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商会 >> 香港嘉应商会 >> 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刘锦庆先生
客家商会
广东省客家商会 | 北京梅州商会 | 东莞梅州商会 | 江门市梅州商会 | 广东省河源商会 | 中山客家商会 | 中山市河源商会 | 深圳市河源商会 | 佛山市河源商会 | 北京广东企业商会河源分会 | 广东省韶关商会 | 广东省五华商会 | 广东省丰顺商会 | 广东省大埔商会 | 广东省平远商会 | 广东省紫金商会 | 广州市东源商会 | 深圳市梅县商会 | 深圳市龙川商会 | 深圳市紫金商会 | 深圳市东源商会 | 东莞紫金商会 | 东莞市龙川商会(筹) | 东莞揭西商会 | 梅州市五华商会 | 鹤山市客属商会 | 福建省客家商会 | 厦门龙岩商会 | 北京市龙岩商会 | 广东龙岩商会 | 龙岩上海商会 | 乌鲁木齐龙岩商会 | 北京永定商会 | 福建长汀商会北京分会 | 福州连城商会 | 三明市客家商会 | 广东省江西赣州商会 | 深圳市赣州商会 | 珠海市赣州商会 | 东莞市江西赣州商会 | 广东省江西兴国商会 | 广东省上犹商会 | 深圳市兴国商会 | 东莞市江西兴国商会 | 广西客家商会 | 柳州客家商会 | 广西陆川客家商会 | 四川省客家商会 | 海南省客家商会 | 三亚市客家商会 | 河南省客家商会 | 河南省闽西商会 | 河北省客家商会 | 香港嘉应商会 | 世界客属总商会(香港) | 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 | 深港揭西商会 | 台湾客家商会 | 东莞市客家商联谊会 | 泰国客属商会 | 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 | 马来西亚沙巴客家总商会 | 加拿大温哥华客属商会 | 客家商会综述
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刘锦庆先生
客家经济网   2011 年 10 月 29 日 23 时 33 分 14 秒  
来源: 梅州日报   2009-7-19 10:26:00

    刘锦庆先生简介
    刘锦庆先生是当代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香港义安公社、香港嘉应商会等社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是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常委,梅州市首届荣誉市民。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名字已为梅州人民所熟知,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爱乡之情也为梅州人民所景仰。他是众多侨领乡贤中的佼佼者,堪称“三胞”的楷模。他于1999年5月28日在香港不幸因病辞世,终年74岁。刘锦庆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能在香港那个十里洋场开出一条色彩斑斓的道路,能念念不忘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他所表现的开拓精神和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1、“锦上添花”的满子
    1926年12月的一个夜晚,在华侨之乡——梅江区 三角镇约亭村,增加了一个男性小公民,刘锦庆来到了人世间。他出生时,父亲已经55岁,母亲也已41岁了。有人笑他是“老蚌生珠”,他的确是母亲的掌上明珠。因为在他前面的四个哥哥和四个姐姐都是他父亲和前妻所生,而他是父亲“续弦”后的独子。
    他小时候身材瘦弱,小病不断,亲友们见了他便说:“你是多灾多难的满子。”但在他的小脸蛋上,生就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副聪明模样。他的耳朵大而厚,有人夸他将来一定福分大,这虽然是一种奉承话,但他的母亲听了却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托上天的福。”
    他的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为人谨慎小心,是非分明、平和公正。她默默无闻地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帮助丈夫依照婆婆的意旨处理好七个叔伯妯娌和十多个侄儿辈的关系和家庭事务。她一视同仁地爱惜“前头人”的儿子和侄儿辈们,所以儿侄辈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姆姆”或“四姆”。左邻右舍都称赞她是“分明的焕叔婆”。或许这正是刘锦庆先生之所以要在家乡建造“约亭母亲堂”的最主要原因。不幸的是,刘锦庆在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父亲63岁,母亲才49岁,一家之主的老祖母也已离开了人世。一个数十人的大家庭分成了七家,四个哥哥都“过番”去了。早年失怙,乡下就留下他们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2、为生计辍学从商
    六岁那年,刘锦庆开始上私塾,他和一群同宗兄弟叔侄一起,读的是《三字经》、《幼学》、《四书》一类的读物。他虽然对书中一些内容不太理解,但也能囫囵吞枣地接受下来。几年之后,老师称赞他“有灵气”,由此他打下了日后阅读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华侨之乡的男孩子,一般长大到十五、六岁就得出门“过番”谋生了,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把去南洋的交通中断了,给了十六岁的刘锦庆留在乡间继续升读中学的机会。他考入东山中学初中一年级时,由于文化基础较好,又能自觉发奋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并不是书呆子,他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音乐、绘画、话剧、墙报、体育样样皆能。他是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心目中则是文武双全的老大哥。
