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实用经济学 >> 企业经营失败案例 经济违法违规案例 不公平竞争案例 >> 韩国案例 >> 决策与管理 >> 三星关闭深圳工厂 韩国制造在华没落?
韩国案例
质量 | 信誉 | 决策与管理 | 不公平竞争 | 违法违规
三星关闭深圳工厂 韩国制造在华没落?
客家经济网   2018 年 5 月 24 日 17 时 54 分 51 秒  
来源: 央视网   2018-5-15 16:13:00
    原标题:三星关闭深圳工厂 韩国制造在华没落?

   央视网消息: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是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在海外设立的首家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在深圳的工厂。但最近一些媒体报道称,三星深圳工厂已经关闭。那么,这家工厂到底怎么样了?这背后是三星布局变化,还是大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三星网络设备深圳工厂关闭 官方回复顺应中国产业升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厂区内依然可以见到许多员工的身影。一些已经办理了离职手续的员工告诉记者,截至5月,公司的近300名员工已经全部签署了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协议,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的收尾工作。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前员工:就是收尾,资产的整理盘点。我们员工都已经妥善安排了,就是我们全部都已经协议离职,像我们现在回来就属于临时返聘回来的。有去三星其它法人(公司)的,也有推荐其它公司的,有一些一线的员工他们就想回老家。

    有前员工表示,去年开始,公司就已经在逐渐减产,直到最近正式宣布停工,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未能达标。

    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前员工:生产通讯设备,之前很早就生产量慢慢减少,去年中开始,正式通知我们就是(今年)四月份,说生产结束了。

    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第二三名为爱立信、诺基亚,市场份额分别为28%、27%、23%,而三星通讯设备全球市场份额3%,位居第五。



    天风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唐海清:从技术来看,本身网络设备这个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华为产品的技术水平应该来说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中国的企业在产品的价格性价比上相比国外企业就有较大优势,所以(三星)它在国内进展缓慢也就成为了最后的一个实际的结果了。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网络设备业务目前在三星集团所占比重很小。对于接下来的布局,三星集团也回复记者,三星近年在中国的产业投入正不断向尖端方向发展,2012年,三星在中国尖端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的13%,到了2017年,达到52%,截至2017年底,三星在华投资累计达312亿美元,其中半导体、液晶面板、动力电池等技术项目投资超200亿美元。目前,三星在深圳仍保留电机销售法人、三星研究院等部门。

    多家企业迁厂东南亚 人工用地成本低是主因

    三星表示,虽然他们做出了业务调整,但依然看好中国市场。事实上,在三星撤离深圳之前,尼康、硬盘生产商希捷等企业也已先后转让部分在华生产业务,其中一些转移到了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场珠三角制造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中。

    陈瀛是广东省深圳市一家耳机工厂的负责人,六年前开始承接出口订单,几个月前他萌生了直接去东南亚建工厂的想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缩减成本。

    深圳市华歆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 陈瀛:比如说在中国深圳这些地方普工加上加班的工资,一个月大概是4000到6000,在越南那边可能就是1500到2000的样子,大概中国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2018年年初发布的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显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东南亚国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南的2.7倍,印度尼西亚的1.8倍。除了人工红利,用地的便利也是吸引生产企业转移部分生产线的原因。何思模的企业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主要负责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几经考察,他决定将业务拓展到越南。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思模:我们工厂在(越南)云中工业园占地1600亩,比如像1600亩在我们东莞,在松山湖,你给再多的钱都没有地,因为珠三角现在土地非常紧张。

    不过一些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虽然东南亚有成本优势,但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供应链的配套和物流的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来讲,东南亚制造业的配套还远远不够。

    深圳市华歆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 陈瀛:比如说我们做一个耳机,需要塑料件以及它的五金件,还有一些表面处理,如果说这些工厂都搬过去了,我们整套都可以在这些国家完成,那样的话我们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很多。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思模:没有熟练的产业熟练工人,要培训。第二点,高端研发、高端管理人才远远不够。在供应链方面,有些地方弥补了一部分,但是跟珠三角比还是有差别的。

    天风通讯行业首席分析师 唐海清:东南亚我们说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大的难度,应该来说只能承接部分。像中国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这么一个人口聚集的地区,包括大规模的工厂聚集地区产业集群,其实给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提供非常大的支撑,这点是东南亚所不具备的。

    制造业升级迫在眉睫 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助力降成本

    在一些企业将密集型产业转移东南亚的同时,珠三角的制造业结构正在悄然升级,一些外企在华投资也从生产向销售、研发等方向倾斜。

    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工厂,记者见到了李玉云,他所在的企业主要生产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等产品。2009年,工厂的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截至目前,他们的工厂已经有6条自动化产线投入生产,还有一条正在改造中。

    广东省东莞市某企业生产经理 李玉云:之前的话是纯手工作业,然后我们插件的话需要一个人可能25分钟才能完成,目前引进(智能)设备以后,只要一分半钟就可以把板子生产完成,产能的话提升大概15倍左右。

    智能制造大幅提升了生产的效率、缩减了所需的人工成本。除此之外,开发核心技术、升级产品也是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手段之一。

    广东省东莞市某企业总经理 于玮:这个相当于是原来它是由四块板子来实现,现在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通过20个人的团队经过一年的研发,然后把它缩减到两块板子来实现同样的功能,整个售价就降低了10%到20%。

    与此同时,为了助推本地制造业升级,地方政府也在政策层面提供了诸多便利。以深圳为例,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十三五”期间,深圳提高城市“工改工”比例:将现有的工业厂房改造更新,成为组合使用价值更高的普通工业厂房或新兴产业用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深圳市“工改工”项目占已批计划立项城市更新25个项目的近五成。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宋丁:(工改工)要求整个的工业本身的制造业是升级的,转型升级之后的话,制造业是往上走,与它将来的成本、利润都是相匹配的,与此同时的话这样的区域要求对于整个产业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在外资引进方面,深圳也正在通过抓住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等方式扩大招商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9.6亿美元,实现由负转正,而其中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9亿美元,增长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