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商研究 >> 客家商人失败案例 >> 四堡雕版印刷产业兴衰的现代闽商启示
客商研究
客家商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 客家商人的爱国爱乡观念与行为 | 客家商人的经营管理之道 | 客家商人失败案例 | 与客家商人有关的法律案例 | 客家商人的家庭教育、二代与后代 | 客商与潮商、广府商人、闽南商人、苏商、浙商、鲁商、徽商、晋商的比较研究 | 客家商人研究综述
四堡雕版印刷产业兴衰的现代闽商启示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1 月 30 日 17 时 48 分 31 秒  
来源: 《闽商》2007-08   2007-8-1 17:53:16

吕庆华
(华侨大学 福建泉州 362021)

 
    四堡原为四保,位于福建西部连城县北端。昔日的四堡乡比较宽泛,数十个村落分属于闽西长汀、连城、清流、宁化等四个县,有四县共保之意。今日的四堡,专指明清时期长汀县所辖的四保里,1951年划归连城县。
 
解读  四堡雕版印刷的渊源与历史意义
    四堡,与传统书业有关。明清时期,四堡曾与北京、汉口、浒湾齐名,并列为我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北京、汉口、浒湾三地的留存已消失无遗,四堡成为全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雕版印刷遗址。
    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克服了手工抄写费时费力、数量稀少、纰漏舛误多等弊端。一本书,只须经过一套事先设定的生产程序的运转,便可衍生出众多复本。一般认为印刷术发明于唐代。跻身佛门的高明之人为光大佛门,师承印章之法在木板上刻字,依照当时的捶拓技术,发明了一门新型的雕版印刷术。印刷术发明后,不断发展、提升与更新。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过渡到近现代的铅字机械印刷,一直发展到20世纪的激光照排印刷。
    四堡印刷业“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四堡居民,多为躲避战乱的客家移民。客家人始终保持耕读并重的人文传统,为刻书业在四堡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四堡的自然资源也为印书业的发展与兴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四堡周围高耸的山岭,森林茂密,取之不尽的小叶樟、山梨、梓木、枣木、毛竹、松柏等,为雕版印刷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当然,印书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对四堡印刷业的繁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与催生作用。 
 
荣兴  四堡雕版印刷鼎盛时期的时代文化
    四堡印书业从萌芽发展,到取代闽北建阳达至顶峰,跃居为我国南方的坊刻中心,具体时间为清代中叶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属长汀县时的四堡乡,共有44个村庄,但从事印书业的,主要是居于马屋村与雾阁村的马、邹两大家族。据有关资料统计,仅马、邹两姓便有72%的居民、1200多人从事刻书印刷;印书坊至少100家,著名的大书坊有马氏万竹楼、林兰堂、五美轩、文萃楼、经纶堂,邹氏敬业堂、文海楼、翰宝楼、碧清堂、万卷楼、素位山堂等40多家。
    鼎盛时期,四堡雕版印书业从印刷、出版到分销,形成一条完整的“供、产、销”一体的产业链。四堡书籍的分销线路主要有三条:北线经清流,入沙溪,下闽江,或经宁化进入南昌、九江、武汉、长沙、重庆等地;西线,水路沿汀江乘舟南下,入广东、广西、云南,乃至越南北部,陆路则入赣南、湖南;南线,经连城,入龙岩、漳州、厦门、泉州等地。当时有记载的经销四堡古籍的书商达629人,书籍远销13个省份150个县市。《汀州府志》写道,明清两代,四堡木刻雕版印刷业极其繁荣昌盛,500户人家设有书坊300间,出版物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
 
衰亡  四堡雕版印刷在新技术冲击下的落幕
    然而,四堡坊刻,先后遭受过一次战火和二次新技术的冲击,雕版印刷衰亡。
    以横扫儒教、推翻满清为使命的太平天国,曾将战火烧到了闭塞的四堡。四堡印制的书籍,分经史子典籍、启蒙读物、课艺应试用书、医药书、日常实用读本、堪舆占卜星算、小说故事戏剧、诗词及个人文集等八大类、900多种,儒家经典占相当比例。四堡在劫难逃,毁于兵燹的书籍、版刻不计其数。然而,四堡利用旧有技术,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清咸丰、同治年间,上海出现了石印,印刷快捷,装帧美丽,与雕版印刷相比,占据明显竞争优势,对四堡书业构成潜在而有力的威胁。尽管如此,四堡并未感到多大危机,印书业在原有轨道上照常运转。
    清朝末年,致命的竞争与打击出现了,国外铅印新工艺传入中国,很快垄断市场,四堡无法抗衡,遂一落千丈,一蹶不振。书坊大多停业倒闭,只有残存的几家苦苦支撑,惨淡经营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终于落下最后的帷幕。
    
觉悟  四堡雕版印刷产业兴衰的现代闽商启示
    四堡不仅是一处有待开发完善的中国雕版文化之乡,而且是一段历史,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四堡雕版印刷业的兴衰,具有深厚的时代社会经济内涵,促人思考、警醒。反省四堡雕版印刷业的衰落,其教训对现代闽商的发展和转型具有如下启示。
    首先,新技术的引进及内容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四堡先人大胆引进、采用最新雕版印刷技术,大获成功。然而,清朝后期的四堡书业故步自封,对新出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石印、铅印等创新技术,却无动于衷。科举废除后,印书内容应从应试儒学经典,转到时尚课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读物,但四堡人也未能及时创新,失败成为必然。新技术的引进以及产业内容的创新,仍然是当代闽商产业发展的主题。
    其次,适度的产业集聚和市场竞争,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四堡的印书业如日中天之时,外地书商往来云集,江西浒湾的书商在四堡采购转运,客观上有利于四堡印书业的繁荣,而四堡人刁难排挤。结果,浒湾书商购走四堡刻版,回到故乡经营自己的印书坊,出现浒湾雕版印刷基地,成了四堡的强劲竞争对手。直至今日,福建西部山区商人,信息相当闭塞,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必须进行现代商业文明转换。 
    最后,知识产权意识及其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为避免恶性竞争,四堡的马氏与邹氏宗族内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族人利益的措施。每年春节,马、邹两族各书坊都张贴公布来年新刻书籍封面,表示“版板所有”。其他书坊若要印刷,就必须租借书板,沿袭原书坊的堂号、封面、颜色及装订式样。版权意识,是出版业走向规范有序的必由之路,但与版权意识相关的活动与秩序不可能在四堡出现。注重知识产权,发展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为产业基础的创意产业,是优化福建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曾纪鑫.走进四堡[M]福建文学,2005,(12).
[2] 吴尔芬.长篇小说《雕版》
[3] 吕庆华.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M].华龄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