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富裕村与客家新农村建设 >> 张伟基:让南岭村孩子不忘本
客家经济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 客家职业经理人 | 客家商会 | 世界客商大会 | 客商研究 | 客家千万富翁 | 客家小老板 |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 |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 客家地区重大基础建设 | 客家地区终极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适合客家地区终极发展的产业 | 客家城市经济 | 客家县域经济 | 客家镇域经济 | 客家富裕村与客家新农村建设 | 客家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 客家教育概要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 客家服饰 | 客家工艺品 | 客家音乐 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影视 客家舞蹈 客家山歌 客家戏曲 |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 网上客家商城 | 客家专家科技成果与客家富豪资本对接合作平台 | 客家媒体综述 | 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财富俱乐部 | 客家籍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张伟基:让南岭村孩子不忘本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11 月 26 日 23 时 42 分 5 秒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09-8-24 4:09:00
    提起南岭村的“老书记”张伟基,在深圳乃至全国都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他的名字和南岭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带领下,南岭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变成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如今,虽然他早已退居二线,但一说到关心下一代的事情,张伟基饶有兴味,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南岭村的孩子不能没文化
  “南岭村要拿20万元奖励赴美学子!”一见面,现在担任龙岗区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南湾街道关工委名誉主任的张伟基就向记者“报道”了这个“南岭头条新闻”。
  南岭村优秀学生李育威,2003年考上华中科技大学。他品学兼优,完成四年大学课程后,又攻读两年研究生。今年,他将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8月7日,800多名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的父老乡亲聚集在社区礼堂,热烈祝贺李育威到美国爱荷华大学深造,并决定对李育威一次奖励人民币20万元,希望全村学生以李育威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没有知识就没有生产力!”“南岭人要既富钱袋子,还要富脑子!”张伟基很早就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南岭村的孩子不能成为没有文化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伟基就在南岭村兴办了“业余学校”。他回忆起当时办学的艰苦:“那个时候就是找个篮球场,支起一个黑板,从外面请来老师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当时交通条件不怎么好,张伟基还专门请辅导员,这个辅导员的职责一是负责接送小孩上学,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另一方面是督促孩子们按时上课,不允许孩子们逃课。
  在张伟基的影响下,南岭村一直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村里采取优惠政策资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不断有孩子考入中山大学、华南师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挑战,南岭村从去年开始办起了新的“业余学校”,教授村民学电脑、学英文。
  张伟基告诉记者,村股份合作制章程规定,凡适龄儿童没有上学的,其家长将被扣除年终分配的一半,凡初中未毕业的学生村里不安排工作,一切福利无权享受。大专院校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工资享受副厂长级别待遇。
  “这个规定并不是一定非要严格执行,但是有了这样的督促,可以让南岭人真正重视教育。”南岭村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这个规矩,凡考上全国十大名牌高校的本村学生,社区一次性奖励10万元至50万元;出国留学的孩子,村里补助20万元。有了这些规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社区原住居民大专以上学历的占社区原住居民的16%,其中还有4个留学生。从2000年至今,南岭村学生每年参加高考的录取率达到100%。“现在南岭的孩子考上全国名校都有了,不过现在还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村里的孩子能考上全国最好的学府一直是张伟基最期待的事情,“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就有南岭村的孩子能够带来考上全国顶级学府的好消息”。
  20亩水稻田磨练少年意志
  很多人来到南岭村,都不禁赞叹其经济奇迹。可是在张伟基的心里,一直希望南岭村的子弟不要在富裕中忘本,不要在优越中沉沦。
  经过多年的发展,闻名遐迩的南岭村早已不靠种田为生了,但是在张伟基担任“当家人”的时候,专门留出了20亩田用于种水稻。为啥还要留出20亩田种水稻呢?原来这20亩田是南岭村专门留出来的一个教育基地,为的是让南岭村的孩子们都来这里学习怎么插秧,体验上辈农民的辛苦,让青少年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传统农业已经慢慢在南岭村退出历史舞台,这里的土地很早以前就已经按股份划给村民。不过,南岭村还是保留下20亩农田,作为学生的教育基地。
  “别的地方的孩子我们管不了,但南岭村的孩子我们还是要管的。”张伟基表示,村集体保留着20亩“忆苦思甜田”就是要让子孙后代不忘当年祖辈的劳作。南岭村每个暑假都会组织社区的中小学生到这里种水稻。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每年到了夏季放暑假的时候,都有200多个南岭村的孩子,组织起来到这20亩田里劳作。
  “教育青少年就像拔河比赛”
  “穷有穷志气,富没富毛病!”“教育青少年就像拔河比赛,好的东西不占领孩子的心,坏的东西就会去占领。”这是经常挂在张伟基嘴边的几句话。在他带领下,南岭村党员干部用先进文化丰富着孩子的思想阵地。
  1991年初,村里决定在老村中心建一个综合市场,一些村民搬迁时,把那些早已闲置不用的旧农具和破旧的家具都扔掉了。看着这些满地的“破烂”,张伟基与班子成员商量,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办一个展览厅,让那些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们,对祖辈的辛劳艰苦有感性的认识。于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致富思源村史展览馆”出现了。
  张伟基提出,全村党员干部要坚持“四个倡导”:倡导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富而思进。十多年前,村里就成立了专干重活脏活的修路队、清洁队、林果队等。大中专学生毕业回村参加工作前,必须先在这些岗位上劳动锻炼一段时间。在张伟基的带领下,村干部每周要参加1到2次的集体劳动,现在,全村400个劳动力,人人有工作,个个参加劳动。
  在张伟基倡导下,南岭村先后兴建了“致富思源展览馆”、“中国历史长廊”、“登山长城”、“客家民俗馆”,让孩子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客家人的民俗风貌、南岭人艰苦创业的传统。南岭村还建成了毛泽东像章展览馆和修复了战备坑道,用来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2月,社区组织了“捐出压岁钱•助学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倡议青少年将春节收到的压岁钱捐给灾区的贫困学生。学生和家长积极响应,一下子就捐出了50万元,这代表了南岭青少年的一片爱心,让青少年很好地继承了南岭人胸怀祖国、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