     1946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当他兴冲冲地从东山中学返回家中时,发现母亲的眼光中隐含着哀愁,母亲终于无可奈何地告诉他,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几个哥哥的接济中断了,家里只靠母亲耕种一亩多地糊口,刘锦庆读书的学杂费用则用母亲变卖自己极其有限的金银首饰维持,现在已宣告彻底“破产”了。这年的寒假期间,香港一位堂兄来信,说他开的印尼庄生意兴旺,缺少人手,叫刘锦庆去帮他料理业务。
    1947年的春天,读高二的刘锦庆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师长和同学。临别之际,刘锦庆郑重地对好友、学生会主席江成平说:“等日后有机会赚了钱,再来报效母校,使有心向学的同学免于失学。”
    依依惜别的一幕,就在现在梅县华侨大厦门前的码头——“水打伯公”上演。母亲挑着简单的行李,亲自送他登上船,母子俩泪眼汪汪,母亲安慰和叮嘱他说:“不要难过,你也二十岁了,也算读了一点书,可以出去做事了,做人要忠厚正直,一定会有贵人扶持的!”这是母亲的叮咛,也是母亲的祝愿。
    经过三天两夜的木船生活,再乘一夜的大洋船,刘锦庆终于踏上了香港的土地,进入了堂兄主持的香港“同昌兴”印尼出入口庄,他的职务是当见习会计员。凭着他虚心好学、工作认真、忠厚持重,他赢得了堂兄的器重。一年之后,他负责处理客户事务来往文件。这是他始料不及同时也是他热切希望的。
    1948年冬,刘锦庆第一次返回家乡,看望日夜思念的母亲,并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满意地和同村一位初中时的女同学温炳香结成良缘。四年之后,他才把妻子接到香港定居。
    香港居住难,夫妻俩挤住在夏天闷热、冬天透风的矮小房子里。不久,在这简陋的房子里,生下了大儿子。
    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印尼庄生意兴隆,刘锦庆的堂兄赚了不少钱,一时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大洋房,小汽车,小老婆,家庭女仆四五名。可惜好景不长,没料到印尼的外贸条例突然收紧,生意急转直下,落得个一败涂地。无奈,堂兄只得将在德辅道中租下来的一层空壳写字楼交由刘锦庆看守,自己则携同家小移居广州避债去了。

3、危难之际香江创业 
    刘锦庆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烂摊子,做什么生意好呢?他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专营国产百货上。在洋货充斥市场,且价格较为便宜的自由香港,作出任何抉择都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刘锦庆心中一再思忖:专营国货,为国家推销产品,也算为国出点绵薄之力;居住在香港的华人占总人口数的90%以上,推销国货的前景是广阔的。刚巧,那时德辅道中写字楼的那幢房子的业主要拆楼重建,他便与业主谈判得到两万元的搬迁补偿费,再得到印尼另一位堂兄的支持和一些亲友的借贷,凑得港币五万元,开了一间宏兴国货公司。时在1959年的春天。
    刘锦庆的分析和抉择是正确的,那时香港同胞“爱祖国、用国货”的潮流正在兴起。他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兴旺,仅有100平方米的铺面,一天竟做到一万几千元的生意。这样一来,一下子轰动了香港华人的百货市场。接着闻风而起的专营国产百货的公司便如雨后春笋,只在两年时间里,便相继开了一百多家,而且规模越开越大,如中侨、裕华、大华、华丰等商场,面积是以数千平方米计算的。好景不长,刘锦庆的小型国货公司便相形见绌了,刘锦庆面对现实地思考:自己资本小,既不能“大”,只可求“专”,当时国产成药,尚属一片空白,就烧这个“冷灶”吧。果然,这样就给他开出一条路子来了。
    生意有了基础,生活也安定得多了,刘锦庆便把74岁的老母亲从乡下接来香港奉养,接着他们夫妻又生下一女一子,婆孙三代共同享受了七年天伦之乐。1966年,老母亲因脑血栓去世,享年81岁。
    1973年,香港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股票指数从1700点下跌到150点,地产价下跌到无人问津。刘锦庆看准了这个时机,邀集了几位交往比较密切的亲友,凑够了较大量的资本,改组宏兴国货公司为中国宏兴(集团)有限公司。随即他被推选为董事长,计划搞多元化的经营。他们向港府投得一块一千二百平方米的地皮,盖起了一座十二层高的宏兴大厦作为总部,扩大经营进出口贸易,经销成药、药酒和化妆品,还开办了一家印刷厂,并继续购置房地产业用来收租,作为经常性的公司收益,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他创办的宏兴(集团)公司于是成为嘉应客商界规模可观的大企业,其属下子公司中国宏兴药品有限公司,对推销国产成药有卓著成绩,远销世界各国和地区,成为国产成药对外出口的窗口,由此他被誉为“卖药大王”。
    刘锦庆没有忘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善天下”的夙愿。他较早接受民主思潮的影响,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与民主进步人士廖安祥先生等交往甚笃,是香港青年中的进步分子,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工作。1977年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邀请了港澳一些工商界知名人士到北京座谈,刘锦庆由于业绩显著,也获邀请。座谈会上,他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建议国家多生产适销对路的名牌产品,增加出口贸易,还要争取外援,不妨向一些友好国家借低息贷款。他说:“不能把‘一无外债,二无内债’当作长久之计,以免束缚发展生产的手脚。”他的谈话和观点得到了廖承志同志的击节赞赏。
  
