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商研究 >> 客家商人的爱国爱乡观念与行为 >> 《下南洋》高唱客家精神之歌 广东卫视8月献映
客商研究
客家商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 客家商人的爱国爱乡观念与行为 | 客家商人的经营管理之道 | 客家商人失败案例 | 与客家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 客家商人的家庭教育、二代与后代 | 客商与潮商、广府商人、闽南商人、苏商、浙商、鲁商、徽商、晋商的比较研究 | 客家商人研究综述
《下南洋》高唱客家精神之歌 广东卫视8月献映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4 月 13 日 15 时 31 分 23 秒  
来源: 腾讯娱乐   2011-8-10 9:52:00

 

    由广东省省委宣传部策划出品,反映华侨华人在南洋奋斗史、血泪史和贡献史的38集电视连续剧《下南洋》即将于8月15日在广东卫视黄金时段强势推出。

    《下南洋》主要讲述的是以简肇庆(佟大为饰)、唐阿泰(张默饰)、邝秋菊(童蕾饰)、陶舒燕(黄圣依饰)等为代表的广东福建一带人民跨洋冒险谋生求发展的故事。在经历猪仔仓的暗无天日、锡矿的种种屈辱和酷刑摧残后,他们在一次次命运的挑战面前逐渐觉醒,不仅团结起来奋起废除压榨华工的“猪仔币”,赢得了尊严和自由,而且积极投身国内的民主共和事业,用革命行动唤醒了沉睡的故土。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广东卫视开启纪念序幕。

    《下南洋》是广东卫视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推出的一部年度大戏,它的的播出正式拉开了广东卫视系列纪念宣传活动的序幕。

    《下南洋》聚焦清末民国初广东、福建等地区大批侨民下南洋谋求生路的历史事件,更和当时国内激荡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交织在一起,不同寻常地从侨民的视角再现了清末翻天覆地的革命浪潮。

    剧情开篇叙述了客家商人史致中、简阳春在南洋募集革命经费,带革命经费回国,遭遇晚晴政府“莫须有”的陷害,为全剧定了民主革命的基调。由佟大为扮演的男主角简肇庆背负家仇国恨流落南洋,从一个懵懂少年发展为日渐觉醒的反抗者和革命者,在国内民主革命滚滚洪流的感召下,毅然回国加入革命。

    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是我国华侨人数最多的省份,也是下南洋华人的主要出发地,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省委宣传部策划了该剧摄制,生动地反映了华侨华人在南洋和国内的奋斗史、血泪史和贡献史。

    中山先生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民主革命初兴之时,革命党人无法在国内立足,只得流亡海外,华侨便成了他们争取和依靠的对象。而华侨尽管身在异乡,但心系祖国,加之更易接触到当时的先进思想,自然会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为革命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不惜舍弃家业,投身革命。华侨还有力地资助了革命的各项经费。中山先生曾说,“慷慨助饷,多为华侨”。无论是在国外苦心经营十数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不惜将全部财产变卖,支持革命事业;还是普通的劳动工人,将辛苦积攒的毕生积蓄捐作革命经费。华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至于华侨亲自投身革命,血洒沙场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总之,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始于海外,发展于海外,并在华侨的支持帮助下壮大。他四次环球,七下南洋,在华侨地区建立组织,积蓄力量,宣传主张,筹集经费,从而获得了革命所必需的人才、物力和财力支援。

    辛亥革命离不开被誉为“革命之母”的华人华侨的倾力支持,而广东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尤为显著。广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东又是海外华侨最多的省份之一。《下南洋》由广东主导创作,广东卫视黄金强档播出,具有特殊的意义。制作方和播出方都希望通过该剧,弘扬华侨文化,引发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和国内观众的精神共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下南洋》:一部南洋华侨的集体群像

