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汇集
建设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各级政府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海外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海外中小老板的投资 | 大力扶持本地籍在本地发展的老板的发展 | 客家籍老板之间客家地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 发展重点产业集群 | 龙头企业、大项目、重点项目带动 | 千方百计吸引高新科技人才到本地创业,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 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 | 大力促进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不断快速进步 | 选择发展自主研发自主技术型零部件元器件产业 | 发掘、发挥客家和本地人文优势,带动、促进经济发展 | 搞好城市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工作,带动经济发展 | 搞好城镇化、专业镇规划与建设 | 保护、规划、建设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 客家特色山区特色旅游业,产业化农业 |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客家山区具有独特比较优势的产业 | 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园区 |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 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 |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周边发达经济圈 | 主动争取央企、省企投资大中型项目 | 争取政府专项资金、专项计划项目 | 争取各种非政府基金 | 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共同发展 | 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转移就业 | 发达市县及省政府部门等对口帮扶 | 同等条件下当地政府优先采购本地产品 | 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 主动争取国内的非客家籍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港澳台、国外的非客家籍华人华侨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美欧日的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大企业的投资 |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 工业化发展战略 |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 请本地及本地籍百姓献计献策 | 请科学家专家教授工程师调研指导 | 参观、考察、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地区的做法,避免失败教训 | 抓住国家、省实施重大发展政策机遇,实现大发展 | 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大力改造和跨越式发展传统经济
以人才为资本 以技术求发展
客家经济网   2017 年 2 月 24 日 13 时 55 分 19 秒  
来源: 河源日报 郝晓楠 刘远朋 肖斌   2017-2-14 7:00:00

东莞市蓝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小锋——



  
    人物档案:赖小锋,1977年出生,紫金县黄塘镇人。1993年,16岁的他远赴珠三角闯荡,2003年创办东莞市蓝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现为该公司总经理。
    创业感悟:未做事先做人,以身作则,锁定目标,不断坚持、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定会达到预期目标。
    祝福家乡:愿家乡继续走绿色发展和特色旅游发展道路,打造美丽的山水家园,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让家乡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祝愿河源和谐安宁,祝愿每一个家庭幸福安康!
    公司简介:东莞市蓝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自2003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制作精密塑胶模具与精密模具加工、CNC机加工和注塑产品。该公司于2015年成立子公司——“东莞市迪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美容器械行业产品研发、制造、生产与销售。
 


东莞市蓝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角


 
       在3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赖小锋始终微笑而答,说话平缓,语调温和,无论是忆起初中时的因贫辍学,还是讲述未来发展愿景,都显得很平静,既没有对苦难过去的怨愤疾言,也没有成功后的豪言壮语。
       其创办的企业——东莞市蓝宇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也如他平和、稳重般的性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模具市场上稳健发展,一步步壮大,从最初只有50平方米的加工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4个国内外生产基地的现代化模具研发制造企业。而他,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学徒,成长为企业掌门人。
       赖小锋把企业的发展壮大归功于人才和技术,“以人才为资本”、“以技术求发展”两个巨幅标语,被他张贴在车间的显眼处。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两大“法宝”,他的态度泾渭分明,对人才,他秉承“以人为本”理念,自己虽是老板,但从不“摆谱”;但模具师傅出身的他,对技术却异常严格,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曾为了一批模具产品的精准出炉,他盯了整整一夜。
       几近不惑之年的赖小锋,近两年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投身美容器械行业。二十多年坚持稳扎稳打的他,不认为此举是冒进:“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今年新工厂投产运营,他期待通过创新和品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从学徒到部门经理,他靠的是拼劲
 
