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为收藏 |
当前位置:客家经济网 >> 客家经济 >>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 客家籍两院院士、科学家、专家、教授、著名工程师 >> 蛋白质筑起的丰碑——记中国杂交大豆之父余建章
客家地区科技概要
客家地区科研院所 | 客家地区科技发展战略 | 客家籍两院院士、科学家、专家、教授、著名工程师 | 客家籍技术能手 | 客家地区科学技术综述
蛋白质筑起的丰碑——记中国杂交大豆之父余建章
客家经济网   2012 年 11 月 27 日 11 时 34 分 21 秒  
来源: 辽宁老年报 作者:孙洪海   2005-12-27 11:40:24

    (记者 孙洪海)有这样一个符号叫“沈农25104”。如果把它作为一道知识竞答题,能答对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这大概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不为人注意的原因,其实“沈农25104”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正滋润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命。毫不夸张地说,近十几年来,我们辽宁人没有和“沈农25104”没关系的。“沈农25104”就是中国杂交大豆之父、沈阳农业大学余建章老教授,历经十几年的刻苦钻研,开创出来的堪称“代表作”的大豆新品种。为了让人们感恩“沈农25104”,记住创造者那些将被尘封的往事,记者走进了余建章老教授那四室一厅即被人称作“实验室”的家。余教授衣着朴素、气宇儒雅,但他有个摊手耸肩的习惯动作却地道的“洋气”,看来他的外语资历非同一般。记者为节省这位被称为“追赶太阳的人”的时间,坐进那布满豆秧、豆种及挂图的客厅,就单刀直入地跟他聊起有关大豆研究的段段往事。

靠外语找出科研新“捷径”


    如今已进耄耋之年的余建章教授,原籍广东梅县,1925年出生于归国华侨家庭,1949年6月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农学系。时值沈阳筹备成立农学院,他满怀激情和同学们一道应召,来到位于老解放区的沈阳农学院。他没想到院长张克威见他英语挺好,不让他从事农艺专业,而让他去学俄语教俄语。一干就是六七年,直到1956年,他被调到农学系后,才开始他的农艺专业。此时,他已能熟练地驾驭英俄两种外语。余建章先搞了十年大豆生理栽培,此间,他借助俄文资料广泛研究前人成果之后,带着学生率先开展了“光质与光周期对大豆器官形成的影响”的课题研究,研究了全国从广东到黑龙江,即北纬23度到54度之间不同地区大豆生态型对光照反映的特性。他的研究发现:大豆是典型的短日性作物,北方的品种由北往南迁徙,因日照缩短,就提早开花;南方的品种由南往北迁徙,因日照延长,则延迟开花。这样,南北各地的大豆在自然的条件下,超过一定纬度的引种,如不加任何处理,就不能在自然条件下杂交。他研究的结论是“与其说光周期不如说光质对大豆器官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成果,为他1971年起从事的“大豆地理远缘杂交”的育种工作,奠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按时间计算,他专业起步比同学们晚了二十多年,他万没想到,他所掌握的两门外语帮他在前人走过的路上找到一条“捷径”。
    1971年,余建章接手大豆育种工作后,经过大量查阅文献和育种系谱,他发现前辈们的杂交亲本选择范围太窄,亲本彼此之间的遗传差异太小,难有较大的突破。于是,他带着这些问题,一头扎进多积累的外文资料里去找答案。他最终找到并选择了美国育种专家采用的“单粒后代法”。这种方法极为经济,使用人力小、土地少、种子少,在客观上可解决高校科研经费少、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余建章借助这种方法,大胆地开始了像梦一样的“地理远缘材料之间的杂交”工程,他要挑战超纬度大豆不能杂交的问题。他在几百个不同纬度的品种里,先选择了我省多花多荚的春大豆“5621”,又选择了抗病毒且具有耐旱特点的江苏夏大豆“徐州424”以及籽粒较大的春大豆“铁丰15”,用这几个品种为新本进行多系杂交,他打破了前人只在当地挑选亲本的惯例。当时,参与地理远缘材料杂交育种的有八人,其他七位都迷信权威,怀疑余建章的“单粒后代法”,说他的方法是“碰种”不是选种。道不同不相谋,余建章不得不与他们分道扬镳,单枪匹马搞实验。一个久坐书斋的人顶着风吹日晒去种地,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要播种施肥、要整地锄草,更艰巨的工作是让不同地区原本自花授粉的大豆在同一地区开花,开花后还得手把手一株一株式地去雄授粉,那真是脚打后脑勺地忙,为了加速育种,他不仅在东北忙,还要跑到海南和广东去忙。简单地说,余建章自1971年开始,在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大胆实践,历经十几年潜心钻研,1982年,他的“地理远缘杂交法”终于获得成功,在全国开创性地培育出“沈农25104”——高产大豆新品种。这年的年底,余建章作为农业部特派的访问学者支了美国,与同行交流了他的研究成果。美国同行热烈祝贺他,并预测他靠“沈农25104”很快就能成为“百万富翁”。