    《下南洋》是《闯关东》、《走西口》后又一部中国反映近代史上人口大迁徙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也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移民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三部曲中的前两部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近年来播出的最成功的电视剧作品之一。此次《下南洋》的再次推出,势必引发无数电视观众的热切期待。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华儿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大移民壮举,其移民人口之多,涉及地域之广,世界罕见。大量的移民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闯关东”、“走西口”的“国”内移民不同的是,“下南洋”是三大移民中唯一一次面向海外的移民,其移民人口之多,移民时间跨度之长也远远超过前两者。他们在发展所在国家经济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就连当年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现如今,在中国数千万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来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

    电视剧《下南洋》讲述的正是清末民初年间,生活在广东、福建一带的中华儿女,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历经磨难,努力打拼,最终取得成功、投身中国革命的故事。剧中以以南洋华侨为中国革命筹集经费为主线,塑造了简阳春、简肇庆、陶舒燕、唐阿泰、邝秋菊、朱瑾等南洋华侨群像。不同的人生遭际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为了生存,为了爱,他们在异国他乡流血流汗、顽强拼搏,在磅礴巨浪和凶险的社会中艰难求生,用鲜血和汗水凿山开路,终于打开一片天地。为了祖国复兴,他们毫不吝啬,捐钱捐物,毅然奔向回国救亡之路。

    《下南洋》,一部血泪交织的华工辛酸史,一个荡气回肠的春秋家国梦,一曲雄浑激昂的华人精神史诗。

    著名导演沈好放阐述《下南洋》主题时称,山东人“闯关东”、晋陕人“走西口”和广东福建人“下南洋”,是中华儿女在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壮举,其中数百万广东、福建人跨洋冒险“下南洋”,更具拼搏精神和创造力,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命运,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时代变迁中的历史脚步,是一次伟大迁徙的觉醒。南洋华侨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以及对个人、家族甚至国家命运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抗争精神,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精神文化建设仍然大有裨益。

    从围屋中出走:客家精神的寻根之旅

    《下南洋》是第一部对客家人历史、文化进行全景展现的电视剧。这是一群从围屋中出走的客家群体形象。客家围屋、客家山歌、客家民俗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客家文化画卷。

    《下南洋》主题曲《阿妹找哥洗琉琅》就是一曲带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客家山歌:“阿哥当年下南洋,阿妹找哥洗琉琅,白天烈日当空晒,夜晚想哥枕头凉。哥在远方多保重,你是家中大栋梁,何日盼得阿哥见,阿妹相伴好还乡。”(中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是该剧主题曲的词作者。)

    剧中备受瞩目的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的“集体亮相”。土楼是散布在福建、广东地区的客家人民居。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因其大多数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下南洋》以客家土楼为外景拍摄基地,其中佟大为饰演的简肇庆所在的简家居住在“集庆楼”,黄圣依饰演的陶舒燕所在的陶家是福建永定“振成楼”的楼主,剧中大量镜头展现了上灯、婚嫁、红腰带等客家风俗和客家土楼人的生活,揭开了客家人神秘的面纱,为亿万电视观众揭开了客家土楼神秘的面纱。

    客家人是北方人从中原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融合少部分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吃苦耐劳、勤劳质朴、勇敢守信、有情有义是客家人突出的精神特征。客家人的这些优秀品质在电视剧《下南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勇敢守信:史致中和简阳春在南洋开侨批馆。史致中得罪清政府官员被抓,第一时间把侨批付托给同伴简阳春。侨批是华侨的书信,里面往往夹带银票,是华工在外打工的血汗钱,也容易招来贼人。简阳春拼着一身武艺,孤身一人挨家挨户把侨批送到华侨的亲人手上,还给他们讲华侨在外的各种讯息。这样送侨批的场景不止一次。简阳春第二次回到家乡,也带来了侨批。刚好大儿子即将结婚,但是他和儿子都忙于整理、送出侨批,婚事都交给夫人打理。

