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 |
制药产业外国大公司 | 制药产业中国大公司 | 制药产业并购 | 制药产业市场营销 药品零售 | 制药产业研究开发、标准、知识产权 | 中医 中药材 中成药 | 药品质量 药品价格 医德医风 | 世界制药产业市场概况 中国制药产业市场概况 | 世界制药产业综述 中国制药产业综述 | 医疗产业 |
跨国医药巨头中国扩张的产业利弊 |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2 月 8 日 18 时 6 分 13 秒 来源: 北京商报 肖玮 2009-2-13 7:55:00 |
最新消息 拜耳1亿欧元在京建全球研发中心 商报讯(记者 肖玮)中国市场似乎已经被跨国药企视为经济风暴中的“避风港”。昨日,拜耳医药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1亿欧元,在北京建立全球性研发中心。 拜耳医药保健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德里•费比说:“拜耳一直在加强亚太区的业务,中国更是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北京新建研发中心,将使北京成为拜耳全球创新药物开发的重要地点。” 此前成功拿下国内知名品牌“白加黑”的拜耳一向对中国市场野心很大。2008年,该公司已经成为在华第一大国际医药保健品公司。据悉,中国是拜耳集团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并将成为拜耳在德国和美国之外的第三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国家。 中国的新研发中心将在2010年全面启动,与其他两家研发中心不同,中国研发中心将更关注亚洲广泛疾病,包括胃癌、肝炎等。拜耳公司表示,希望尽早有系统地将亚洲患者纳入到全球药物开发过程,打破传统“欧美患者优先”模式。 在金融危机下,国际医药巨头们一边通过裁员、关闭工厂等措施收缩欧美战线,一边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给国内医药产业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 正面:激励国内医药业加速升级 当众多财大气粗的跨国医药巨头纷纷把研发向中国转移之时,对中国本就实力不强的医药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大冲击。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凡事有弊就有利。“不超过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所以国外企业不断加大在华投入表示其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另外,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创新产业,谁有新的药品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而国外企业显然在技术、药品创新方面占有优势。如果国外企业将新的研发技术向中国转移,对促进中国整体产业技术升级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绝对是一个好事。”昨日,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向记者表示。 “国外企业把研发业务搬到中国,是看中中国人口众多,疾病种类也多。”资深医药专家郝继英告诉记者。据了解,以肝炎为例,在欧美等国很难找到患者,而这种疾病在中国却非常普遍,据中国有关部门估计,中国有1.3亿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人数比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还多。这些患者迫切希望得到治疗。 郝继英认为,新药在中国更容易找到试验对象,从而加快了新药的研发时间;同时在中国的试验费用相对较低,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但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跨国药企将新药的试验放在中国对患者是有好处的,而且对中国的医生和医疗也能起到促进作用。”郝继英说。 反面:削减中国药企的市场份额 不过,资深医药专家戴浩森持不同看法:“从2007年开始,各大医药巨头都把研发向中国转移看做是自身的战略。但中国的医药市场就这么大,被跨国药企抢占了,中国药企的市场竞争压力将变得异常沉重。” 近几年,外国药企在中国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目前,在医院销售的药品中,外资企业的药品与国内企业产品的比例已经一半一半。另外,外资企业药品更多地占领了高端用药市场,比如治疗癌症、艾滋病等特效药,这些药品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而中国企业的药品主要还停留在低端的仿制药品上。 “虽然,目前中国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过投入量还是太小,中国药品在新药研发费用差不多占年销售额的1.6%左右,而国际医药巨头对研发领域投入普遍占年销售额的20%以上。”戴浩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巨头还要把研发搬到中国,和中国抢人才、抢医药资源,那中国企业的日子将非常难熬。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