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经济 |
客家企业家 客家亿万富豪 | 客家职业经理人 | 客家商会 | 世界客商大会 | 客商研究 | 客家千万富翁 | 客家小老板 | 客家老板的慈善捐款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 | 其它客家交流与合作平台 | 客家地区重大基础建设 | 客家地区终极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 适合客家地区终极发展的产业 | 客家城市经济 | 客家县域经济 | 客家镇域经济 | 客家富裕村与客家新农村建设 | 客家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 客家教育概要 | 客家民居与公共建筑 | 客家服饰 | 客家工艺品 | 客家音乐 客家流行歌曲 客家影视 客家舞蹈 客家山歌 客家戏曲 | 客家菜馆 客家菜 客家美食 | 网上客家商城 | 客家专家科技成果与客家富豪资本对接合作平台 | 客家媒体综述 | 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财富俱乐部 | 客家籍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
梅州市新农村建设成果喜人 |
客家经济网 2010 年 11 月 26 日 23 时 12 分 11 秒 来源: 广东农业信息网 作者:钟洁华 刘晨雁 2008-1-22 10:36:00 |
盘点梅州市去年的发展成就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是精彩的一页。梅州市党委、政府以及梅州市委农办等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齐心协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大步迈进,示范村领跑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梅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仍拨出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起每年拨出50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资金。在出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后,梅州市还设立了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以2007年市级财政投入的3000万元为基数,增长幅度不低于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数。从2007年起,梅州市财政将连续五年、每年贴息贷款1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 与此同时,梅州市各县(市、区)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方面创造出“三种模式”。一是群众自主管理模式。蕉岭县在137个自然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代表村民筹划新农村各项建设。二是乡贤集资模式。发动外出乡贤捐资捐物,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埔县大麻镇小留村外出乡贤共为该村新农村建设捐资120多万元,同时发动群众对自己直接受益的项目投资投劳。三是社会贤达投资模式。积极引导和发动大企业、大集团老板投资新农村建设。省农业龙头梅县雁南飞茶田公司斥资5000多万元用于梅县雁洋镇长教村的新农村建设,按照高起点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兴建长教客家文化新村;深圳大百汇集团老总温纯青投资500多万元,用于五华县龙村镇洞口村的新农村建设,缓解了该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在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梅州市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自主创造意识不断增强,把建设新农村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逐步形成了“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外出乡贤热心资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后,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柚类、茶叶等传统大宗特色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发展脐橙、南药、油茶等新型产业和特色畜牧、水产养殖,优化农业结构。目前,梅州市发展脐橙总面积5.34万亩、南药2.3万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5万亩。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累计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03家,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36.8亿元,带动农户29.5万户,户均年增收2410元以上。累计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0个,带动农户7.92万户,成员增收总额5600多万元。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