4、回报桑梓占春先
    当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时,天空上的阴霾消失了,刘锦庆以他个人和香港嘉应商会会长的身份,为家乡为国家做了许多好事。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就和当时的香港嘉属(应)商会老会长李济平、黄鸿粦等紧密配合,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首先率领香港义安公社访问团回梅观光考察,开创港、梅两地交流、接触的先例。上世纪70年代初,又是他率先带头在家乡捐资兴办各项福利事业。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率领嘉应商会同仁,先后出访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拜访了所在地的客家华侨团体或宗亲会的负责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介绍家乡的新变化和祖国的新气象,实际上起了“民间大使”的作用。
    为了提高家乡的文教、体育、新技术的应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他以嘉应商会或以他个人的名义曾数十次邀请梅县地区各方面人士赴港观摩考察访问。为迎送一批批进出香港人员,他经常要在海关车站等候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带病前去迎送。
    在“兼善天下”方面,刘锦庆在财力上的奉献是很多的。他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多样化,有的由他独自出面,有的由他发起牵头集资,有的则由他帮助出主意。为了动员、鼓励“三胞”支持家乡建设,他不怕磨破脚皮到处奔走,不怕磨烂嘴皮到处游说。“跟着锦叔走,为家乡多做好事,是不会错的,”不少知名客商都曾公开这样说过。
    1982年,他在东山中学带头设立了“刘锦庆奖教奖学金”,极大地鼓舞了教职工的教学精神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兴建梅县足球场,恢复三十多年前停止活动的强民体育会,他曾不遗余力;还会同曾宪梓、罗焕昌等人,共同发起,合力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为创办、兴建嘉应大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架设嘉应大桥,也是通过他牵头组织筹募完成的。梅州与香港之间的直接通航,也有刘锦庆的一份功劳。在1988年,他和孙城曾、曾宪梓、罗焕昌等人共同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建议通往梅州的国内航线开辟为国际航线,由香港直航梅县。他不遗余力,积极奔走,协力促成,终于如愿以偿。
    梅州制药厂的拳头产品——双料喉风散,虽长期饮誉东南亚一带,但由于包装落后,陷于“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钱”的困境中,刘锦庆帮助其提高质量,改进包装,把原来靠卷纸筒吹入口腔,改为半自动喷雾装置,结束了近二百年落后的历史,并使它获得1988年银质奖。北京蜂王精,是中国宏兴药品有限公司畅销国外的重点产品之一,刘锦庆于1987年协助北京第四制药厂,从西德、日本、意大利等国,以补偿贸易形式引进了先进设备,使北京蜂王精质量稳定,居国内同类产品质量的前茅。
    刘锦庆对国家和家乡所作的贡献很多。他有才华、有胆略、有眼光、有远见卓识,敢于拼搏,勤奋上进,虚心好学,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加上有一定的机遇,使刘锦庆的多年梦想和抱负成为现实。
 
5、“中总才子”和精神“富翁”
    一个人怎样才算富有?许多人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刘锦庆认为应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他说:“一个人胸中有学问比口袋中有钞票更有富裕感。”所以,自青年时代为生活苦苦拼搏起,刘锦庆虽忙于商务,但却极喜欢文学艺术,偶或为文,行云流水,信手拈来,自成格调。由他主编的《嘉讯》、《文丛》和所撰的《欧美见闻》、《澳纽之行》等诗词歌赋、游记、杂文均极受文化界的推崇和赞赏,故有“中总(中华总商会)才子”的美誉。他也从中得到了莫大的欢乐。在他的《春宴》和《思乡曲》两首词中,他更是独出心裁,信手拈来客家方言和广州白话,使人们读后不禁会绽出会心的微笑,引发人们跟随他对童年产生美好的回忆,对故土一往情深的眷恋,对儿时小同伴的思念,对老师感激的情怀,对重回故里的渴望,分享着他赠予的愉快和欢乐。此外,还倍感他富于哲理的思想、过人的智慧,并惊奇地发现他童心独秀。
    他对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领会甚深,推崇备至。他对于生活中遇到的苦乐、得失、成败、损益、取舍、祸福、荣辱、盛衰等等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看得很透彻,对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等等哲理都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
    刘锦庆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他认为不会或不懂得精神享受的人,虽然是百万富翁,也不算是完整的富有者。只有具备相当财力,又能重视和享受精神文明,才是完整的、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富有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