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 |
中国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介绍 | 中国经济学家与管理专家综述 |
读书人易纲:身上有一颗学者之心 责任之心 |
客家经济网 2018 年 3 月 23 日 15 时 28 分 50 秒 来源: 新浪综合 2018-3-19 5:53:00 |
作者:秦朔朋友圈 2014年4月25日,易纲在福建省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做报告,外界首次发现这位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敏感的《华尔街日报》不久作出评论,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高层经济顾问组织,易纲成为该组织高官,有可能成为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接班人。 一位与易纲相识多年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Edwar Prasad说,易纲行事手法很专业,有方法,善分析,接受不同观点。他评价易纲“有一颗学者的心”。而熟悉易纲的国内学者则对易纲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印象深刻。 无论易纲未来会担任怎样的职务,他都将在中国的金融稳定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易纲,男,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 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 1980年至198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1992年获终身教职。 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2年至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正司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期间: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09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5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6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读书人易纲 易纲是金融家,学问好,在业内有口皆碑。学问做的好,根源是爱读书,爱思考。易纲认为,读书要读经典。他曾说:“我青年时,书很少,但我读的英语教材是许国璋教授的,汉语语法是王力教授的,历史教材是翦伯赞教授的,线性代数是丁石孙教授的,都是经典。”“阅读这些经典,使我能够掌握最好、最精华的东西。” 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读书会上,易纲谈到,现在年轻人面前的选择多了许多,不仅有传统图书,还有电子图书,“但现在很多书的质量大不如前,可以说有很多是‘垃圾’,现在年轻人既面临丰富的选择,同时也面临着困惑,这个困惑是他不知道该读哪本,不知道怎么筛选。” 1978年,20岁的易纲考上北京大学经济系,1980年三年级时被选派出国留学,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和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两年本科四年研究生,获得经济学博士。刚去美国时,易纲身上只有2美元,当时外币只能换这么多。他课余时间去洗碗,虽然免学费、免房费,但吃饭和零花钱必须得自己打工,每个星期在学校食堂洗三次碗,每次洗三个钟头。 拿到博士学位后,易纲在印第安那大学当了助理教授,1986年的月薪是5000美元,而母亲在国内任小学校长,每月工资99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还不到27美元。“在我心里她是一个全能的人,比我强多了,她管一个学校,管几十个老师,几百个孩子,我20多岁,一个星期只需要上两天班。为什么中美劳动生产力差距这么大?原因何在?”这些思考影响着易纲后来从事了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研究。 易纲说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对他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从中可以引发“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以及对产生这种暴力、血腥运动土壤分析的反思”,“血腥和暴力的事情能不能让社会进步,要进行反思。”易纲说,苏联和中国,以及东欧一些实行了计划经济国家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可以说血和生命的代价,改革开放和渐进的进步,才是成本最小的社会发展方式。 以感恩的心情对待这个社会 1986年博士毕业后易纲想回国,当时的北大校长张龙翔给他写了一封 信,说你如果没有在美国工作,你对美国的大学和教育是完全不懂的。按照他的指示,易纲必须在美国找一个教职教书,所以他申请了印地安纳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1992年才回国教书。 易纲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一直以一个报恩的心情来报答社会,来报答我的学生。我作为教师,我走上讲堂就要认真地准备课程报答我的学生。如果我做货币政策,不管在货币政策司,还是后来在人民银行的岗位上,要对每个同事好,对各个部门协调,各个事情办好,最终是热爱祖国,是对国家好。以这样一个报恩的心情报答我的家人,报答社会、我周围的人,报答我的母校,报答人民银行,从而报答国家。 “你如果一直以一个感恩的心情来对待这个社会,你就算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不公,遇到一些委屈都能够克服。而不是你总在抱怨这个社会不好,人对我都不公平,你会生活得很焦虑。如果你以一个报恩的心情生活,会很愉快,干什么都能够很顺,顺起来就能够带来正反馈,正反馈以后就能够更顺。” 关心保护环境和提高国民素质 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易纲的《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文章的结集,但易纲却写了一篇和金融不那么相关的自序。他说,至少对我而言,保护环境和提高国民素质是和金融改革同等重要的事情,这两个问题“可以用忧心忡忡来形容”。
我国在历史上公共意识一直就比较弱,加上“文革”搞极左,以公共名义干了许多坏事,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公共意识基本上摧毁了。所以我们公共意识相对较差,这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