    赖小锋对家乡的记忆,停留在16岁之前,自1993年离家后,他一直在外打拼,如今已整整24年,其间只是偶尔回去看看。
    外出打工,是迫不得已。16岁时,赖小锋上初二,因为家里穷,要靠卖猪交学费,但在镇里的食品站,他的父亲连续排了好几天的队,也没有把猪卖出去,学费也就一直拖欠着。被多次催缴后,赖小锋觉得“面子挂不住”,便一气之下背着包裹南下广州,尽管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据赖小锋回忆,当时外出打工的非常普遍,村里的大多数劳动力都在珠三角城市务工,很多人赚钱回乡后也以“成功者”的形象出现,西装革履,外表光鲜。但他出去时目的很明确:先学技术,后赚钱。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进入一家模具厂做了一名学徒。
    这一干就是两年。当学徒每小时只有8角钱象征性的补贴,每天长达12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比下地干活上山砍柴”还要辛苦,但赖小锋选择了坚持。在车间里,他什么都做,常常到了深夜,别人都已下班回去了,他还猫在车间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困了就找个地方打个盹儿,醒来又继续干。两年中,他熟悉了模具加工的每道工序,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磨床、铣床、钻床、数控加工等各项技术。
    自感学有所成的他,跳槽到了另一家模具企业。他从一名基层技术工人做起,凭借日渐精湛的手艺,崭露头角,到带班师傅,再到车间组长,短短6年就成了一名部门经理。随之而来的是待遇的提升,月薪从3000多元涨到了7000多元,不仅达成了当初“先学技术,后赚钱”的愿望,而且也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说起那段时间的打工生涯,赖小锋认为,他之所以获得老板赏识,除了自己具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外,靠的就是拼劲和勤奋。他回忆,当时企业效益好,订单多,需要加班加点赶工,但劳动强度太大,很多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加班,但他乐此不疲,经常做到半夜,如果有突发任务,哪怕是深夜两三点,他也是随叫随到。看到赖小锋这么好用,每次接到重要订单,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从加工作坊到现代化企业,他倚仗的是创新
 
    钱包鼓了,很容易让人沉浸在美好的奋斗成果里,止步不前。也许是骨子里有一股上进心,赖小锋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
    世界模具看中国,中国模具看广东,广东模具看长安,今天的长安镇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机械五金模具重镇。在上世纪90年代,该镇有很多模具工厂,但多数是港资、台资企业,内地企业很少,而且模具市场需求旺盛。瞄准商机的赖小锋,于2002年3月28日在长安镇成立了一间模具加工厂。“虽然只是一个50平方米的加工作坊,却是梦想的开始。”
    企业的发展,验证了赖小锋灵敏的商业嗅觉。借助积累的客户资源、过硬的技术、良好的诚信,他的加工作坊迅速壮大,到2005年时,已成为一家拥有5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100多名员工的中型企业。他继续坚持走“盈利—投入—扩张—再盈利—再投入—再扩张”的发展之路,先后在东莞市大岭山镇、越南、菲律宾建立了3个生产基地,专门为国内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供应产品。
    那时,模具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大超出了赖小锋的预料。近5年间,东莞模具企业以年均30%的速度在增加,而模具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稳,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赖小锋坦言:“之前是客户主动上门,排着队交订单,而现在,则需要企业外出抢订单。”市场竞争不仅激烈,生产经营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在大幅上升。以人工为例,2010年左右,普通工人平均月薪500元,而现在要5000多元,6年增长10倍。
    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赖小锋重点在机械设备更新换代上下工夫,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在他的高精密自动化模具生产车间,巨大的机械手在轨道上从容地把一个个零件抓起来装配,很少见到工人。他说,之前一台机器需要3个人操作,而现在3台机器只需一个人操作,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赖小锋说,没有创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立足。创新是一个企业应有的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
 