新品种创出大豆高蛋白

    1984年余建章回国后,就马不停蹄地推广“沈农25104”。在辽西和辽南11个县搞大面积开发试验,最高亩产达305公斤,平均亩产在160公斤以上,最低增产幅度在30%以上,打破了全国亩产仅在50公斤左右,沈阳市阳家村最高亩产103公斤的低产状态,给农民带去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之后不久,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通过辽宁省种子公司获得了一公斤“沈农25104”种子,他们经过东京和横滨两地用先进仪器化验后,一周后迅速做出反应,求购1000吨。“沈农25104”因而成为我国第一个因品质优异而出口创汇的大豆产品。日本商家这一举动引起余建章和学院的高度重视。要求立即对“沈农25104”的品质展开分析研究。原来,辽宁农科院对“沈农25104”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进行过检测,其平均含量在42.52%,最高达43.8%,比照老品种高出3.5%。远远超过蛋白质含量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的老品种。拿余建章的解释:就是做豆腐这新品种一斤也比老品种多出半斤豆腐。据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规定,蛋白质含量高1%,即使平产,也可推广,“沈农25104”已高出三个百分点,其前景可想而知。然而,余建章并未分析新品种蛋白质组分(各种氨基酸)含量。于是,他马上组织研究生收集了中、美、日三国54个被推广的大豆品种,与“沈农25104”一起编号一块送交农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用自动分析仪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期待也令人惊喜:“沈农25104”的含硫氨基酸(人体必需的生命物质)是54个被推广品种平均含量的194.3%,也远远超过国内的老品种,老品种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只有奶、蛋中该两种氨基酸含量的一半,低得可怜。人所共知,蛋白质是人体活质的最重要部分,是生命的基础。而余建章教授独辟蹊径培育出的“沈农25104”被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命名后,立即在辽冀京津鲁豫晋陕新北方九省市区得到推广,仅六年间累计推广就达510万亩,为国家创造了2.5亿元财富。到目前繁衍出多少已不可估量。农民富了,国家富了。余建章除了得到几千元奖金之外,他依然如故,又默默地踏上科研新征程。如果说, 余建章原来研究大豆育种的目标是高产稳产的话,改善蛋白质的结果改变了他的初衷,他要将改善蛋白质进行到底。

深开发再为人类添福祉


    在“沈农25104”的基础上,余建章利用筛选高蛋白杂交亲本的新方法,又历经十年磨一剑,于1996年,再次育成高光效高产、高蛋白新品种“沈农8510”。经国家农业部测定,其籽粒粗蛋白质含量竟为45.74%,其产量竟超过当时推广品种的12.6%,一跃成为20世纪辽宁推广的大豆品种之冠,被誉为“辽宁蛋白质王”。成为余建章地理远缘杂交育种的又一奇葩。为了让人们更好享受大豆蛋白质,余建章边育种便着手研究大豆深加工,他早在1985年“沈农25104”大面积推广后,就向有关领导提出搞豆奶粉的建议,结果未被重视。1993年,南方一家濒临破产的粮食加工厂生产的“某某豆奶”抢去了这个市场。七作年时间,就在全国赚了百亿元的财富,提起此事余建章深表遗憾。他研制的“天菽高级豆乳”,1995年才投入生产,虽被沈阳市确认为科技研究新成果,获政府星火计划三等奖,也无法弥补他的遗憾。这之后,他又推出早熟高产新品种“沈农8512”和虫食率低的“沈农9631”。余教授是1990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他一直没有间断纯系和杂优大豆育种的研究。余建章在几十年时间内有那么多发明创造,得益于他的智慧,得益于两门外语,更得益于他的执著追求,他自发现地理远缘杂交育种对大豆蛋白质大幅度改善后,就步步逼近,他想让大豆蛋白质提高再提高,他想使大豆产量增加再增加,为了这些,他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记者听完他的故事,他要带记者去他退岗后农大提供的实验室看看,下楼时他推上了自行车,记者不解,他告诉记者,这样他回来的路上就会省不少时间。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的设备,简陋得让人心酸:几个淘汰型的橱柜,透明塑料蒙起的实验台,自家不用的电冰箱,满地的豆秧,满桌的豆种,还有一张铺盖齐全的单人床。为了提取大豆蛋白质的最高价值,他常常在这里流连忘返,难怪有人说大豆是他“第一夫人”。余教授告诉记者,他正在这里研究大豆产品的深开发,他要萃取异黄酮、皂甙、核酸、低聚糖等大豆功效成分,这些物质药用及保健价值极高,国际市场价值也极好,每百克大豆可提炼价值4800多美元的异黄酮纯品,他要让大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但他有些无奈地说,现在设备太简陋啦,连个振动摇床都没有,实验时只好定时用手摇动三角瓶……多么可敬的老专家,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还奔波在征程上不下马。12月15日下午他向记者通报了好消息:他已制成功异黄酮、皂甙、核酸、低聚糖的“四合一”胶囊。他因陋就简搞实验,不为钱不奢求,只想多给人类提供蛋白质,让人的生命质量更高。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是的,他有民盟中央委员等诸多头衔我们不必去记,他有诸多国家专利和各种奖项我们也不必去记,但我们需要感恩,吃水不忘打井人,他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已融入大豆高蛋白,正滋补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记住余建章的名字——这是一座用蛋白质筑起的丰碑!(摘自2005年12月27日《辽宁老年报》)