    有情有义:史致中因爱国言论获罪,惨遭清朝官员陶厚源抄家灭门,好友简阳春冒死救出其子,并抚养成人;管理史家产业,日后归还。在往南洋卖猪仔的客船上,简肇庆和黄欲达、唐阿泰在共患难的过程中结成了生死兄弟。黄欲达后被杀父仇人冼致富害死。简肇庆和唐阿泰誓为黄欲达报仇,更为了不让烟管继续荼毒华工,在烟馆和烟馆的主事冼致富及其手下大打出手。唐阿泰用自己的身体为简肇庆挡了一刀,丢了性命。唐阿泰临终前托付肇庆照看好邝秋菊,简肇庆一一做到。

    偶像派升格实力派,黄圣依、佟大为大受好评

    作为又一部大移民题材年度大戏,《下南洋》在投资规模、演员阵容上都远远超过《走西口》,制作上更为精良。该剧由电视剧《走西口》的编剧俞智先、廉越编写,曾执导过《孙中山》《任长霞》《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电视剧的著名导演沈好放执导。演员阵容上不仅汇集了佟大为、黄圣依、童蕾、张默、王诗槐等国内著名演员,更有午马、元华等港台老戏骨的加盟,曾主演过《任长霞》、《家有九凤》、《戈壁母亲》等电视剧的著名影星刘佳,也在加盟此剧出演佟大为的母亲。豪华主创阵容为将该剧打造成经典作品提供了保障,成为吸引亿万电视观众的又一强大力量。

    剧中的演员大多数比较年轻,导演沈好放也称赞他们“撑起了这台大戏”。黄圣依在剧中扮演简肇庆青梅竹马的恋人陶舒燕,两人的爱情故事是全剧的主线,但最终他们却因为误会而上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故事。对于黄圣依的表现,沈好放尤为赞叹:“过去都以为她只是个青春偶像,没想到这部戏让我刮目相看。”最让沈好放叫好的,是黄圣依和佟大为少年时代的感情戏,“虽然两个演员都已是成年人,却把懵懂少年的两小无猜演绎得非常动人,毫不做作”。黄圣依透露,出演“陶舒燕”是她自己选的。“剧组当时让我在戏里的几个女角色里挑,我挑中了“陶舒燕”,因为她是个大家闺秀,从小就受聊很好的教育,跟我比较像,比较贴近。”黄圣依表示,“陶舒燕”这个人物比较有层次、有张力,她苦等丈夫“简肇庆”却音信全无,最后去南洋寻找,是一个很伟大的女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佟大为凭借《玉观音》(老版 新版)、《奋斗》(电视剧 电影)等偶像剧成名,几乎从来演绎的都是细皮嫩肉英俊小生形象,而在《下南洋》当中,佟大为则是前所未有地皮肤黝黑衣衫褴褛。佟大为扮演的青年学生简肇庆因为与仇人的女儿相恋被迫远下南洋,在船上不幸被误当成被贩卖的华工,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华工在南洋的艰难遭遇。剧中佟大为成功地演绎了生活在最底层的南洋“民工”,并亲自体验了包括“烤沙爹”、“晒猪笼”等当地特有的酷刑。为了扮演剧中的角色,佟大为用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客家文化:“接到剧本之后,我发现其实对这个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历史不是很了解,就去查了很多资料。我扮演的简肇庆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很多书中都记载,客家人无论在家乡还是在海外,都富有凝聚力,客家精神往往被概括为团结和奋进,这也就是我扮演的这个角色的主要特征。 ”

    男主角佟大为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如潮好评,观众们一致反映:“《下南洋》是一部值得用心去看的戏,佟大为的出色演技以及扣人心弦的剧情,才是整部戏最近吸引眼球的。”还有网友发帖表示“在《下南洋》中看到了更成熟的佟大为,故事题材贴近史实,更加考验佟大为对角色的把握和演技的真实,佟大为的这次转变很成功!”

