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教育概要 >> 客家地区中学教育 >> 客家地区著名中学 >> 龙川县第一中学(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 龙川一中“最牛”13班: 53名学生52人入围重本
客家地区著名中学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广东省梅州市) | 梅州中学(广东省梅州市) | 兴宁市第一中学(广东省梅州兴宁市) | 惠州市第一中学(广东省惠州市) | 龙岩一中(福建省龙岩市) | 永定第一中学(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 | 上杭第一中学(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 武平县第一中学(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 | 宁都中学(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 安远县第一中学(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 | 南康中学(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县) | 广东北江中学(广东省韶关市) |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广东省梅州市) | 河源中学(广东省河源市) | 龙川县第一中学(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龙川一中“最牛”13班: 53名学生52人入围重本
客家经济网   2014 年 4 月 11 日 14 时 39 分 12 秒  
来源: 河源日报   2013-7-8 14:18:53
    全班53名学生,52名入围重本,重本上线率近100%;其中,黄杨洋同学以676分(不含政策加分)夺取河源市理科“状元”。这个班就是龙川一中的“品牌班”——高三(13)班。近两年,该班先后培育出两名高考理科“状元”,103个重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因此被龙川县委书记段邦贤誉为“最牛班”,被本校师生称为“火箭班”。

    □本报记者  李建华 ■特约记者  刘伟东   通讯员  钟志群  龙康林  罗丹



    13班的师生关系特别融洽,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是全班同学的良师益友,和谐的氛围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图为13班班主任刘国华在今年高考前带着班上的同学去佗城学宫游览,放松学生们紧张的迎考心情。 (资料图片)

    “最牛班”成绩:两届组班培育两名“状元”

    6月25日,普通高考放榜日。刘国华不停地刷新广东省教育考试网。“揪心!期盼!”这是刘国华当时的心情。

     刘国华,龙川一中“最牛班”高三(13)班班主任。这个素以淡定、幽默外加洞若观火的精准判断力出名的资深高级老师,是13班全体学生的主心骨。

    只是这种焦虑和期盼没有占据刘国华太多的时间,中午12时过后,一个接一个的喜讯通过无线电波和网络传递过来:黄杨洋676分,刘健、曾慧岚、杨周添及廖慧等6名同学总分都在650分以上,全班53名同学,除一人以1分之差没达到重本线,其余52名均入围重本。

    “我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也给学生家长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刘国华和他的同事们在经历长达一年的紧张备考“长跑”后,终于和同学们站在了胜利的终点。

    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刘国华和他的同事们也迎来了高考放榜后的喜悦:13班54名考生在2012年普通高考中取得喜人成绩,51人入围重本线,考生邹晓敏更是以绝对的高分优势稳坐当年全市理科冠军宝座,并被清华大学录取。

    “我决心做到:我要珍惜每一天,奋斗每一天,努力拼搏,永不懈怠!我要坚持我的目标,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为我们百年川中的荣誉而战!川中加油!川中必胜!”这是13班的班训,更是全体同学发出的豪言壮语。

    这一铿锵的豪言壮语,13班的53名同学用高考骄人的成绩再一次给予了最有力的证明。


    “最牛班”教学理念:我时刻在你身边

    “高中三年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领导、科任老师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引导。”13班学生叶力榕谈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她说当初选择龙川一中是非常正确的,在这里她轻松快乐地学习,阳光健康地成长。

    作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叶力榕在高三这年被选入13班。在尖子生云集的13班,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时,无论是班主任刘国华,还是另外6位科任老师,都给予了她鼓励。比如,语文老师林爱琴认真搜集了她考试的近十张语文试卷,和她一起找薄弱点,并共同探究该如何突破这些薄弱点。
   

    “不论是学习上碰到困难,还是生活上出现不如意,老师都会给予细心引导。”13班学生杨周添说。高中三年,由于在校寄宿,父母不常在身边,但老师却时刻在身边,为每一个学生指明学习生活的航向。


    “川中在培养学生时,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位家长享受成功的喜悦。”龙川县政协副主席、龙川一中校长杨日华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温暖大家庭,老师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每一位学生的益友。”

     这种教学理念,在13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按照川中的备考计划,采取科任老师(包括班主任)专职辅导的方式,7位科任老师认真指导各自结对学生学习,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并给予正确引导。

