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概要 |
客家文化综述 | 客家认同 | 客家精神 | 客家话 | 客家文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报刊杂志、专著 |
客家精神: 特立卓行 |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15 日 15 时 52 分 14 秒 来源: 梅州日报 2009-10-12 15:54:08 |
[专家论客商]
人们总是在不断界定什么叫作“客家精神”,诸如刻苦耐劳、开拓进取;诸如爱国主义、桑梓之情;诸如勤奋好学、重人伦教化;诸如不屈不挠、重义轻利……等等,都是不错的,但似乎还没有抓到其核心。 惟有特立卓行,才足以概括客家精神。 客家人的特立卓行,在中华民族中是颇负盛誉的。只要有一抷土、一瓢水,客家人就能活下去。哪怕是荆棘遍地、狼蛇出没的山野;哪怕是狂风封锁、惊涛拍岸的海嵎;哪怕是千古蛮荒之地……只要有客家人的足迹出现,那里便注定会出现富饶的山乡、繁荣的海港、初具规模的城镇。他们能从无到有,披荆斩棘,勤俭创业;他们吃苦耐劳,团结拼搏,奋发进取。 无疑,这是千年迁徙,万里长旋中锤炼出来的! 正因为有着在内陆崇山峻岭中的种种艰苦锻炼,使得他们能从容应付种种不测,尤其能随时甩开包袱,大步走向迁徙之路。所以,哪怕遇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也不会望而却步,只会奋不顾身,扬帆出海,表现出一种特立卓行的气概! 特立卓行气概的形成,不仅由对外的种种自然、历史条件造成,也有内因。 一个内部不团结,宛如散沙的群体,是无法在外力的压迫下形成抗争力量的;而要做到内部的团结,则需要种种甚至是严酷的自律才行。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墨家传统下,不少工匠艺人的团体,都有着特殊的严厉的行规行约——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民系,当然不同于团体,尤其是匠人的团体,维系它,所需要的,每每是一种精神,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 这也是特立卓行的支柱,精神的支柱! 人们总是在不断界定什么叫作“客家精神”,诸如刻苦耐劳、开拓进取;诸如爱国主义、桑梓之情;诸如勤奋好学、重人伦教化;诸如不屈不挠、重义轻利……等等,都是不错的,但似乎还没有抓到其核心。 惟有特立卓行,才足以概括客家精神。 特立卓行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姿态,正是这样一种卓然的精神,塑造了客家人伟岸的形象。 客商也同样如此。 客家人大规模到广东是最迟的,他们先到了粤东北的梅州一带,而后延伸到粤东、粤北,所以,海洋商业文明对他们而言,是较后才接受的。而他们身上的中原文化或儒家文化色彩,则比另两大民系要浓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海洋商业文明的接受会艰难得多,毕竟,从千年大迁徙过来的这么个民系,有着特别的革命性。且不说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是客家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刘光第,还有当时主持湖南新政的陈宝箴、黄遵宪等也是客家人,尤其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邹鲁,还有土地革命,中央根据地几乎与客家大本营是重叠的,从赣南、闽西及梅州,走出了数以百计的红军将领以及共和国的元帅——他们,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接受,可以说,始终走在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前面,引领了中国几乎每一场革命,以至为全世界所瞩目。客家人在近现代崛起,第一,在于他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积弱之际,而后更面临两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这不能不激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在民族危亡中挺身而出。第二,在千年迁徙中,滋养出的危机感与忧患意识。客家人,在危难关头,把握历史之舵,穿越“死亡之门”,令“沉船意识”激活出生存智慧来,从而抓住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机会,无论从政、科研,还是经商,皆如此。第三,则是大迁徙上的风云变幻,培养了他们敏锐的历史目光,以及再创辉煌的宏图大略,并能及时接纳八面来风,嗅得到历史风暴来临的气息。这证明,从太平天国始自《资政新编》,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客家人为何那么迅速地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并付之于自身的实践。 在商业上,客商亦能在粤商中独领风骚,在商业领域中,纵横捭阖、恣意驰骋,引领潮流,终成大器,也正是这一历史底气,或曰:历史的大背景。毕竟,客商也是客家人的一部分,而且是属于精华的一部分,他们自然具有客家人的全部物质,包括其历史品格、忧患意识、文化自尊、善感敏锐……等等。当然,更包括这个民系勤于奔走、敢于跋涉的特征,把足迹遍布南中国、南洋,以及整个世界。到处都可以见到他们不知疲倦的背影,他们披荆斩棘开出的商道,而特立卓行,更是客商们的至贵品质。被誉为客商,甚至是粤商最大代表的张弼士,从种橡胶,开锡矿,创立张裕葡萄酒厂,成为“中国葡萄酒之父”,其成功秘诀正在他答清政府驻英公使龚照瑗的一番话:“吾于荷属,则法李克,务尽地利;吾于英属,则法白圭,乐观事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征贵贩贱,操奇致赢,力行则勤,择人任时,能发能收。亦如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若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终不足以学斯术。吾服膺斯言,本此为务,遂至饶裕,非有异术新法也。”解读这番活,不正在“特立卓行”上么? 客商的发展,从资本集聚,到人才集聚,一直到拼文化、拼战略、拼品牌,可以说颇具创新意识。曾宪梓的“金利来”品牌便是这样打拼出来的。他说得好:“我每天努力做,每天有每天的要求。今日总结,明天又有新的要求。明天总结,后天又有新的要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发展了。”而新的要求,是否看准,是否下决断,却不是那么容易。改革开放尚在未雨绸缪之际,1978年,年纪轻轻的港商杨钊就在广东顺德县容奇镇建立了大进制衣厂,成为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企业。也同样是这种特立卓行的精神。 在东南亚各国,不少国家都有过排华的历史,但是,数以百万计的客籍华侨华人,在每每倾家荡产之后,却总能迅速复元,并且更高地站起,不可不谓是奇迹。同样,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仅30年,这样一支特有的民系亦产生了众多的实业家与商人,经历了人家几十乃至上百几百年的历史演进。 客商们的文化情结,无疑是出自客家人祖上传下来的著名格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作为一个大迁徙的民系,他们祖上的故乡,只能是凭纸上的记忆去认识了,所拥有的,只是纸上的故乡——其实,这句话有双重的含义:一是这故乡只可在纸上所得,是虚拟的,可读而不可求,二是,作为客家人真正的精神故乡,便是在这文字的记载上,在“祖宗言”上,这是永远不会离弃也离弃不了的故乡。而“祖宗言”本身,更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不仅仅是祖上的遗训、习俗、价值观、人生观,还包含一个民系的生死存亡观:无田地可安身立命,那便唯有在“立言”上寄托一切。 围屋的堂联,亦表明客商的情怀。兴宁黄陂石氏恭创围联为: 莫谓锦堂真富贵男畏耕女畏织怠惰终需落下品, 勿云茅屋无公卿士劳心农劳力殷勤必定出人才。 因此,我在《客商》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印证了一个个客商成功之道与这个民系内在的文化精神之间的隐秘而又必然的关系,从而使人们看到,客商在海内外的不断成功,虽然离不开各种天时地利的因素,但更离不开客家文化精神——特立卓行的发扬。时代的进步每每是这样令人吃惊,那么,既往的“草根精神”如何在今天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在知识经济、生态经济中扎得更深,并长出新叶与巨干来,这都是客商们共同面对的大问题,大机遇。谨以此文与之共勉。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