    在“下南洋”中佟大为饰演的简肇庆处处体现出客家人手足情深、患难与共的民族大义精神,颇有侠义之心。沦落南洋荒芜之地的简肇庆与一众客家同胞被当做“猪仔”卖到锡矿场做苦工的暗无天日的惨痛生活,饱受非人的折磨与虐待。在一次突发争执中,简肇庆的结拜兄弟惨遭监工的毒打,为搭救已被毒打至奄奄一息的结拜兄弟逃出矿场送往医院,佟大为不息亲身经历“吊猪笼、“烤沙爹”的酷刑,双手被捆绑在刑架上,整个人被扒光上衣吊在烈日底下暴晒,受尽屈辱,幸好被及时赶到家丁所救,才幸免于难。为了解救所有被困在南洋的华工,获救的简肇庆义无反顾的加入革命军,慷慨解囊,动用自己家族事业的财产去换一文不值的猪仔币,让受尽磨难的华侨同胞们恢复自由重获新生。有网友在佟大为的微博中留言“肇庆的仗义让人感动,佟大为很有做硬汉的潜质!”

    有情人难成眷属,凄美爱情绝唱南洋

    《下南洋》中,一个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贯穿始终。

    男女主角父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但爱情偏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弄人的命运却一次次把他们的美好愿望撕得粉碎。

    随着剧情的推进,黄圣依饰演“陶舒燕”与生死相依的恋人“简肇庆”开始两地相隔苦苦的爱恋,其催泪剧情令人动容,电视剧《下南洋》因而有了“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之说。首次合作的黄圣依与佟大为扮演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他们的爱情故事贯穿《下南洋》全剧。剧中的“陶舒燕”本是“简肇庆”的“仇人之女”,但父辈的恩怨并没有阻碍两人的情感发展。当“陶舒燕”对未来充满着美好憧憬之时,“简肇庆”却为了谋生冒险不得不前往南洋,从此生死难料。既使如此,“陶舒燕”仍痴心一片苦苦等待“简肇庆”的归来。这个情感路线波澜迭起催人泪下,始终牵动着观众的眼球。

    黄圣依表示,“陶舒燕” 是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的一批留守女性。她长年与爱人“简肇庆”苦苦分离甚至不知对方生死身心备受煎熬。可以说,“陶舒燕”和“简肇庆”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下南洋》结局让观众期待。

    自拍剧渐成主流,南派电视路在何方?

    近来打开电视机,许多热播剧都冠上了一个独特的称谓——自拍剧。继湖南卫视自制剧《丑女无敌》和《一起来看流星雨》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各卫视开始在自拍剧上下功夫。一时间,自拍剧风潮席卷各地卫视荧屏,原本只是“播放机”的电视台“反客为主”,转型当上了集导演、编剧和拍摄为一体的影视公司,一度成为抢夺收视率的不二法宝。令人欣喜的是,自制剧打破了卫视荧屏长期“千台一面”的窘境,观众在“与众不同”中乐得“大饱眼福”。

    自拍剧风潮下,南派电视何为?从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广播影视集团、广东电视台近年的投资趋向和广东卫视电视剧排期编播中,不难看出端倪:

    (一)宏大题材:与其他多数卫视青睐“爱情”“青春偶像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东影视剧投资的重点侧重底蕴厚重、主题宏大的年代大戏。近年来,省委宣传部、南方广播影视集团投资的《桥隆飙》、《娘》、《下南洋》等无一不是具有相当“厚度”的年代大剧。大历史、大文化、大恨大爱构成了南派电视剧“大”气磅礴的精神气质。

    (二)凸显广东精神:紧扣时代脉络,凸显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是南派电视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公关小姐》、《和平年代》、《情满珠江》为代表的南派电视剧正是因为叩响时代精神之弦而引发全国观众的共鸣。今天的南派电视延续这一传统:纪念中国改革三十周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策划制作了《深圳湾》;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广东卫视策划制作并全国首播了《党的女儿》;纪念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策划制作、广东卫视隆重开播《下南洋》。

    (三)重视对岭南文化的挖掘:生猛鲜活的岭南文化、敢闯敢拼的广东精神与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中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独特的岭南文化是南派电视发展的文化之基。近年来,南派电视发力挖掘独有文化资源。电视剧《虾球传》播出后风靡一时。《下南洋》这次聚焦“客家人”、“海外华侨”,势必在全球海外华人中掀起一次持久的文化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