    而这种亦师亦友的教学环境,也让笑声和感恩充满了13班80平方米的课室。

    叶力榕谈起某节让她记忆犹新的班会课。“经过评选,班主任荣获‘帅气洋溢奖’。随后, 在全班同学的大笑声中,科代表为班主任送上‘奖状’。刘老师就像真正获奖一样用力挥动‘奖状’。 随后,语文老师获颁‘乐观开朗奖’,英语老师获颁‘端庄温柔奖’,生物老师获颁‘幽默开朗奖’等等。” 叶力榕在谈到这个场景时忍不住笑,“班主任之所以获颁‘帅气洋溢奖’,是因为这一天他的穿着很新潮,我们表扬了他一句‘今天你好帅’,班主任就说‘我觉得自己天天都很帅’,于是他光荣地获得了这个奖。”

    而13班的科任老师也仍能记起这群可爱的学生传递给他们的温暖:冬夜来临,科任老师坐在北风呼啸的教室外的走廊里,随时等待接受学生的询问;全班同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商量后用班费为每个老师买了厚厚的坐垫,驱赶寒冷。此外,在日常学习期间,同学们还会买金嗓子、西瓜霜等润喉类药品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感谢老师的解疑释惑之恩。

    正是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乐教,学生活学,形成了13班独特的学习模式。13班的学生在学习上特别的自信,不拘泥传统的学习方法,喜欢动脑,在解题上讲究灵活与创新,真正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
  

    学校和老师除了在学习上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外,在生活方面也为13班的学生设置了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平台。班主任刘国华给学生们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如班上要培养出一个理科“状元”,全班同学要约定在重点本科院校见面等。而这个共同的理想更能营造学生们的团结气氛,挑起他们的斗志,创造团结拼搏、你追我赶的好班风。

    “最牛班”互助精神:为了同一个梦想

    民主、团结、互助、积极向上,这是刘国华对13班特质的总结。

    积极向上、同一梦想、互助共赢,则是13班学生用来定义自己所在班级特点的词语。

    “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梦想就是,进入重本学校上大学!”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57分的13班学生杨周添说,他填报了中山大学。

    回眸三年来在13班的学习时光,杨周添用“快乐”、“幸福”等非常阳光的字眼来概括。杨周添的数学很好,高考考了141分的高分,但英语成绩不是非常理想,一些英语单词总给他一种“陌生感”,做起习题来自然吃力。“黄杨洋教了我一些学习英语和记单词的方法,很管用,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杨周添说,他经常和黄杨洋等同学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学习起来效率高、轻松。

    互助、互学,这是13班的学习特点。而在这个特点后面,是全班同学“为了同一个梦想”愿望下的竞争与协作,以及你追我赶下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13班学生叶力榕,在今年高考中考取了639分的好成绩。“同学之间是互助互学的融洽关系。即便是每次考试“晒”出了排名,我和同学们从名次中看到的,则是自己的不足和同学的进步。” 叶力榕说,在13班这个尖子生如云的班级,同学与同学之间既拼着劲争抢第一,同时也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每一个同学都是另一个同学的“小老师”和朋友。

    “学习氛围很好,‘抱团’式学习是一种常态。”刘国华说,根据13班学生的特点,他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互助互学的平台。

    而这个平台就是学习小组。按照“强弱互补,男女搭配,互助互励,分享得失”的搭配原则,13班的53名学生自由组合成7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约有7个到8个人。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各有所长,组员在平时自我学习时,遇到问题就会向该组比较擅长的同学请教,借此来解决自己的疑问,从而取得进步。

    学习小组的推出,也得到了13班全体同学的响应。他们不仅通过自由组合迅速成立了7个学习小组,而且均为各自的学习小组起了非同寻常的名字,如黄杨洋所在的学习小组取名为“展翅金鸾”,其余的则分别取名为“梦七组”、“状元坊”、“骑士军团”等。学习小组之间你追我赶,相互鼓励,相互讨论问题,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而对于在自己的班级推行小组学习制,刘国华认为“有很好的作用”。他解释说,13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尖子生,这样的小组学习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强强联合”,让学生的强项更强,而“短腿”科目则通过相互学习得到较快提升,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预期目标。
  
    刘国华老师的远见在今年高考中得到了证明。不仅黄杨洋所在的“展翅金鸾”学习小组所有成员实现了高考大展鸿图升重本的愿望,其他6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基本上实现了“迈进重点本科院校读大学”的愿望。

    已经连续两年担任13班班主任的刘国华说,13班,已经连续两年创造了高考奇迹,培育出2名全市理科“状元”。尽管后面的路仍很长,但他相信,在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13班会一次又一次续写“最牛班”的传奇,成为百年名校川中最引以为傲的“品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