鞋加绣花,小脚女人的鞋尖而翘, 长度仅1 4 - 1 5厘米。雨天多打赤脚; 或木屐底布鞋, 长汀称“ 鞋屐”;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编的草鞋。到了民国,外地运进来胶鞋、雨鞋、皮鞋,只少数人穿用。一双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袜子旧时用布缝制,清末开始有了纱织袜子。清末民初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妇女冷天包罗帕,很少戴帽子。

    客家妇女的头巾

       作为衣饰打扮的一种,头巾可算典型的客家妇女的饰物象征。头巾的主要用途,一是保护头发,二是保暖。客籍人聚居处,大多崇山峻岭,莽莽苍苍。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居而来,他们渴望和平,渴望休养生息,可肥活之地,尽在土著同胞手中,于是,客家祖先多居山野,开门是树,有的将茅棚搭在半山腰,有的将泥房建于山旮旯,如是,即便赶圩场,走亲戚,那羊肠小径,绿树成荫,藤蔓枝垂,亦常常勾挂头发,就更甭说进山打猪草、扒柴火、摘木梓了。于是,客家妇女起初只是为了护住那一头青丝,便在头上裹起那一块方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怕是一介山野农妇啊!别瞧头巾就那么一块方布,裹在头上却有一番区别。在客家女人中,裹头巾者一定是已婚妇女,未婚姑娘是从不敢将它裹在头上。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出嫁这一天。和其它地方女子一样,客家女子出嫁也颇为隆重和讲究,而其中一项就是,出阁前,待嫁女子须由命好的婶婶帮她梳好头,蒙上头巾,由父亲或长兄抱到马背或轿上,一直到男家拜了天地父母,男女双方对拜进入洞房后,方可由新郎倌揭去。因之,客家人说头巾时通常在前面加一个“蒙”字,称作“蒙头巾”。只不过新嫁娘所蒙的头巾多为红布或色彩绚丽的花巾,而绝对不能用黑色和白色的。


    客家妇女的凉帽

     清代客家人戴的帽子有多种:劳动者戴束帽(俗称和尚帽),富人和读书人戴平顶的缎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顶的瓜皮帽,老人戴风帽、棉纱帽,有功名的戴“顶子”和“缨帽”。民国时期出现毡帽、军帽和工人帽,女人裹头巾、出工戴凉帽,男人戴竹帽。建国后,盛行五角帽及工人帽。70年代后,戴帽的人逐渐减少,部分人戴风雪帽、绒帽和草帽。80年代,青年男女开始戴太阳帽。但是,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再后来,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


    发髻和银簪

      发髻是客家妇女的一种头饰。她们还是姑娘的时候,一般都留长发,在脑后结个单辫,系上红头绳。一旦婚事议定,成了小媳妇,就必须择日盘发髻。之后,盘发髻就成了已婚妇女“梳妆”的主要内容。发髻盘好后,套上用黑线织成的“髻络”,用一把银夹,自下往上把头发的大部夹住,然后用三把银叉,自上往下,分左中右,从三个方向把头发夹住,最后再用一根银簪横穿而过,将发髻固定。其中,银叉均为刀型,银簪似剑,银夹似叉,上面刻着各种花纹,美化着客家妇女的发髻。为什么它们呈刀形和剑形呢?这与中原战乱和客家南迁又有密切的关系。晋、唐、宋时期,大量中原人南迁。沿途难免遭到兵匪阻拦、抢劫,或地方恶势力的骚扰。在战乱中的妇女为了防身,便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如小刀、短剑之类的防身器械,以便在遭到突然袭击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使击不倒对方,也可以自杀,以保清白之身。后来,一些妇女考虑到携带方便和便于隐蔽,便高挽起头发,把小刀或短剑藏于发髻之间,表面上看起来是束发的髻子,实际上则是防身自卫的武器。这种以防身自卫的武器,便逐渐演变为一种客家妇女的头饰装饰品。客家妇女头上用的银簪,除了用来防身外,它还具有治病的功能。如患有头痛脑热等疾病,可用熟鸡蛋白将银簪裹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其疗效极佳。这种民间的治病习俗,在客家人中历代相传,且沿用至今。另外,如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撞出毒血,可防止蛇毒入心。据说,银簪还有一个特殊的用处。姑娘成亲时,她的母亲必须送给女儿一根银簪,并交待一些悄悄话。其中,有一件就是新婚之夜,有的男性控制不住精液,出现“暴脱症”,新娘即可用银簪在他的尾椎骨处重刺一针,便可将精液收住,保住性命。所以,这根银簪又称“鸳鸯簪”。