    从严要求到以人为本,他既是师傅又是兄弟
 
    模具被称为工业发展基石,也是多门类、复合型的高新技术行业。对此,赖小锋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工艺的精湛和产品的精确,是模具行业必须遵从的原则。模具生产的每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规定及产品要求进行,“服务再好,产品不行,也是白搭”,只有过硬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信赖。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除了不断更新设备、提高装备水平,赖小锋还紧紧扭住“人”这个关键点。强化对工人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他的企业专门设立编程室、设计部、检测部等部门,以严格规范的技术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在模具行业浸淫20多年的赖小锋,不仅是老板,还兼任带班师傅。他不仅要求员工们精益求精,更是以身作则,不做“甩手掌柜”。前段时间,公司接到一品牌手机企业的订单,这是因为另一家模具企业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才把订单转到了赖小锋的公司。为确保产品达标,第一批产品上线生产时,赖小锋在生产线旁整整盯了一夜,交货时,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赖小锋笑言:“正因为我懂技术,工人们才不敢懈怠。”但在日常生活、企业管理中,他又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喜欢打感情牌,崇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希望以待遇留人、以亲情待人、以实绩用人,让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不仅称员工为兄弟,还让很多人持有了公司股份,让大家都有干劲,愿意同他一道奋斗。
    “企业要发展,人是第一位的。”在赖小锋看来,只有将注重员工自身价值以及员工未来发展的人本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才能为企业培养忠诚的员工,企业才能更加长久地发展下去。实际上,在其企业中,这样忠诚的员工,他随口就能说出一大串,赖惠锋、吴志伟、李国雄……这些都是从建厂到现在,与他并肩奋斗了十几年的“老战友”。
    在老员工李国雄看来,赖小锋“值得信任,跟着他踏实、有奔头”;在进厂3年的新员工方云健眼中,“他温和、谦逊,像一位大哥,与其一起工作舒心”。
 
    从模具到美容器械,他开始新的梦想征程
 
    “这是眼部面部按摩仪,既可以舒缓疲劳、缓解浮肿,又能紧致肌肤,增加皮肤弹性。”在公司一间贴满各种美丽的仪器图片、别具风格的房间内,赖小锋熟练地介绍着他的新产品,言语间既充满着自信,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不甘寂寞的赖小锋面对模具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两年前开始企业转型的谋划,上述新产品——脸部美容器械,就是其转型的最新成果。这一转型看似跨度很大,但在赖小锋的规划中,模具和美容器械两者是异曲同工,其在模具行业20多年的摸爬滚打,建立了独立的研发制造生产基地、强大的研发销售团队、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些都是他坚定能够成功的重要推力。
    一贯坚持稳扎稳打的赖小锋,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决定转型美容器械前,他组建团队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结论是脸部美容仪器在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几百万元的投入,赖小锋新研发的眼部面部按摩仪、洁面仪、美容仪、补水仪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在近期香港举行的美容产品展览会上,他的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并拿到了俄罗斯的一个大订单。
    如今,赖小锋的新工厂即将投产。他说,这是他人生中一次全新征程,也是他梦想的再次起航。这一次,他有两个愿景,一是以创新取胜,二是以品牌赢市场。“只有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实现产品价值从中低端向高端延伸,企业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的赖小锋,也时刻关注着家乡发展。虽然暂时还没有在河源投资建厂,但家乡已经列入他未来的发展计划中。他说,两三年后等到新工厂初具规模了,他将在河源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也为家乡发展作出自己一份贡献。
    在赖小锋看来,家乡既有变,也有不变:“变的是家乡经济块头更大了、城市更靓了,不变的是守住了青山绿水,仍是‘高颜值’。”
 


赖小锋在察看数控机床

 
    人物对话
 
    河源日报:根据你的观察,河源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
    赖小锋:河源是青山绿水之城、东江水源之城。近年来家乡努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加快绿色崛起,在城市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成果丰厚。作为外出河源人,我为家乡发展倍感骄傲。
    河源日报:对河源下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赖小锋:“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是河源的城市名片。建议家乡进一步擦亮这一城市形象定位,继续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做足山水文章,加快旅游业发展,打响“大美河源,绿野仙踪”品牌。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高准入门槛,严守各项环保制度。
    河源日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现在的年轻人创业,你有什么建议?
    赖小锋:年轻人创业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业”,二是“新”。所谓“业”,即方向,也就是走哪一条路,通向成功的路径有很多,作为创业者首先要找准方向、选好路径;所谓“新”,即捷径,这里的捷径是指如何能在众多人争相选择的一条路上,更准确无误地达到理想目标。
  
    东莞片区采写统筹:刘远朋
    采写:本报记者 刘远朋 郝晓楠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特别鸣谢:东莞市紫金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