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汇集
建设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各级政府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海外大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本地籍客家籍国内、海外中小老板的投资 | 大力扶持本地籍在本地发展的老板的发展 | 客家籍老板之间客家地区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 发展重点产业集群 | 龙头企业、大项目、重点项目带动 | 千方百计吸引高新科技人才到本地创业,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 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 | 大力促进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不断快速进步 | 选择发展自主研发自主技术型零部件元器件产业 | 发掘、发挥客家和本地人文优势,带动、促进经济发展 | 搞好城市化、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工作,带动经济发展 | 搞好城镇化、专业镇规划与建设 | 保护、规划、建设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 客家特色山区特色旅游业,产业化农业 |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客家山区具有独特比较优势的产业 | 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园区 |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 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 |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周边发达经济圈 | 主动争取央企、省企投资大中型项目 | 争取政府专项资金、专项计划项目 | 争取各种非政府基金 | 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共同发展 | 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转移就业 | 发达市县及省政府部门等对口帮扶 | 同等条件下当地政府优先采购本地产品 | 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 主动争取国内的非客家籍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港澳台、国外的非客家籍华人华侨老板的投资 | 主动争取美欧日的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大企业的投资 |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 工业化发展战略 |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 请本地及本地籍百姓献计献策 | 请科学家专家教授工程师调研指导 | 参观、考察、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地区的做法,避免失败教训 | 抓住国家、省实施重大发展政策机遇,实现大发展 | 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大力改造和跨越式发展传统经济
赣州电商开启精准扶贫新路径
客家经济网   2015 年 8 月 3 日 13 时 36 分 28 秒  
来源: 赣南日报 作者:吴迪   2015-7-29 16:17:00
    7月28日,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蓝梦电商园,电商创业导师在创业讲堂上鼓励学员们创业。据了解,该电商园创业讲堂采取对外开放形式,每星期开设两期课堂,对返乡创业者、电商创业者、创业大学生等人员进行免费培训,讲解“互联网+创业”等相关知识,为广大电商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 
    一公斤毛芋仔集市上卖3元,网上卖6元。7月25日,通过“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贫困户宋有亭100公斤毛芋仔卖出了比往常高一倍的价格。开张一个月,该服务站就帮助村民代销土鸡蛋等土产270余笔,交易金额6600多元。“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是当地与中国邮政联合打造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近年来,这样的便民服务站,在赣州村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力助推了我市的精准扶贫工作。
    赣州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广点多,群众自我脱贫能力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赣州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集中、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地区,实施产业化帮扶,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乘着“互联网+”浪潮,依托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南康家具、服装、旅游等优势产业,“联姻”电子商务,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扶持农村电商发展,赣州从培植产业发展环境入手。近年来,赣州先后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农村电商发展。在赣州注册且符合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府专门安排财政资金,鼓励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发展出口名牌,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对于经认定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5万元以上奖励。赣州还大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通过和阿里巴巴、邮政公司、顺丰集团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全面铺开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
    为了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脱贫,赣州整合各项扶贫资源,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扶持。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帮助贫困户借助商务部新农商网、供销社网上商城、阿里巴巴“村淘”、京东商城、顺丰嘿客网、1号店、邮乐网、融e购、善融商务等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
    原先农村滞销或价廉的土产,如今变成了畅销金贵的香饽饽。2014年,全市脐橙电子商务销量达5万吨,交易额达4.7亿元,分别增长92.3%、113.6%。仅宁都县,自电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就新增各类土特产网店近500家,已有81家农业企业、2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辐射带动贫困群众800余人从事电商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可年增收6000元以上。 (陈兰  实习生  陆洲  记者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