    客家妇女的荷包

      客家风情饰品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以前,客家人不仅用它作为装饰佩带在身上,还有辟秽除邪、防虫灭菌和芳香怡人的功效。荷包最早是青春女子传送恋情的信物,其制作精湛,美不胜收,内容涵养丰富,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荷包飘香,丝线溢彩,充分体现客家女子的审美情趣,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荷包又叫香囊,主要是指佩带腰间的荷囊或装饰物品。可存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如钱荷包、香荷包、针线荷包、烟荷包、扇袋、手帕带及其它刺绣佩饰等。主要有鸳鸯、并蒂莲、如意、元宝、寿桃、石榴、葡萄、柑橘、蝙蝠、十二生肖等,图案生动,绣工出众,样式多样,颜色搭配十分巧妙,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都象征着吉利祥瑞,而且蕴第一章 日常生活民俗藏着丰富的客家民俗内涵。荷包内填充有辛夷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驱蚊杀菌,有益健康,佩戴荷包有避邪免灾之说。小孩出生后,做长辈的要送荷包和长命锁祈保健康长寿;端午过节,挑选荷包和五色丝线佩戴在儿童胸前,以避邪灾,祈求平安,图个吉利。如今荷包在河源农村仍然可觅踪影。一般是在喜庆之时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是男女恋爱作为定情信物,妹绣荷包,挂在郎腰。一件精美的荷包,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线、布色,都经过了精心构思、精心施绣,倾注了客家女子的情感和心血。荷包的样式千变万化,常见的有有虎形的,鸡形的、如意形的、寿桃形的、蝙蝠形的,以取意于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每件荷包还配以系带,编出百结,饰以料珠、流苏,便于佩挂。荷包的纹样大多是吉祥图案。荷包的图案纹样适合性、装饰性很强。几乎所有的刺绣针法都在荷包上得到完美运用。荷包色彩艳丽、香味浓郁。荷包的品种繁多,题材广泛。用绸缎作原料,珍珠、色穗和金银丝线搭衬绣制。其配色更是大胆, 使人惊叹不已,既强烈又谐调, 既华丽又典雅,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在荷包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客家女子以质朴的热情和丰富联想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图景化成刺绣画面,非常含蓄地传达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荷包的花纹各种各样,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如“蝶恋花”、“鱼戏莲”、“鸳鸯戏水”、 “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吉庆有余”、 “榴生百子”、“喜上眉梢”、“福娃迎奥运”以及十二生肖等动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还有丰盈饱满的瓜果等植物,造型夸张活泼,装饰纹样繁简搭配主次分明,色彩搭配明快强烈,乡土韵味十足。

    客家木屐

     木屐,即用木头制成鞋底的钉鞋,在河源城乡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穿着它去散步。旧时客家人有穿木屐的习俗。客家人穿木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多年前,有个客家农民为在水田插秧时双脚不往下沉而制作了“田木屐”。较大的屐板上穿有绳带,行走时用脚趾钩住绳带,这种“田木屐”被认为是后来木屐的雏形。而现在的木第一章 日常生活民俗屐,屐面上的花样越来越多,屐底却越来越单调,难有屐齿,越来越远离木屐本身,而近似于木底凉拖。旧时的河源人常穿“木屐”,主要是因为河源夏长冬短,气温高,春夏间高温多湿,酷暑里常有急雨,穿着木屐可避湿,而木屐多有屐齿,相当于最原始的高跟鞋,幽深小巷子,穿上它,脚与地面隔出一段距离,不仅走路的时候别有风情,而且湿气也不那么容易入侵。若是洗澡后穿上它脚即刻就干,尤其适合于夏季纳凉,故人们喜欢穿它。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河源还有很人穿木屐,城镇多有专营木屐生意的店铺,生意兴隆。木屐刷上油漆,男的穿黑色的,女子穿带花的。它既防水耐用,又美观大方。后来,随着制鞋业的发展,各式海绵、泡沫拖鞋代替了木屐。近几年,河源人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在连平绣缎镇,还有一家乡镇企业专门生产木屐,产品颇受欢迎呢。据穿木屐者说:“春夏期间穿木屐干爽、凉快,走路时穿木屐不会像穿拖鞋那样把湿沙拖起溅污裤子,同时不会因潮湿生“脚气”等皮肤病,在春夏多雨的季节更显示穿它的许多好处。”

    畲族服饰

    河源地区畲族妇女服装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 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它是用各种颜色丝线或纱线做材料,巧妙地编织而成。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 凤凰” 。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男子服饰崇尚黑色。上衣短仅及腰,裤子则长到踝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